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中考備考計劃

  物理學科是中考的主要考查科目,那麼該如何有計劃性地進行備考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

  物理是中考必考科目,與其他科目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①知識點多、知識面廣。

  ②物理概念、物理規律需要理解。

  ③物理實驗的方法及操作需要掌握。

  ④會應用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生產實際問題等。

  針對物理學科的這些特點,怎樣確定複習方向、方法,進行高效複習呢?下面就以下幾方面談談中考物理備考的建議。

  明確中考物理命題的趨向

  縱觀近幾年中考物理試題,可以發現中考物理命題切實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育功能,題目結合具體問題,創設生活式的物理情境,重在考查同學們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考查同學們運用物理概念和原理,分析解決生活、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並特別注重與實驗探究有關內容的考查,開放型試題逐年增加。預計20XX年中考,考查同學們科學探究能力的題目仍將是物理試題的一大特色,而且將重點考查科學探究中的探究方法、設計過程。

  採用三輪複習法,螺旋提升、決勝中考

  明確中考物理命題的特點和趨向後,在中考複習前應詢問老師複習目的和計劃,在此基礎上制定自己的複習方法和計劃。中考物理複習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即“緊扣課本,夯實基礎——專題複習,優化網路——模擬模擬,體驗中考”的三輪複習法。複習時制定的計劃要對每一輪的時間分配和要完成的任務都有嚴格、細緻的安排。

  第一輪:緊扣課本,夯實基礎

  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物理實驗中的技能和方法等基礎內容是中考的重點,也是所有中考題的來源。分析中考成績顯示,無論是成績差的同學,還是成績好的同學,都有基礎題失分嚴重的現象。第一輪複習就要依據教材,落實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對基本概念的理解,複習時應多問幾個為什麼。如:

  ◆該概念的物理意義是什麼?即“為什麼要引入該概念?”

  ◆該概念的含義是什麼?

  ◆怎樣測量?

  ◆計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是什麼?

  ◆有沒有易混淆的概念?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絡是什麼?

  2.對基本規律的理解,複習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該規律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該規律成立的條件或適用範圍是什麼?

  ◆該規律的公式表示式及每個符號的物理意義、單位是什麼?

  ◆如何應用該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3、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形成過程中的科學方法的理解。近幾年中考物理試題中,考查科學方法的題目所佔比例逐年增加,現在已達10%~15%。初中物理常見的科學方法有“控制變數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類比法”等。複習時要通過具體例子來理解和認識這些科學方法,如速度、密度、壓強等概念的形成中,以及歐姆定律、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阿基米德原理等物理規律的形成中都含有“控制變數法”;合力、串並聯總電阻等概念的形成中含有“等效替代法”;電流、電阻等概念形成中含有“類比法”。

  總之,第一輪複習一定要以課本為主,對課本上的每一段話、每一幅圖、每一個實驗都要認真思考其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和基本規律,要特別注意發現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問題,在複習中及時向老師提出,或向同學請教,以達到真正解決問題的目的,真正做到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既全面又深刻。

  第二輪:專題複習,優化網路

  物理知識點間存在著“縱”與“橫”的相互聯絡,某一知識點可能是為另一知識點引橋鋪路,而另一知識點又往往是前一知識點的深化與延伸。在第一輪複習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基礎上,第二輪複習時應打破章節的限制,完善並梳理初中物理知識結構,找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要使前後知識聯絡起來,系統鞏固知識,形成一個由知識點到知識面、最後到知識網路的綜合體,使複習具有系統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專題複習:

  1、按照知識點可以將初中物理分成力、熱、聲、光、電等版塊,用知識樹的形式把每個版塊涉及的內容展現出來,建立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這樣將有助於同學們將第一輪複習的零碎知識進行整合,有利於弄清各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絡,建立由點到面的知識網路。

