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成功演講稿
多少人在追問,商人成功的祕訣在哪裡?阿拉伯有一則神話《神燈》,講到擁有神燈者即可擁有財富,可以心想事成。其實,現代商人企盼的神燈並非遙不可及,它就在商人自己手中,這就是資訊之燈、勇氣之燈、形象之燈、創新之燈。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歡迎大家前來觀看!
篇1:
——任正非華為內部講話:抓住了人的5個慾望,我們就成功了
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說法,叫做無欲則剛,我想這個說法,第一,違揹人性,第二,無慾者很難做到所謂剛強、有力量。慾望其實是中性的,很大程度上,慾望是企業、組織、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
是慾望的激發和控制,構成了一部華為的發展史,構成了人類任何組織的管理史。一家企業管理的成與敗、好與壞,背後所展示的邏輯,都是人性的邏輯、慾望的邏輯。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知識型勞動者的慾望可以被分為五個層面:
第一層面:物質的飢餓感
絕大多數人、甚至可以說每個人都有最基礎層面的對物質的訴求,員工加入到企業,最直接、最樸素的訴求就是財富的自由度。企業、組織能不能給員工提供相對的物質滿足,實際上是企業人力資源最基礎的部分。
第二層面:安全感
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性的需求,人的一生多數都處於一種不安全狀態,越是傑出人物、領袖人物,內心的不安全感越強烈。華為正是因為擁有充滿了危機意識的優秀管理者,又擁有十幾萬內心有強大不安全感的人,大家抱團取暖,共同面對充滿了風險、未知、恐懼的世界,才有了華為的“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文化。
第三層面:成長的願望與野心
越是智力層面高的人,領袖慾望、野心的張力越強大。怎麼能夠把這些人人要出人頭地,人人要做領袖,人人想擁有權力的人凝聚在一起?公司的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體系至關重要。當這些人的權力,跟他的慾望、雄心、野心相稱的時候,他自然願意在這樣一個平臺去發揮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智慧。組織說到底就是要張揚隊伍中每個人的雄心,同時又要遏制過度的野心,張揚雄心、遏制野心是所有管理者每時每刻都要面對的問題。
第四層面:成就感
被社會認可,被大眾認可的慾望等等。華為成功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兩個字——共享,共享發展的財富成果,同時也分享安全感,分享權力,分享成就感。把錢分好,把權分好,把名分好,這是相當重要的。
做老闆的人,一定要把最基本的東西想明白。第一,財富這個東西越散越多,第二,權力、名聲都是你的追隨者賦予你的,假使哪一天你的追隨者拋棄你,你的權力,你的所謂成就感,你的所謂聚光燈下的那些形象,乃至於財富,都會煙消雲散,乃至於灰飛煙滅。
第五層面:使命主義
只有極少數人是擁有超我意識的使命主義者,喬布斯是,我任正非大概也屬於這一類人。
篇2:
——雷軍GGV15週年演講稿:未來十年網際網路浪潮在農村!
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謝GGV給我這次機會跟大家交流,首先祝賀GGV成立15週年,GGV在我心裡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基金,我跟GGV淵源很深,認識績勳***符績勳,GGV管理合夥人***、Jenny***李巨集瑋,GGV管理合夥人***、Hans***童士豪,GGV管理合夥人***他們差不多超過了10年時間。
在十年前我開始做天使投資的時候,他們幾位給了我巨大的幫助,我個人投資的YY和UCweb,Jenny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也是這幾家公司裡面最主要的股東。5年前我創辦了小米,4年前我辦了順為基金,GGV也是我們很好的朋友,我們跟一起GGV合作的專案超過了10家。在這裡我代表小米、代表順為祝賀GGV成立15週年。
GGV在中國市場上也是非常知名的VC品牌,他們幾位合夥人在我所接觸的創業圈子裡面口碑非常好。日常我合作比較多的是Jenny和Hans,他們兩位在專業精神、遠見,包括對被投公司的幫助,我覺得我是非常清楚的。在我做天使投資的時候,我差不多一個星期就要跟他們開一次會,所以討論特別多。通過他們兩位和他們的合作,所以我自己對GGV的評價是非常高的,我也把GGV看成我們最重要的夥伴。
談到這裡,我想談一點昨日我對市場的一些觀點,也是跟昨日來的嘉賓一起分享。我覺得今年的市場真的讓人有點看不懂,今年上半年熱得發瘋,下半年冷得發瘋,所以整個創業環境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今年跌宕起伏。上週五我們順為基金辦了一次年會,有個別創業者覺得很沮喪,覺得有點茫然,我跟他們交流的時候,他們還討論到今年的中國市場產生了鉅變,像58收購趕集,滴滴快滴合併,這兩天的攜程去哪兒,還有新美大,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我跟他們討論的時候,他們覺得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這些公司迅速地成為巨頭,在中國市場上,這些巨頭林立以後對創業者有什麼樣的影響?
