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月亮的抒情散文

  如果是有月亮的時候,心裡就整個沉澱下來,絲毫沒有了黑夜的恐懼。今天我們來看一下。

  :月亮再彎,亮著就好

  流逝的時光,路過的風景,邂逅的人,終會漸行漸遠,剩下的路要學會默然前行。無論未來的道路多麼坎坷,命運多麼悲舛,自己的腳步始終都不要停下。因為在你停下的那一剎那,你已經開始了抉擇,結局或悲或喜。

  人生短暫如瞬,道路卻漫長無垠。僅有的一段人生裡,跋涉萬水千山,翻山越嶺,也許到了離別這個世界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還在路上,前方的道路沒有盡頭,看見的只是沿著一個方向,遙遙相去,也許不過上百里,也許遠隔重洋。

  一路走來,淚眼心酸。來來往往無數人從身旁走過,又一批批絡繹不絕在身後接踵而至。也許此刻相遇,今生便再也不會相見,也許此時擦肩而過,下一刻又重逢在某個路口。人生就是如此,你總是要面對一張張陌生的面孔,從相遇到相知,也許逢著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在剩下的時間裡,白首終老。沒有人知道下一秒會遇見誰,下一秒又會有誰從身邊離別。

  快樂的時光總是太短,就像飄落的雪花,,還沒來得及握在掌心細細端詳便已融化。回首時才發現,那些快樂,那些歡愉的背後,似乎都是苦楚的交換。慢慢的都已習慣,經歷痛苦後的回味享受便有了快樂,才會感覺快樂來之不易,痛苦又是情理之中。

  我想人的一生,總是避免不了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或是愛情的折磨,或是親情的離去,或是友情的背叛。每當遭受這些挫折,似乎感覺生存失去了意義,沒有了信仰,沒有依靠,更失去了原有的激情鬥志,不知不覺已經陷入痛苦的深淵。嘗試著忘記,也嘗試著放下,更嘗試著重新來過。後來,慢慢的在時間的滌盪下,漸漸地淡去,心裡從澎湃恣肆的海浪慢慢地變成了明澈的溪水,拋卻了躁動和不安。有時候想起不再是心中的絞痛,只是過往歲月裡的點滴悸動。此刻沒有淚眼,沒有辛酸,只是一聲輕輕地唏噓,當初遲遲不肯放下的,在心底蔓延怒不可遏的悲憤,現在也慢慢忘記,只是在張狂的青春裡打馬而過。因為我們學會了成長,懂得了珍惜。把過去的躁動在心底緩緩磨平,沒有稜角,沒有尖峰。

  如果說一個人,再度面對刻骨銘心的悲痛,不再有心靈的觸動,不再有過往情愫的湧現。我想那次傷害並不夠,並不足以讓一個人學會成長,更談不上是一次鏤進骨髓的痛苦。我們總要學會面對現實,面對一個我們必須承認的事實。那一刻我愛你,我就不會在今天佯裝去撒謊,趁著年輕的瘋狂,再不愛你,我就老了。那一次我恨你,我就不會在現在故意隱藏,忘了青春的誓言,等我老了,就去找你。愛一個人不是過錯,恨一個人也不是錯誤。都是內心深處最壓抑的掙扎。也許等到最後才明白,恨是因為一直深深地愛著。

  面對過去,不要悲傷,也不要氣餒。也許失敗過,受挫過,但事實上沒有什麼比苦難更珍貴。過去的事情就應該讓它過去,讓它在腦海裡圓圓地畫上一個句號,時刻告誡自己已經結束。下一刻的機遇又會出現在眼前,流失的時光,路過的風景,邂逅的人還會再來。

  有些人,有些事,只做留戀,不作苛求。月亮也不會永遠都是圓的,缺缺合合,穿越了千年才成就現在的皎潔。月亮再彎,只要亮著就好。

  :我心中的月亮

  一條通往山村的、雜草叢生的小路盡頭,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站在月光中翹首遙望前方的路。暗淡的影子被月亮的光輝拉得老長老長……這是小時候她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她便是我的外婆。

  那時,母親事情忙,一年中我總有幾個月留在外婆那裡,那幾個月是我童年時最開心的時光。

  外婆愛擺弄花草,尤其愛種草藥。不捨雞鴨啄食,不捨小孩踩踏,不捨風吹雨淋的,每天太陽落山了,外婆就帶著我去提泉水澆灌它們,這樣經過幾個月它們長大了,採下,洗乾淨,晒乾,然後收好,不輕易送人,要給我留著。我小時候的咳嗽、上火就是在這些淡淡的草藥香裡煙消雲散。

