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料的正確用法是什麼如何儲存

  滷料是製作滷菜的調料,一般是指製作滷水的中藥香料。那滷料要如何正確使用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滷料的用法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滷料的用法

  1、凡動物性原料在滷製前均需先做氽水處理,否則原料直接下鍋後,會導致滷水急劇減少,從而造成菜品口味過鹹。

  2、一鍋上好的滷水,應經常滷製鮮味較濃的動物性原料,這樣才能增加滷水的鮮香味。有一句行話叫做“滷水越老越好”,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3、豬肉和雞、鴨、鵝、兔這類鮮香味較濃的原料,應與異味較重的牛、羊肉及各種動物“下水”如肥腸 原料分開使用滷水,以保證滷水和滷製菜品的質量。

  4、在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滷水的色澤、香味、鹹度以及湯汁是否充足等,一旦發現某方面有所減少應及時補上,即我們常說的“缺啥補啥”。

  滷料的儲存方法

  1、滷水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會留下少數原料或香料的殘渣,這時便需要進行過濾,以此來保證滷水的質量。

  2、滷水經反覆使用後湯汁會變得比較濃稠,雖經過濾,但還需“清掃”,即用乾淨的動物血液與清水混合後,徐徐加入到燒沸的滷水中,這便是利用蛋白質的吸附和凝固作用,吸去滷水中的雜質,以使滷水變得清澈,講究一些的還要用瘦肉茸對滷水進行“清掃”。但需注意,每鍋滷水清掃的次數不能過多,以免滷水失去鮮香味。

  3、滷水中浮油要經常打掉,最好使滷水表面只保留薄薄的一層“油麵子”。否則,油脂過多,容易使滷水變質脂肪氧化變質所致 。

  4、滷水在不使用時,應燒沸後放入搪瓷桶內,令其自然冷卻,且不要隨意晃動。另外,桶底還應墊上磚塊,以保持底部通風。若是夏天,滷水必須每天燒沸,如果有條件,還可放入冷庫中存放。滷水在長期不用時,也應時常從冷庫中取出燒沸,冷卻後再放入庫中。

  以上僅是筆者製作川式滷水的一點經驗和體會。但烹飪是變化之學,所以讀者在調製川式滷水時,還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掌握滷水的用料及調製方法,這樣才能調製出令人滿意的滷水來。

  滷料的營養價值

  在滷製時放入的砂仁、豆蔻、草果、陳皮、肉桂、丁香、良姜、茴香等十多位藥物,不但味美可口,還營養豐富,具有健胃、順氣、促進食慾之功能。

  滷料的配方

  1、白扣***白豆蔻、白蔻仁***姜科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成熟果實。產于越南、泰國、寮國等地,我國產於雲南、廣東、廣西。秋季採收,晒乾生用,用時搗碎。 性味辛溫。有與砂仁相似的化溼行氣、溫中止嘔的功用。作調味料,可去異味,增香辛。用於配製各種滷湯及供製滷豬肉、燒雞之用。亦為咖哩粉原料之一。

  2、白芷:辛,溫;歸肺、胃、大腸經。夏、秋間葉黃時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晒乾或低溫乾燥;切片,生用。

  3、草果:草果具有特殊濃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氣,增進食慾,是烹調佐料中的佳品,被人們譽為食品調味中的“五香之一”。草果用來烹調菜餚,可去腥除羶,增進菜餚味道,烹製魚類和肉類時,有了草果其味更佳。

  4、漢源花椒除了因為品種優良而聞名以外,其獨特的採收工藝對漢源花椒的優良程度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待太陽落山後,將晒墊摺疊約半小時,讓花椒慢慢散熱,冷卻,將乾花椒連仁收回,收至竹筐內。以天氣晴好,一天晒乾的顏色最紅,品質最佳。只有嚴格按照這個流程收穫的花椒,才稱得上是正宗的漢源花椒。花椒氣味芳香,可除各種肉類的腥氣;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慾;使血管擴張,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蟲;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溼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的功效。炸花椒油時油溫不宜過高。

  5、丁香

  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丁香常綠喬木,原產馬來西亞群島及非洲。我國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植物園有少量栽培。當花蕾由綠色轉紅色時採摘,晒乾。

  丁香花蕾略呈研棒狀,稍似丁字形,長1至2釐米。花呈圓球形,直徑0、3至0、5釐米,花辨4,覆瓦狀抱合,棕褐色或黃褐色,花瓣內雄蕊多數,花絲彎曲,花柱直立,萼筒圓柱形,略扁稍彎曲,長0、7至1、4釐米,直徑0、3至0、6釐米,紅棕色或棕褐色,上端有4枚三角狀的萼片,十字狀分開。質堅實,富油性,入水則萼筒垂直下沉,芳香,味辛辣有有麻舌感。以油性富、香氣烈,入水下沉者為佳 。

  6、甘草

  甘草可直接泡茶,在滷水中常用 ,起到回甜作用。


滷料如何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