前兩週的時候,我還聽到了一句非常有趣的話,這個不是我發明的,說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未來是屬於創業者的,但是歸根到底是屬於BAT的。包括這四個合併背後都是BAT無形的手在操縱,大家覺得這樣會不會對中國的創新有很大的影響。
不過話說回來,我自己是非常樂觀的,為什麼呢?早在2005年,BAT的格局還沒有形成,在10年前中國市場上最厲害的是三大門戶,我們覺得這樣厲害的三大門戶壓頂,他們看起來好像什麼都做,中國的網際網路創業好像沒有機會。其實沒有過多久,起來了巨大一波,後來起來了BAT,實際上就是一輪一輪的迭代,分享一下這10年來我的思考。
移動的起步和騰飛
10年的時候,我其實也覺得壓力巨大,在網際網路的情況下,如果這麼多的巨頭一個創業的公司怎麼能夠長起來。我覺得是很難的問題,但是在10年前我覺得我們應該看10年以後的風景,10年以後大家會怎麼用網際網路,如果網際網路不進步的話,我覺得三大門戶的格局很難被打破,我當年是這麼看的,當然我真的沒有預見到BAT那麼快就成了比他們大十倍幾十倍的格局。
我當時想,如果我們選一個新的創業機會應該選什麼?因為當年我是一個手機的發燒友,我認為手機上網是未來的趨勢,所以10年我鎖定一個機會,我認為未來10年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天下。那是10年前我形成的判斷,有了這個判斷我就在想,我們應該做些什麼?10年前當時的環境用的2G網路,那麼慢的頻寬,當時的手機是諾基亞,上網很困難,輸一個網址難事上青天,我自己拿自己的諾基亞手機上網真的苦不堪言,但是我堅信這是未來。
當時我的策略是什麼?因為我們自己不用手機上網,讓我們去做移動網際網路是很難的事情,我當時在想,我說這樣,我要去市場看看到底有沒有人做移動網際網路。於是我拎著一大袋現金滿大街找移動網際網路公司誰在做,昨日說起來很可笑,我找的第一家公司就是3G門戶,後來3G門戶選的IDG沒選我,我說沒關係,他們當時也是幾個人,我就找了第二家、第三家,最後找了深圳一家小公司樂訊,投了200萬的現金,我跟他們談我就是來學習的,我願意掏200萬的學費,想搞清楚誰在用手機上網。10年前有沒有人用手機上網呢?我看數字表現很好,我就納悶,是什麼人用這麼難用的手機,這麼慢的頻寬上網,結果投完了之後我才搞清楚。
我不是做DD***DueDiligence,盡職調查***搞清楚的,因為我壓根沒做DD。我就直接我交200萬人民幣學費,我想搞清楚什麼叫移動互動網。結果是哪些人在用呢?他們告訴我是學生、軍人,是農民工,我說這些人為什麼用手機上網呢?
他們說軍隊不讓用電腦,他們只有手機。然後學生有些調皮的學生上課的時候用手機上網,還有很多在工廠裡的工人,他們也只有手機。所以我投完以後發現這次移動網際網路跟以前的網際網路不一樣,網際網路是精英階層驅動的,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是所謂的“三低人群”,所謂的草根階層推動的。
2006年底我認為如果一個讓手機更好上網的工具能夠推動整個移動的程序,所以我看到一個工具叫UCweb,當時融資的時候見過二三十家VC,沒有任何人覺得這個有價值,我覺得很奇怪。初期我跟他們說要不我幫你們去幫VC聊一聊,也許大家對這個趨勢的判斷是不準確的。結果Founder問我一句,你願不願意投資,我說如果你願意找我投資,那太好了。我當時毫不猶豫就投了,因為我已經投了幾家移動網際網路公司,而且價錢非常便宜,大概多少錢呢?50萬美金佔20%,這個價錢昨日看起來不可思議,昨日已經漲到10倍以上,我就投了50萬美金佔20%,當時公司很小很小,但是展現了很好的未來。
當我們投了UCweb之後,我們一步一步感受到巨大的增長,所以我們越做這件事情,越堅信這一點。當然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市場真正被撬動是2010年,智慧手機開始在中國一步步被普及,智慧手機的普及是移動網際網路一夜之間迸發了。
所以在2010年4月份,我就決定創辦小米公司,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我對網際網路如此熱衷,它給了我們一個什麼樣的機會呢?
