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槿花的養殖方法

  朱瑾花是一種很美的花。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朱瑾花的養殖方法。

  介紹

  扦插繁殖

  2月-3月間在溫室內結合修剪整枝進行,6月-7月則可在室外進行扦插。插後宜庇廕,並蓋塑料薄膜保詩溼度。在18-25℃的溫度和70%-80%的相對溼度下,約經1個月可生根,因品種不同,其成活率30%-90%不等。也可用用蘸生根粉後進行扦插,可使扦插成活率提高。或用芽接或枝接方法繁殖,此法除特殊需要外很少應用,且繁殖量少。

  栽培要點

  土壤

  朱槿對土壤要求不高,除鹽鹼土外一般均可適應。但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或粘土壤為好。上盆的土壤可用壤土4份、糞幹1份配成營養土。

  光照

  朱槿如光照不足會使花蕾脫落,花朵縮小,花色暗淡。因此,朱槿每日要有8小時以上的光照。但是,在盛夏需遮陽,以防止烈日灼射植株。早春培土一次,每季除草、培土一次。每年十月後,盆栽朱槿要移至室溫在15~22℃的室內培植,入室後要注意通風和適當光照。

  澆水

  朱槿澆水要充足。通常每天澆水一次,以澆透為度。伏天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並需對地面噴水多次,以降溫和增加空氣的溼度,防止花葉早落。冬季則應減少澆水、停止施肥,使之安全過冬。

  施肥

  朱槿對“肥”的需要量較大,圃地育苗或盆植時,每株施豬幹糞肥50克,與磷肥、腐熟堆肥適量拌合作為基肥;每月追施0.2%尿素水溶液及磷肥為主的淡薄肥2~3次。如遇多雨季節,可改施複合顆粒肥於根部,每株100克。

  盆栽養護

  朱槿原產中國,分佈於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省,喜溫暖溼潤、向陽的環境,不耐乾旱,不耐霜凍,長江以北必須盆栽,冬季必須移入室內越冬。朱槿花期甚長,在氣溫15℃一20℃條件下,全年開花不斷。扶桑抗性強,管理較粗放,不需要特殊管理,養護中只要掌握以下原則就能生長健壯。

  換盆及修剪

  盆栽用土宜選用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每年早春4月移出室外前,應進行換盆。換盆時要做3件事:一是換上新的培養土;二是剪去部分過密的捲曲的鬚根;三是施足基肥,盆底略加磷肥。 為了保持樹型優美,著花量多,根據朱槿發枝萌櫱能力強的特性,可於早春出房前後進行修剪整形,各枝除基部留2-3芽外,上部全部剪截,剪修可促使發新枝,長勢將更旺盛,株形也亦美觀。修剪後,因地上部分消耗減少,要適當節制水肥。

  出房後管理

  朱槿時陽性樹種,5月初要移到室外放在陽光充足處,此時也是朱槿的生長季節,要加強肥水、鬆土、拔草等管理工作。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澆水應視盆土乾溼情況,過幹或過溼都會影響開花。秋後管理要謹慎,要注意後期少施肥,以免抽發秋梢。秋梢組織幼嫩,抗寒力弱,冷天會遭凍害。

  及時進房

  朱槿不耐霜凍,在霜降後至立冬前必須移入室內保暖。越冬溫度要求不低於5℃,以免遭受凍害;不高於15℃,以免影響休眠。休眠不好翌年生長開花不旺。凡朝南的保溫條件好的傢俱屋都可以越冬,天氣較冷時可蓋紙或蓋塑料薄膜保暖。初移室內每天白天要開窗通風,留意盆土乾溼變化,適當澆水。最冷天,澆水有預防凍害的作用,但施肥應停止。