  2、按照中考題目型別,可以分為選擇、填空、實驗探究包括操作實驗、計算、資訊綜合等專題,進行專門練習,體會每種題型常見解題方法,使複習縱橫交錯,既練習瞭解題技巧,又能從整體上掌握複習重點。另外平時要注意觀察思考社會或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因為這些熱點常常也是中考的熱點。如“20XX年奧運會中涉及的物理知識”、“嫦娥一號衛星中涉及的物理知識”等。

  3、通過對某些特殊知識點的深挖細究,達到對某一類知識或某一專題的融合、深化。例如電學中的滑動變阻器,是“探究歐姆定律”、“測定小燈泡的電阻”、“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等實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儀器。同學們可以總結滑動變阻器在每個實驗中的用途,深化對電學實驗的理解。例如所有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共同作用是:

  ◆保護電路。

  ◆通過改變自身電阻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而由於每個實驗的不同,使滑動變阻器分別具有不同的作用:

  ◆探究歐姆定律中電流與電壓的關係——為了保證兩端的電壓不變。

  ◆探究歐姆定律中電流與電阻的關係——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從而達到多次實驗探究規律的作用。

  ◆測定小燈泡的電阻——改變小燈泡兩端電壓,達到多次測試取平均值以減小誤差的目的。

  ◆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從而比較小燈泡亮度與電功率的關係。

  ◆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改變電路中的電流,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的關係,還可以控制電流相等,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係。又如可以通過“密度的測量”將“質量”、“浮力”、“二力平衡”、“槓桿平衡原理”等力學知識貫穿起來,還可以將力學中測量儀器的使用歸納和總結。

  第三輪:模擬模擬,體驗中考

  這一輪複習的時間不長,是演習模擬、查漏補缺的階段,是整個複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後一環。這一階段的複習主要是為增強同學們考試的自信心、熟悉中考的氛圍和時間、調整中考前的心態。不要盲目地大題量訓練,要給自己留下思考反饋的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模擬訓練,以提高解題速度和正確率,並通過練、評、反思及時發現問題。在這一輪複習期間,可以將第一、第二輪複習中做過的易錯題進行歸納、梳理,建立錯題檔案集,研究自己的錯題,尋找自己思維或知識的漏洞,進行有目的性的訓練,達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目的。

  二

  隨著春天的來臨,初三畢業、升學考試的時間也屈指可數了。針對全體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實際,力爭做到讓每一個學生髮揮出最佳狀態,挖掘潛能,實現同學們心中的美好理想。在複習教學中組織學生做好“厚書變薄,薄書變厚”的綜合能力提高教學工作,爭取在畢業和升學考試中獲得好成績。

  教學總目標:

  1、提高物理成績在海淀區的排名位置。

  2、在升學考試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總體成績,更要提高學生的優秀率,更期望能有滿分卷。[蓮山課~件]

  一、本學期教學內容

  1、講完第二冊物理書的14、15、16三章

  2、複習初中物理第一冊和第二冊。

  3、做好分部和綜合訓練。

  二、複習的重點和難點

  1、力學和電學兩大部分。

  力學的重點是壓強、浮力、槓桿、機械效率。而且出題的綜合性較強,與前面學過的力的平衡等知識聯絡密切。其中浮力是歷年中考的熱點,也是中考的難點,也是學生認為是最難入手的知識。

  電學的重點是歐姆定律、電功率。它們的綜合題又是電學考試的難點。學生對於畫等效電路圖的問題總是理解不好,造成失誤。

  2、聲學、熱學、光學中,熱量的計算和光學做圖是考試常出的考點。尤其是光學做圖是學生最容易出錯的知識。

  三、具體的複習方法

  1、夯實基礎,鞏固雙基。

  以課本為主線,讓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規律,讓他們正確理解,並以書上的習題和例題通過小測試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及時反饋,與學生做到知識日日清。