  外婆到哪兒都忘不了她家的小豬、小雞、小鴨,不管在哪兒總會盡力趕回來給它們餵食。儘管如此盡心盡力,養出的胖豬肥雞除了補貼家用,自己都捨不得嘗上一口,都送進我的碗裡,然後笑眯眯地看著我美滋滋的吃著,說:“外婆只吃素不吃肉。”

  我到了上學的年紀,被爸媽帶回了家,外婆樂呵呵的送我走,卻在背地裡偷偷抹眼淚。幾年後,落後的小山村也發展起來了,外婆家裝上了電話,外婆高興得像個孩子,每天都要打個電話來叨唸幾句,什麼“家裡的西瓜要成熟了,什麼時候來吃上幾個”“家裡又種上了許多草藥,我想給你送去”“家裡的肥豬要宰了,來吃吧”……總之,不論她說了什麼終歸要轉到我的身上。

  再見時是前年過年的時候,外婆的髮梢又添上屢屢銀白,她的腿腳已經很難邁動了,渾濁的眼睛已經無法認人了,然而,聽到我的聲音,她仍能喊出我的名兒,拉著我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囑著只有她自己明白的話。

  那天離開的時候,她掙扎著送我到村口。月光下外婆依然像以前分別的時候目送我們離開,只是她的背更加佝僂了,影子被拉得老長。一輪明月、一條小路、一位老人,這幅清淡的圖畫就這樣銘刻在我的記憶中。有時候愛不必大聲宣揚,不必跌宕起伏,不必轟轟烈烈,就如石頭上方的那輪清月,輕輕柔柔,照亮每個人的心。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輪月亮,我也有。

  :月亮的美

  月亮既是偉大的,也是悲傷的,更是溫馨的。唐代詩人李白曾經寫出過不朽的詩篇:“今人不識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正像李白所說,無論是今人還是古人,都對月亮產生了一份獨特的感情。

  晚霞消退,太陽漸漸褪去了明亮的光輝,留給大地的是暗紅中的憂傷,也許是一份恐懼,把人間帶進了黑暗之中。忽然一種莫名的銀白灑在了大地上,我抬頭一看,好不驚喜,啊,月亮,原來是月亮!月亮用她那皎潔的光輝撫摸著大地,大地更有了一些嫵媚和神祕,我們也就少了一些恐懼,多了一些夢幻。

  看一看,想一想,深感月亮是偉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月亮反射著太陽的光輝,當一個二傳手,把光明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奉獻給人們。有了夜晚的光明,人們就特別喜愛月亮,月亮代替了路燈,這黑暗裡的光明啊,是多麼的真貴呀,使人們的心裡也亮了起來。夜空中的月亮,不僅照亮了天空和山川自然,照亮了大地,更照亮了人類的心靈。月亮,心靈之夜的明燈。

  月亮又是悲傷的。她的苦楚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寂靜的夜裡,她是孤單的,沒有任何知己陪伴,也沒有任何一點點人聲的熱鬧,有的只是如水的空冥,無邊的寂寥。她還有什麼法子呢?也只好把自己微弱的光灑在了環宇,自己為自己解悶,製造一些陽陽的感覺,這也許就是她最殷實的欣慰了。

  月亮更是溫馨的。她陪伴了散步的人們,陪伴了旅途勞累的遊子,更安撫了遠在他鄉的親人。正如李白詩中寫到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亮充滿了人文關懷,他不嫌棄任何一個人,當你高興的時候,憂傷的時候,不知所措的時候,她都是你的好朋友,與你娓娓道來。

  在中秋節,月亮是最圓的,那時,她才得意洋洋地放出她那明亮的光輝,也許這天晚上是月亮最得意的時光。

  月亮並不總是順心如意,有時瘦瘦的,可憐兮兮,彎彎的,像是有什麼勞役累彎了她的腰,像一隻孤零零的小船,怎經得起曠宇中的海嘯巨浪呢,,也似一把總在勞作的鐮刀,夠累的。看到了彎月,宋朝詞人就發出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的感慨。

  月亮的美,在於她美若天仙的氣質,更在於她幽幽怨怨的靈魂。月亮,我們靈魂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