不良飲食習慣對智力有害

  不良飲食習慣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的,對自身身體健康不利的飲食習慣。

  人的聰明才智固然與先天稟賦的遺傳有關,但是營養與環境因素的影響也很大,因為營養物質是人的智力與腦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為使人們具備一個聰穎的頭腦,在平常多吃些健腦益智的食物必有好處,同時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也不容忽視。

  飽食:人進食時,消化道血管擴張,周身血液集中在胃腸道,以至腦部缺血缺氧。如果吃的過飽,容易造成腦部長時間缺血,從而不利於大腦的發育。

  節食:雖然說吃的太飽會導致大腦早衰,但是並不意味著吃的越少越好,大腦和智力的發育需要全面的營養。蛋白質、核酸、磷脂和卵磷脂的缺乏會使腦細胞數減少,腦體積變小,神經膠質細胞、神經纖維發育差,造成智力發育遲緩。

  素食:有的人葷食不沾口,導致脂肪攝入減少。佔腦細胞成分60的不飽和脂肪酸人體不能合成,需經食物補充,特別是魚類富含的多味不飽和脂肪酸,是人腦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它關係到腦細胞的生長與正常生理功能的維護。魚貝類富含的牛黃酸,對腦神經的發育有重要作用。因此,葷素兼顧的飲食不但是兒童健康發育的重要條件,也是成年人的飲食原則。

  炸食:在烹飪中經受高溫焦化,不僅可使蛋白質變性,失去生物活性作用,而且還可轉化成致突變物質,容易使細胞退化,因此不宜長期食用。

  正確的飲食方式

  1.飲食六宜

  宜早:人體經一夜睡眠,腸胃空虛,清晨進些飲食,精神才能振作,故早餐宜早。

  宜緩

:吃飯細嚼慢嚥有利於消化,狼吞虎嚥,會增加胃的負擔。

  宜少:人體需要的營養雖然來自飲食,但飲食過量也會損傷胃腸等消化器官。

  宜淡:飲食五味不可偏亢,多吃淡味,於健康大有好處。

  宜暖:胃喜暖而惡寒。飲食宜溫,生冷宜少,這有利於胃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宜軟:堅硬之物,最難消化,而半熟之肉,更易傷胃,尤其是胃弱年高之人,極易因此患病。所以煮飲烹食須熟爛方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