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商務禮儀包括哪些方面內容

  商務禮儀就是人們在商務交往中使用的禮儀,基本商務禮儀包括什麼方面呢?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商務禮儀的基本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基本商務拜訪禮儀

  1. 兩個人去正好

  商業拜訪時,人員的數量要有所控制。單人去不合適,很容易讓對方認為你實力太小或是不夠重視;若是去的人數超過三個以上,也不合適,又不是上門砸場子,過多的人會給人有壓力感。

  一般來說,上門的人數最好控制在兩人,或者與對方的出場人數相對應。另外,人員還得有所分工:有人負責主談,有人負責副談,切忌大家都搶著和對方老闆說話。

  2. 別小看前臺

  前臺人員有項工作就是替老闆擋駕,有推銷嫌疑的人等,一概推掉。俗話說,“老大好見,小鬼難纏”,許多上門拜訪的人說話含糊不清,直接被前臺接待認定是推銷員,以老闆不在家等理由給打發了。

  一定要簡明扼要向前臺工作人員說明來意,請其與老闆確認或是直接帶領進入老闆辦公室。與前臺工作人員說話時,態度上要禮貌,語言要簡單明瞭。失敗率高達100%的一句話是,“我想找你們老闆談談”——誰知道你是來追債還是幹嘛的?

  前臺往往是一家公司的八卦中心。你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若有不妥之處,會迅速變成笑話在公司裡傳播,並會傳到老闆耳朵裡面去。若是前臺去找老闆請你稍等時,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有些公司在前臺安裝了攝像頭,如果你這個時候開始摳鼻屎,老闆也許在辦公室裡可以直接看到——天哪,我真的要和這個人握手嗎?

  3. 先去一趟廁所

  若是沒有前臺,也別自己找到老闆的辦公室,而是一定要抓個路過的公司人員進行詢問。問老闆辦公室在哪裡是次要目的,關鍵是觀察其員工的精神面貌,並通過其語言表達能力大概瞭解其職業素質。

  有一個非常管用的技巧:進入公司以後,先去洗手間。好處一是輕裝上陣,有助於穩定情緒;好處二是通過洗手間的衛生狀況,大概瞭解該公司的內部管理水平;好處三是在找廁所的過程中可以大概看到該公司的全貌,內部環境、員工面貌都能略窺一二。

  4. 學會看手相

  雙方見面,第一個動作就是握手。要是會看手相,就能從中看出不少資訊。首先,從禮儀的角度來說,要等對方老闆把手伸出來後,拜訪人員再隨即把手伸出去,不能主動先伸手。

  這時候,要迅速觀察對方伸出來的手,看兩點:一看手指是併攏的,還是分開的;二看手掌是開啟的,還是向手心彎曲的。

  若是手指分開,手掌張開,說明其心情較為愉快,對這次會面和你的來訪是有一定興趣和期望的。反之,若是手指併攏,且向手心彎曲,則說明這個老闆現在的心情不是很好,或是對這次會面沒什麼太大興趣,之所以接見你,可能只是應付。

  5. 別換座位

  老闆請你坐在某個位置上,可是有講究的,讓你坐在什麼位置有不同的寓意。若是讓你坐在老闆桌子對面***這裡一般會有一兩把職員椅***,老闆自己坐在老闆椅上,與你隔著一張老闆桌,這說明老闆是在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來看待你。

  若是大家一起坐在沙發上,那又是另外一種意思了,沙發是平等的,也是老闆所表示的一種客氣和誠心。這裡需要提醒的是,無論老闆讓你坐在哪裡,從始至終都只能坐在那裡,千萬不能換座位。

  6. 只拿一張名片出來

  在拿出名片時,標準動作是從自己口袋拿出一張雙手遞上。別拿個名片夾,再從厚厚的一堆名片中抽出一張來,這樣會讓對方感覺你準備了很多名片,打算四處散發的……

  拿到名片,一定要當場看,並輕聲念出名片上的名字,然後迅速地裝起來。直接扔在桌子上,或是無意中把老闆的名片拿起來把玩都是大忌諱。更重要的是,如果把老闆名片放在桌子上,告辭時遺忘拿走的機率高達八成。

  7. 根據時間來談話

  正式開始商談之前,最好問一下對方接下來的時間安排,這樣才能知道大概會有多少時間來交流。根據時間安排,可以調整自己的談話內容。如果時間很緊迫,許多準備的廢話就不必了。