  2、連點成線,板塊拓展。

  根據中考題“源於課本以高於課本”的考試特點,在複習將各個知識點進行縱向和橫向的知識聯絡,形成知識的主線,再將知識主線交織成面,形成系統,配合精選的習題對知識增強提煉性。

  分成力學、電學、熱學、和光學四大板塊,並且對知識進行綜合梳理,通過口訣、推論、簡便方法的滲透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新的整合過程,理清知識脈絡,知道側重點。

  3、綜合訓練,能力提高。

  通過前兩步的階梯學習後,通過綜合訓練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做圖等綜合應用能力,[蓮山課~件]希望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而有一部分學生通過這一輪的複習,在知識的認知能力方面上會有一個可喜的質的飛躍。

  4、模擬中考,素質適應。

  在複習的最後階段,通過模擬考試讓學生開闊視野,多見種類題型,讓學生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簡潔省時的解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應試心理,形成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

  四、對不同層次學生採取因人而異的方法,加強教師的自身教學素質和修養。

  1、加強對學困生的知識補救,減小對升學的影響。尤其對每個班級的後十各學生,多與他們進行情感和教學上的溝通,讓學生髮自內心的有改變現在學習狀態的思想,增強自信心和自制力。.

  2、增強學優生的知識容量,擴大學生的視野,考出優異的成績。

  3、加強對中等學生的關注程度,這大部分學生是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教學成績的主體。對他們多關心和溝通,在情感上和心理上讓學生有愉悅的精神狀態,處於積極樂觀的學習狀態中。

  五、三輪複習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第一輪複習

  1.第一輪複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必須紮紮實實地夯實基礎。

  2不搞題海戰術,精講精練,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大練習量”是相對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練。而是有針對性的、典型性、層次性、切中要害的強化練習。

  3定期檢查學生的作業,及時反饋。教師對於作業、練習、測驗中的問題,應採用集中講授和個別輔導相結合,或將問題滲透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反饋、矯正和強化。

  4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分層次開展教學工作,全面提高複習效率。

  5注重思想教育,不斷激發他們學好物理的自信心,並創造條件,讓學困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蓮山課~件]

  二、第二輪複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第二輪要以專題為單位,專題的劃分要合理。

  2專題的選擇要準、安排時間要合理。專題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專題要有針對性,圍繞熱點、難點、重點特別是圍繞中考必考內容選定專題,要進行拔高,適當增加難度;根據專題的特點安排時間,重要處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費”時間,捨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題後的反思。

  5專題複習的重點是揭示思維過程。注意物理思想的形成和物理方法的掌握,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第三輪複習,也就是模擬題的組卷和講評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模擬題必須要有模擬的特點。時間的安排,題量的多少,低、中、高檔題的比例,總體難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題。

  2、模擬題的設計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於中考。

  3、批閱要及時,趁熱打鐵,切忌連考兩份。

  4、評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錯了的題儘量不得分,讓苛刻的評分教育學生,既然會就不要失分。

  5、詳細統計學生的失分情況。這是課堂講評內容的主要依據。因為出錯較集中的題具有代表性,是學生知識的遺漏點,為查漏補缺,統計是關鍵的環節。

  6、立足一個“透”字。一個題一旦決定要講,有三個方面的工作必須做好,一是要講透;二是要展開;三是要跟上足夠量的跟蹤練習題。切忌面面俱到式講評,切忌蜻蜓點水式講評,切忌就題論題式講評。

  7、留給學生一定的糾錯和消化時間。教師講過的內容,學生要整理下來;教師沒講的自己出錯的題要糾錯;與之相關的基礎知識要再記憶再鞏固。教師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解決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

  8、教師要教學民主,要有蹲下來看“學生的世界”的心態,深入到學生具體思維中去,瞭解心態和個性,與學生平等相處,相互尊重,在“榜樣的力量”感染下,學生們主動學習,刻苦用功,以極大的熱情,進行創造性的複習。

  9、注意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調整,這是每位教師的責任,也是學生取得理想成績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