在那個時候,iPhone很強大,我堅信像安卓這樣的開源的OS會在市場上流行,一定是個巨大的機會。所以在當年最好的機會是做安卓手機,而且用全新的網際網路思維做,我覺得這個機會千載難逢。當然,做這個機會的時候,我又看到了第二個機會,我看到了QQ在手機上很難用,所有人都需要一個更先進的即時通訊軟體在手機上,很多人說手機上聊天沒有在電腦上聊天方便,我的觀點恰恰相反,為什麼?因為我認為手機就是通訊工具,理論上手機的聊天一定會比電腦上舒服,為了實踐整個移動網際網路,我從07年開始幾乎沒用過電腦,我所有東西都是在手機上完成的。
我深刻地意識到這個機會有多麼重要,我們接著做了米聊,當然,米聊在前半年的數字是好得驚人,很快我們就撞到了鐵板上,就叫BAT,撞上鐵板以後我們就把這個業務弱化了。
所以在2010年,整個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開始起飛,當然,短短5年時間,整個移動網際網路在中國已經極其普及了。就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面,像這麼新的一個技術一夜之間全部覆蓋了,當淘寶,天貓,京東說手機上的使用者購買的比例都超過了60%,昨日大多數人在電子商務買東西都是通過手機,這個真的是太恐怖了。
我記得4年前,有一個天才創業者來找我,他叫王珂,他說不知道做什麼,我說你應該做移動電子商務,做手機上的電子商務,在4年前電子商務這麼熱的時候,我堅信大家未來有一天會在手機上買東西。
他在我的建議下做了口袋購物,在去年年初做了微店,也是昨日中國市場上最成功的創業專案。但是在我3、4年前跟他討論的時候,那時候在手機上做電子商務的人很少,現在都已經是70%了。
所以在昨日整個移動網際網路的技術革命是已經普及得不能再普及的應用場景,沒有人覺得移動網際網路是很酷的東西了,它已經變成和空氣水一樣在中國變得無處不在了。剛才我們講的這些巨頭的誕生和迅速壯大是跟智慧手機的普及息息相關的。
大家仔細想想,像滴滴和快的,這些服務如果不是在手機上,在PC上,這還有什麼意思?還有大家昨日講的IOT,這不是個新名詞,IOT這是20年前的詞,家電廠商談IOT談了20年沒有什麼新進展,而這兩年方興未艾,迅速崛起,其實這背後最重要的推動力是智慧手機,原來的IOT是在PC上控制的,你們想象一下說我的窗簾要開啟,我得回去把筆記本開啟,我得上網,我得按一下,這是多變態的應用場景。現在掏出手機按一下,窗簾就打開了,電視就打開了,空調就打開了,所以這次IOT火的原因是每個人都擁有了智慧手機,有了移動網際網路。昨日我們還要在極度沮喪的時候看到未來10年的風景,我是覺得未來10年機會還非常多。那麼每一個機會背後一定要看到是什麼因素在推動這些機會的變化。我認為移動網際網路表面上看已經沒有機會了,BAT以及小巨頭,好像他們就是我們整個天空,沒有一絲透氣的機會,其實我真不是這麼看的,我認為移動網際網路的革命第一個階段剛剛結束,未來的階段剛剛開始。
我舉一個很小的變化,可能在美國IT技術的普及是非常容易的,整個社會受教育的水平比較高,在中國,IT化幹了30年,其實普及度還很差,但是這一次的智慧手機本質上就是電腦,它一夜之間讓以前從來不用電腦的人學會了用電腦,學會了用IT。比如兩三年前你去一個夫妻老婆雜貨店買東西,你發現他們拿一個本記錄一下,兩三年的中國大部分都是這麼工作的,昨日發現他們都會用手機、微信、微信公眾號,新的機會誕生了。
中國傳統的零售業原來的低效率,今年可能會非常快地被智慧手機上的IT系統一步一步的替代。智慧手機最偉大的是什麼呢?把整個原來極為複雜的PC操作變得非常容易。
並且隨著打電話這個強需求,是原來完全不用電腦的人開始用電腦了,完全不上網的開始上網的,而且普及到無論是小孩、老人,無論城市、農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都能夠用智慧手機開始用IT技術,開始上網,開始接受更多的資訊。我認為這個會從骨子裡改變中國社會,如果你的出發點是這麼想問題的話,你會看到未來10年還有更廣闊的天地。
可能大家昨日覺得IOT聽起來很漂亮,能找到的場景很少,真正做的公司並不多,我認為IOT這個大方向肯定是沒錯的,我們生活中還有很漫長的過程,大部分IOT的場景還需要時間。
舉個例子,我剛和Hans***童士豪***討論,說用手機控制窗簾,做一個手機Demo是很簡單的,但是真想把窗簾開啟有多難,最難的是我家裝修的時候已經裝修了電動窗簾,那是用傳統開關的,現在把它換一個智慧開關。可是換開關這個事情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它用的是強電,沒有一個人會換,沒有一個人敢換,就這一個門檻你那個窗簾是肯定打不開的,但是新裝修的房子肯定會用智慧開關,我們可能要有10年以上的耐心,這個場景才能真正成立。