  8. 寧嚴謹,勿玩笑

  有些人談生意喜歡見面自來熟,初次見面也亂開玩笑,試圖以此來活躍氣氛,消除大家的陌生感。其實,如果不是相熟到一定程度,你根本無法知道對面的人是個什麼脾氣和性格,或者當時的心情也不好琢磨。

  在商務活動中隨便開玩笑是很不恰當的。嚴肅認真的態度永遠不會給你帶來麻煩,一個不恰當的玩笑卻可能導致全盤皆輸。當然,見面後迅速判斷老闆當時的心情也很關鍵,這能幫助你決定接下來採取什麼樣的溝通形式。

  9. 小心陪同人員

  有的老闆在接待時會帶個陪同人員在身邊,這個陪同人員在公司的地位自然不會一般。從談判的角度來說,陪同人員就是第三者,往往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一定要小心對待。

  在現場溝通中,至少保持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要與陪同人員溝通。若是出現陪同人員主動搶話或是提些難題的,那說明這陪同人員已經很不高興了。有一點要注意,若陪同人員是女性,千萬別妄自判斷,在稱呼上直接把對方定位成老闆娘,除非老闆給你明示。

  10. 留意衝進來的人

  一般來說,在公司裡,有權不敲門就直接衝到老闆辦公室的,要麼是老闆的親屬,要麼是股東或高層骨幹。在這類人進門後,往往會直接找到老闆,說個什麼事情,這時,廠家業務人員要主動站起來,拿張名片出來,等著,別說話。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經銷商老闆看到你站起來並拿出名片,會主動向你介紹這位不敲門進來的人,這時你再把名片雙手遞給對方,趁此機會與對方認識一下——這種不敲門衝進來的人,往往能成為你成敗的關鍵人物。

  11. 不要交頭接耳

  在拜訪過程中,切忌當著對方的面交頭接耳小聲說話。這樣的行為很容易惹得老闆不舒服,並且還會有猜疑之心,總覺得這些人在私下裡商量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甚至有挖坑下套的嫌疑。

  12. 半小時結束戰鬥

  不管雙方談得多麼投機,興致有多濃,除非對方招呼你留下來用膳,到半個小時後,務必結束會談。當然,這是以高效簡練的談判內容為前提的,如果半小時還講不清楚,多餘的時間也是浪費。

  13. 殺個回馬槍

  起身告辭,在對方負責人把你送到門口時,一定要再問一個問題:“我這就先走了,您還有什麼問題想了解的?”這個時候,他往往會稍微遲疑一下,然後問出一個問題來。

  前面半個小時的溝通,大家有可能都很客氣,都在打太極拳,在明確要走時,再給對方留出最後一次的提問機會,如果確有誠意合作的商業物件,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因此這個問題的價值度很高,甚至可以說是他們當前最關心的問題。到此,你的拜訪才算真正有所收穫。

  基本商務宴會禮儀

  首先是宴席的座次。中國有著嚴格的宴席座次禮俗。據資料記載:古代宴席以坐西面東為尊位,坐北面南次之,坐南面北又次之,坐東面西為下座。比如《鴻門宴》上的座次是:“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其中項王、項伯的位置是主座,而范增的位置則似乎應該是客座,本來應該是劉邦坐的。鴻門宴上的這種座次,表明了項羽對劉邦的輕視。到了明清時期,人們對酒席上座次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如《水滸傳》、《紅樓夢》中對座次的要求都是非常嚴格的。

  到了現在,日常生活中稍微正規一些的場合,人們對酒席上的座次仍然有嚴格的要求,但各地的習慣卻並不一樣。過去,中國民間喜歡用正方形的八仙桌,北方八仙桌的座次一般是:面門的兩個座位為正座,其中右位為主客,左位是主人;正座的對面***即背門的兩個座位***為陪座,通常是晚輩或主人家找來的陪客;左右兩側為側座,或客人或陪客,大多依年齡長幼順序而坐,靠近正座者為上,靠近陪座者為下。南方的八仙桌座次略有不同,即正座對面為三、四賓位,有點像西方的長方形餐桌。此外,現在比較講究的圓桌宴席也是很有講究的。一般面門而坐的位置是主陪位,但如果桌子並不衝門口,則要看牆上的壁畫,有壁畫的一面為正面;或是看酒杯中的餐巾的形狀,一般主陪酒杯中的餐巾是中間對摺的圓筒狀或鳥頭狀***其他的則是各種花形***。主陪位的右面是主賓位,左邊是副主賓位,對面則是副陪位;副陪位的左邊是三賓位,右邊是四賓位。也有副主陪的左右為兩位酒陪,恰與主賓、副主賓成對角線,其任務是分別負責陪主賓和副主賓喝酒;其他的則如八仙桌的側座,可以隨便坐。

