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古文複習

  古詩文總是會在考場上等著你,你學習它或不學習它,它都站在那裡,所以小編為了同學們在語文考場上不至於輸的那麼慘,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一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評析】

  “把酒問天”設問開篇,“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將天上與人間作比,突出了他當時“仕”與“隱”的矛盾心理,詞人不滿現實,企望天上的純潔。但天上恰如人間,同樣不能圓滿。蘇軾遙望月宮,似與嫦娥共舞,身處瑤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飄逸中帶著幾分酒後的輕狂。下闋寫實,表現詞人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解釋。“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借見月而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懷念之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寫詞人對人世悲歡離合的解釋,形成了一種灑脫、曠達的襟懷,把作為社會現象的人間悲怨、不平,同月之陰晴圓缺這些自然現象相提並論,視為一體,求得安慰。結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轉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發出深摯的慰問和祝願,給全詞增加了積極奮發的意蘊。

  【練習】

  1.此詞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乃千古名句。請對此句進行簡要的評析。

  此句是說,惟願***兄弟***彼此珍重,在遠別的時光中共賞美好的月色。表達對親人美好的祝願。進而轉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發出深摯的慰問和祝願,給全詞增加了積極奮發的意蘊。也表達了詞人由心有所鬱結,到心胸開闊的樂觀開闊胸懷。

  3、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現在哪些詞句上?由此還表現出他的什麼特點?

  ①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②曠達的胸懷,樂觀的生活態度。

  二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評析】

  詩人是為“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而“傷心”嗎?不是,由“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知是為古往今來的老百姓傷心。隱含對百姓的同情,對封建統治者的諷刺。

  【練習】

  1.“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中“聚”和“怒”寫得都很形象生動,請你就此說說你的理解。

  把“峰巒”“波濤”的雄偉氣勢寫得生動形象。“聚”形容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怒”形容黃河之水的奔騰澎湃,從視覺和聽覺寫出潼關的險要。

  2.詩人是為“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而“傷心”嗎?

  詩人為古往今來的老百姓“傷心”。隱含對百姓的同情,對封建統治者的諷刺。

  3.“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中的“亡,百姓苦”好理解,為何“興,百姓苦”呢?

  一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豪華宮殿,從而給人們帶來巨大災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戰爭中遭殃的也是百姓。此句議論精闢地揭示了封建統治給人們帶來的苦難。

  三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評析】

  ①至④句形象描繪了苦悶彷徨的情形:金盃玉盤,佳餚美酒,身為酒鬼卻無法下嚥,坐立不安這。⑤⑥“渡黃河”“登太行”比喻努力實現自己的大抱負大目標,可是卻四面碰壁,道路不通,令人沮喪。⑦⑧兩句,精神又昂揚起來:當年姜太公、伊尹不是先苦後甜終成大業麼?⑨句寫面對現實,不由得痛苦而消沉。不過,詩人最後並沒喪失信心。⑩—⑾句充滿了自信與對理想不屈的追求:終有一天,我會乘風破浪橫渡滄海。全詩感情激越,幾伏几起。

  【練習】

  1.賞析“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想渡過黃河卻看見冰雪堵塞了大河,準備登上太行又見莽莽的風雪瀰漫高山。用比喻的手法,將“冰塞川”“雪滿山”喻為自己遇到的重重阻力。照應題目“行路難”,抒寫了詩人在長安經歷仕途***的體驗和事與願違的痛苦心情。

  2.詩中引用兩個典故有什麼作用?

  姜太公碧溪垂釣,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為後人稱道,試作簡要分析。

  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此句把實現政治理想比喻為“長***浪”,表現了詩人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邁的氣概和樂觀的精神。

  4.“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兩句描寫了怎樣的場面?作用是什麼?***2分***

  描繪了隆重而豐盛的宴會場面;反襯作者悲憤、失望的情緒。

  5.本詩題為《行路難》,但縱觀全詩,作者的人生態度是怎樣的?舉例說明。***2分***

  作者的生活態度是積極、樂觀,對前途充滿信心;如結尾“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對前途仍然充滿信心。

 

1.人教版八年級文言文練習附答案

2.人教版八年級文言文練習及答案

3.八年級下冊語文重點古詩文

4.八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及名著導讀專題複習卷

5.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