所以我覺得IOT大家要用10年的時間去看,昨日去看他們的規模可能都很小,機會都很少,但是用10年的長度堅持做下去,我覺得還是有很大的機會。當然昨日來這裡我不想談IOT,我想分享過去兩三年對未來的思考。
廣袤的農村經濟
不知道大家了不瞭解中國的社會,中國社會13.6億人口,有8億農民,農業在中國佔據非常大的比例。
過去這些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全靠城市帶動,農村非常落後。但是這一次智慧手機普及,而且智慧手機非常便宜,功能非常強大的智慧手機都到了100塊美金以內。
第二條,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面,每個村子都通了4G網路,每個村子都通了4G,他們不用光纖拉Wifi就可以享受高速的網際網路服務。中國還是有很多區域的光纖沒通、Wifi沒通,但是4G無線覆蓋使這些地方上網都變得異常容易。這是過去兩年發生的事情。
過去兩年:智慧手機便宜了、普及了,4G網路已經普及到絕大部分村莊了。在這兩個基礎設施的背後,智慧手機使教育程度不高的大部分農民也會用智慧手機以及IT技術了。
在這兩個因素會驅動未來10年網際網路的創業機會,就是我會談到的農村網際網路,我們認為農村網際網路的機會比昨日所看到的中國網際網路機會規模還會再大1倍以上,因為人口基數跟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談到農村網際網路大家就說OK,中國的農村的基數雖然很大,但是消費力沒有城市這麼大,真的有這麼大機會嗎?
我是覺得看農村網際網路不能僅僅只看農村本身。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觀點是什麼呢?我們認為農村網際網路是一個巨大的概念,我們先想一想,我們在城市裡消費的所有農產品,整個流動環節就讓你嗔目結舌。一個蘋果在產地5毛錢,我們超市和水果攤買到的時候已經變成5塊錢,就有10倍的價格差距。
而且農產品存在巨大資訊不對稱,昨日這裡資訊豐收了,賣不出去過剩,明天那裡又歉收了,怎麼讓這些資訊無縫被打通,我覺得有巨大的機會。
所以我認為第一個巨大的機會是什麼呢?
在城市農產品的消費怎麼幫助農民生產,我覺得這是第一個大的機會。
第二個大機會是農民自身的消費。
昨日中國的農村和城市裡我覺得差10年到20年,我們在這裡用得很多服務在農村會差10年、20年,怎麼補平這個鴻溝?我們拿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們可能已經很習慣用淘寶,但是淘寶上有1000萬中商品琳琅滿目,但大部分都不送村子裡,那麼農村需要的電子商務跟我們在城市裡看到的東西不一樣,他們用的商品不一樣,甚至他們用的產品不一樣。
其實在過去幾年,我們在做農村市場調查時,看到他們常用的APP跟我們在城市裡看到的略有差異,有些應用是我們在做農村調查時發現,他典型的場景是一個村子裡,村頭有一個小賣鋪,有免費wifi,有一群年輕人坐在那用智慧手機,這是一個典型的場景,在這種場景下,大家發現用快手的人很多。
中國現在有兩個很火的軟體,一個是快手,還有一個叫美圖,兩個產品應該都是同類型的產品,但相對來說美圖裡發的全是帥哥美女,一般人不敢把自己的產品發上去,他會覺得很low,不夠帥的話是沒有勇氣去用美圖的。但是農村青年用快手,快手,我一看你們都覺得很low,但是大家玩得很嗨,因為大家都很low,於是乎每個人都覺得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我只是在講這邊是精英,這邊是生活,所以快手在過去一年半中獲得了飛速地發展。我們同時還看到了很多應用,在農村中應用的機會非常高。當然,像網際網路金融在農村的普及,因為金融產品在農村普及度也差很遠,我就不展開講了。
我有一個基本觀點,不僅是阿里和京東講得農村電商,我認為在未來十年,農村會有發展的巨大機會,這也是各行各業的機會。在過去2年多時間裡,我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推動整個農村網際網路的進步,在這一點上,我們也看到了有個別公司已經到了巨大的規模。
這一次的機會在中國互聯網裡面會延續10年以上,會有好多波的機會,這個趨勢在過去2年才剛剛開始,這裡面有一大堆的機會。
企業級市場起步
那麼我們剛才談到了農村網際網路的機會,我們再談一下在中國企業應用就沒有真正做起來過,那麼做最大的企業應用的公司,像用友、金蝶,昨日的規模跟美國巨頭相比,至少差100倍。為什麼?
