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複習論文參考範文

  高考數學複習效率的高低不僅關係著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也關係著學生數學思維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與發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高考數學複習策略

  摘 要:高考數學複習時間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難易程度不同的各個數學知識點的複習,確實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藝術性的指導。該文對高考數學複習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研究,目的是教給學生複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複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考備考;複習策略

  高考複習講求的是對知識、技能、方法逐點掃描與梳理,對於知識的整合和綜合應用則存在較大問題,這就要看教師指導複習的水平如何了。看什麼?一看教師對考試說明與考題的理解,明確考什麼,知道怎麼考;二看教師講解,學生練習,體現的階段性、層次性和漸進性,做到減少重複,重點突出;三看內容的科學性和針對性,使模糊的清晰起來,缺漏的填補起來,形成系統化框架;四看練習和檢測與高考是否對路,不拔高,不降溫,重在基礎的靈活與分析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在高考數學的複習中,教師的指導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那如何做好高考數學的複習呢?

  一、四個轉變

  變介紹方法為選擇方法,讓學生在眾多解法中選擇駕輕就熟的方法,為考試爭取更多的時間,好放手去解決其他問題。這裡主要強調四個方面:一是突出解法的發現和運用;二是變全面覆蓋為重點講練,突出高考熱點問題;三是變以量為主為以質取勝,即要精選習題,講一個題,落實一個考點,吃透一個考點,真正做到落實講練;四是變以補弱為主為揚長補短並舉,這個時候要總體計算學生的得分,對能夠爭取更多分數的部分進行深入講解,實在不能提高上來的地方就可以考慮點到為止,突出因材施教。

  二、六個強調

  一是強調解題思想的分析,由思路提升為思想,更具有指導意義,也更具有方向性。教師要讓學生學會有意識地把四種常見的數學思想滲透在平時的數學練習中,並不斷加以運用。

  二是強調梳理知識點。高考前的複習有一些特點,不能再像平時複習那樣一節一節地過來,也沒有必要在每一個知識點上下同樣的功夫,而要讓學生整合和總體把握知識,及時梳理成系統,並在心中構建知識網路和體系。

  三是強調總結解題方法。教師在試卷的講評中要善於總結、歸納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或者讓學生自己有意識地進行歸類,以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教師可讓學生在錯題本上按類歸納,把同一個知識點的不同角度、不同風格的考題都集中起來,從中找出具有規律性的東西來。

  四是強調學科特點的提煉。數學以概念性強,充滿思辨性,量化突出,解法多樣和應用廣泛為特點,在複習中要注意提煉這些特點。

  五是強調規範解法的示範。高考判分是踩點給分的,書寫不規範,邏輯不連貫會讓學生把本應該的得分丟了,因此教師有必要做一些示範性的解答,讓學生在答題規範性和書寫的工整性上下一些功夫。可以考慮重點突破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強迫規範,或者加重不規範的處罰來引起廣大學生的注意。六是強調檢測反饋的有效性。試題與高考貼近,講評及時,分析準確,查漏補缺,這樣利於提高複習效率。

  三、克服六種偏向

  一是克服難題過多、起點過高、複習集中幾個難點,避免講練耗時過多。高考雖然有難題,但60%以上的是基礎題,考察的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並不是只有越難的才是考點。如果一味地求難度和高度,不但基礎沒夯實,能力也上不去;

  二是克服速度過快,內容過多,未做先講或講而不做的現象。速度過快和內容過多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兩種表現。在相對短的時間內,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有一種緊迫感,想學得更多,但一味地求速度,就容易忽視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造成對知識點的一知半解,題目看上去雖熟悉,卻仍不會做,或者做不徹底,只能虛晃幾槍完事。

  三是克服只練不講,照抄照搬,不選範例及不指導的現象。許多教師忙於選題影印,對外來資料不加選擇,整套搬用,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讓學生重複做題,反覆做題,看似做了很多題,卻沒有突出自己的重點,也沒有涵蓋應該有的重點,從而造成了題目重複、針對性不強的問題。

  四是克服集中力量不夠的問題。備課組不調查學情,不研究高考,沒有把力量集中在一個拳頭上,要麼各自為政,四處突擊,要麼集體無意識,沒有明確的方向。如果不能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清楚他們的優勢和劣勢,就勢必會在複習方向上出現偏差。

  五是克服高原現象。第二輪複習大考、校考不斷,難度偏大或不足,學生忙於應付,思維呆滯,經常容易在簡單的題目上不知所措,造成心理的壓力和焦急。對於這一點,需要教師多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克服當前的難關。六是克服試卷講評隨意的毛病。對答案式的講評是影響講評效益的大敵,甚至有的教師只對答案,不做詳細具體的解析。這樣做的教師沒有意識到考試的目的是檢測和學習,而不是為了完成多少場次的考試,否則檢測就是沒有意義的。講評的較好做法應該是:講評前認真閱卷,講評時將歸類、糾錯、變式、辯論等方式結合,抓錯誤點、失分點和模糊點,剖析根源,徹底矯正。

  四、處理好四個關係

  一是要處理好課堂容量和質量的關係。教師要善於處理課堂容量和質量的關係,不能一味地追求大容量,應儘可能地減少不必要的環節,不做或者少做無用功。

  二是要處理好講練比例問題。第二輪複習容易形成滿堂灌或大撒手的習慣,這兩者都不可取。前者容易導致學生學習懈怠,養成不認真聽課的壞習慣;後者則容易讓學生陷入迷途,不知如何是好。這都不利於學生學懂、會用知識。

  三是要處理好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切忌讓他們被動聽、機械記。四是要處理好講和評的關係。講評要抓住錯誤點、失分點,也可讓學生自評自講,切忌答案式的講評。

  總之,教師要把複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給學生複習的方法,這樣才能與學生形成合力,讓他們取得學習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魯毅.有效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策略探析[J].新課程學習,2013***3***.

  [2] 代君霞.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2***.

  [3] 龐紅梅.高考備考數學複習策略與學法指導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6***.

  [4] 彭仕鵬.高考文科數學複習策略與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5***38***.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