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臺記閱讀練習及答案
《超然臺記》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反映了作者知足常樂、超然達觀的人生態度,也隱含了作者內心苦悶的失意之情。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超然臺記》閱讀材料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夫所為求褔而辭禍者,以褔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褔。夫求禍而辭褔,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遊於物之內,而不遊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覆,如隙中之觀鬥,又焉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
餘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牆之美,而蔽採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餘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於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苟全之計。
而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而其東則廬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臺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遊乎!
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餘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遊於物之外也。
《超然臺記》閱讀題題目
10.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 服:遭受,忍受
B.人固疑餘之不樂也 固:堅持
C.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 烈:功績
D.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 吊:哀傷,哀弔
11.下列句子中,全部體現作者超然物外:的一組是
①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
②物非有大小,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③始至之日,歲比不登
④而其東則廬山,秦人廬敖之所從遁也
⑤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
⑥雨雪之朝,風月之夕,餘未嘗不在,曰:樂哉遊乎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②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 是
A.作者認為,如不能超然物外,則樂少悲多;如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環境中,也有可樂的東西。
B.作者認為求福辭禍是人之常情,超然物外,才能不被外物影響,才能達到求禍辭福的最高境界。
C.文章詳寫超然臺四方的勝景和四季的美景,是為了說明作者能在既有的境況下獲得較大的快樂,突出和渲染了他的超然物外的思想。
D.文章篇末點題,借弟弟子由的文章來給臺子取名,並表示自己:無所往而不樂的生活態度,以及面對困境的豁達胸懷。
13.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美惡之辨戰於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見餘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遊於物之外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然臺記》閱讀題答案
10. B***固:當然,本來。***
11. C***lm皆是客觀表述,沒表達作者的意思;n是作者對韓信的評價和態度。***
12. B***求禍辭福不是起然物外的最高境界。***
13. ***1***如果美好和醜惡的區分在胸中糾纏,選取和捨棄的抉擇在眼前交織,那麼能使人快活的東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得分點:辨、可、戰於中的句式、句意******2***在園子的北面,靠著城牆築起的高臺已經很舊了,稍加修整,讓它煥然一新。***得分點:因新的活用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