  其次上菜的順序和擺菜的位置也是有要求的。端上席的菜餚擺放在宴席的什麼位置,也是中國宴席非常講究的一個內容。《禮記·曲禮》中記載了古代上菜置食的總體次序:“凡進食之禮,左餚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疏醬處內,蔥片處右,酒漿處右。”即是說:大凡上菜的禮節,炒菜***指小塊的魚肉***放在右邊,煮熟的大塊肉放在左邊;乾菜放在左邊,湯菜放在右邊;切細和燒烤的魚肉放的遠些,醋、醬等調味品放在近處;生蔥和蒸蔥等佐料放在遠處,酒水等飲料則放在右手方便觸及的地方。單獨一道菜的擺放也有講究,據《禮記·少儀》記載,進獻紅燒或清蒸等帶湯汁的魚餚時,要將魚尾朝向賓客;冬天魚肚向著客人的右方,夏天魚脊向著客人的右方。

  現在宴席上的置菜位置與古代不同略有不同,比如現在上魚的時候是將魚頭衝著主賓,但仍有傳承。尤其是在正式的宴席上,什麼菜擺在什麼地方,都有一定的講究。比如:新上的菜都要放在靠主席或主賓的位置;上整雞、整鴨、整魚時,一般將頭部衝著主席或主賓,以示尊敬等等。

  再次是進食的規範和主客的禮節。中國人喜歡圍坐聚餐,而聚餐必然是“眾人共器”,所以特別注意進食的規範。《禮記·曲禮》中就規定:“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毋摶飯,毋放飯,毋流,毋吒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意思是說:大家一起聚餐的時候,不能只顧自己吃飽;一同在飯盤裡用手抓飯的時候,不能搓手,不能多拿***把飯糰成一個飯糰***,不能把粘在手上的飯再放回盤中;吃菜的時候,嘴裡不能漏湯,不能咂嘴出聲,不能嚼骨頭,不能把已經夾取的魚肉再放回盤中,不能扔骨頭給狗。甚至包括如何剔牙縫都做出了具體規定。這些進食的規範,或多或少地都流傳到了現在。

  基本商務接待禮儀

  1、目前很多酒店為了體恤自己的員工,前臺站式服務改為休閒式的坐著為客人服務,原意是說客人來到前臺,大概離前臺2米左右就站起來,跟客人問好並示意客人坐下,然後接待員再坐下為客人辦理相關手續!但是自從改成坐式服務之後發現很多酒店的前臺,當客人來的時候都懶得站起來,直接坐在座位上為客人問好然後直接辦理業務,這一點是要堅決杜絕的。

  這是一種服務意識的表現,酒店是人性化了,但是客人卻感覺不到尊重了,所以前臺接待人員要切記,即便你所在的酒店是坐式服務的,當客人快要走到前臺的時候也要站起來對客人問好,其次就是在坐著的時候要保持優雅的坐姿,切不可躺在椅背上或有一些其他的動作。

  2、沒有微笑。微笑是人類最基本的動作,對服務行業來說,至關重要的是微笑服務。微笑服務是指服務員以真誠的笑容向客人提供服務,同時也反映出一個服務員的美好心靈和高尚情操。

  微笑服務並不意味著只是臉上掛笑,而應是真誠地為顧客服務,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營業員只會一味地微笑,而對顧客內心有什麼想法,有什麼要求一概不知,一概不問,那麼這種微笑又有什麼用呢?因此,微笑服務,最重要的是在感情上把顧客當親人、當朋友,與他們同歡喜、共憂傷、成為顧客的知心人。

  3、忌厭煩。有時候個別客戶會因為勞累或者是我們工作上出現了差錯而發脾氣,或者是說一些激動的話語,但是前臺接待人員絕對不能因為客戶的不禮貌而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相反我們應該通過主動、熱情的服務使客人意識到自己的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