  朱槿的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

  插床準備

  扦插所用的介質應以排水良好,疏鬆透氣又清潔無菌為選擇標準。,如砂壤土、蛭石、河砂等均很相宜。以河砂為例:先用細篩將砂土內的粉術篩掉,並將過大的石粒揀出,用清水淘洗乾淨備用。水泥特製的固定插床或木製的簡易插箱,都應事先刷洗乾淨,然後墊好排水孔,鋪入經過淘洗的河砂。河砂的厚度勿需過大,15釐米左右即可。砂面上部距床壁的上口宜留有相當的餘量,以使插枝後床向覆蓋玻璃時不致壓倒插穗。鋪墊完竣後,再用l~3‰的過錳酸鉀水或100℃的開水遍澆一次,以作消菌防毒,防止捕穗因感染而腐爛。如用盆栽,也應參照上述要求進行處理。

  選擇接穗

  插穗要選擇一年生比較健壯的枝條,長度剪作10釐米左右,切口要平滑並應靠近節的基部。切後將下部葉片剪除,將上部每一片葉皆剪去l/2,以減少水分的蒸發。選取插穗可結合修剪整枝進行。

  扦插

  扦插時最好用竹籤或粗鐵絲於插床的砂面上扎孔,然後再將插穗按孔插入,以免插穗直接插入時搓傷皮層。扦插的距離以插穗的葉片互不接觸為準,一般約4釐米左右,深度可約2-3匣米。插後噴水使插穗與砂粒密切結合,對因噴水而傾倒的插條要隨手扶直。最後在插床上嚴密地蓋好玻璃或糖料薄膜,如果放在陽光直接照射處,還應用葦簾給以遮蔭。

  插後管理

  插床應安置在有陽光的溫暖處。盆插或箱插者,可用空花盆適當墊高架好,放在火道上。這樣會增高插床的底溫,促使插穗加快生根。插箱放好後要經常檢查。天氣炎熱時,每天要掀起玻璃,向葉面噴水1~2次,以保證葉片不因缺少水分而蔫萎。如箱內水汽達到飽和,所蓋玻璃片上則有大茸水珠凝聚,這時需將玻璃片稍稍錯開,空氣流通。插箱內的相對溼度應經常保持在90%左右。扦插溫度最好能保持在20—25℃之間。如管理得當,插後20天即可生根。如發現新葉已經展開且長勢旺盛,說明已經生根。這時可逐漸開啟玻璃並減少噴水,以鍛鍊小苗,使之增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5盆上管理:扦插後約40天即呵作上盆的準備。花盆要選用適合成活苗大小的瓦筒盆內徑10釐米,盆土以砂質壤土為,主.摻以二成糞f拌合均勻,然後使用。上盆前,先將花盆的排水孔用碎瓦片墊好,並覆蓋一層粗粒土,以使排水順利。再用碎馬掌片3~4片,放於粗粒土上,然後栽苗、填土、礅實、澆水。之後,將盒放置蔭涼處使其“緩苗”。以後再逐漸接觸陽光,約經十餘日後即可進行正常管理。

  嫁接繁殖

  此法多用於扦插不易成活的珍貴品種,還可接成能開出不同顏色花朵的植株。 嫁接扶桑應選在生長旺季,以春季最佳,因成活後當年生長期長,植株可得到充分的生氏。存溫室條件下嫁接可四季進行。

  砧木多選易繁殖、生長健壯、管理粗放、適應性強的品種。一般多以粉喇叭種為砧術。砧木應於事先扦插培養備用。 嫁接時要事先考慮接穗與砧木的生長快慢、分枝規律、節間長短、花期早晚等是否近似或一斂。如多品種嫁接在一起,還應考慮花形、花色是否相配合理、鮮豔美觀。 嫁接方法可用切接、劈接及靠接。一般多選用簡單易行的劈接法。接穗要選用健壯的枝梢,粗細應與砧木相同。保留頂芽及2~3枚葉片,下部削成楔形。將砧木頂梢剪掉,中間用利刀適當劈開,再將削成楔形的接穗插入擺正,對齊形成層,然後用塑料帶綁緊,置於室內無日光直射處。保持適當溼度,防止接穗上的葉片萎蔫。可將接穗用塑料袋套好。嫁接約一個月後可見成活。待成活後再逐漸去掉塑料袋及增加光照。

  朱槿的病害防治

  常發生葉斑病、炭疽病和煤汙病,可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刺蛾危害.可用10%除蟲精乳油20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