是因為中國的企業管理者、老闆們,他們以前很少用PC,但是他們現在用手機,他們希望在手機上看到財報,看到每天的銷售數字。所以如果老闆自己不用IT系統,其實IT系統在企業內部推行的難度很高,很容易做成一個擺設,所以智慧手機的普及使企業主管理公司成為可能。
第二點,中國現在勞動力的成本在迅速增長,過去我們人工成本很低,多僱幾個人就好了。但是在昨日北京的薪酬有時候跟臺北和東京比,好像還是貴不少。今年上半年,中國的資本市場過熱,而且機會很多,其實在中國的薪酬成本,尤其在高階的工程師和高階管理人員的成本其實跟矽谷的差距越來越小。
在這點上,我們運作成本壓力很大,在這個壓力下,馬上就誕生了很多新的機會。
我認為未來十年,在移動網際網路上做企業管理軟體系統的機會非常大。當然,昨日可能有幾百家公司還在做,但是沒有一家真正做大的,但我個人是非常看好的未來十年的。
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中國又誕生了新機會,就是工業網際網路。因為中國是世界製造大國,在這麼大的製造機會下,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提高,對環境保護要求提高,這是中國必須進步的。
作為我們投資業的話,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的提高,這就意味著他們對採用機械化、自動化裝置提升產能的機會提高,所以工業網際網路的機會在中國已經開始。
談到創業機會,談到投資機會的時候,未來10年,我是非常樂觀的。表面上看大家覺得移動網際網路第一步過去的,就像十年前三大門戶就是傳統的移動,還沒有真正崛起,所以第一步移動網際網路的機會肯定就到這裡。但下一波我談個人觀點像農村網際網路,像移動網際網路的企業管理,像昨日工業網際網路都開始一步一步滲透,所以我對未了10年充滿信心,覺得未來10年肯定屬於年輕人、創業者,歸根到底屬於有想法能堅持的創業者。
我覺得人類發展的歷史上,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種生生不息的新陳迭代,在我們企業屆每天都在演化。我們昨日不要仰望巨頭就垂頭喪氣,在昨日資本市場很低迷的昨日,我覺得是創業機會很大的機會,有時候是很浮躁的時候,BAT砸一大把錢就把你砸死了,在這個時候你可以很靜靜琢磨你商業模式,琢磨你的產品,你有了時間。
所以昨日我認為可能是我們大規模的投資創新和顛覆性產品的機會,因為創新、顛覆性產品需要時間。在資本過熱的時候,市場不給你時間,有的融資能力強砸一大把錢就把你砸死,這樣一些好的創意就被扼殺,你的積極性就被扼殺,我覺得對於昨日這個環境,我覺得也是創業者也要去掉複雜,真正關注下,過去一年採用的燒錢這個模式,是不是在昨日市場環境裡OK。
我們把過去很多創業公司的模式,既不是2B,也不是2C的,他們是全部2VC的,大家拿錢砸資料,甚至假資料,然後用我們的錢再砸一把,再找幾個大基金再融資。我跟創業者交流的時候,我說大家做的不是生意,大家經常乾的是蠢事,我效率很高,速度很快,我說一家花三塊錢掙一塊錢,你花一塊錢掙三塊錢,我們跟人家比效率。
昨日在座很多是LP,我相信我們VC行業乾的很多蠢事,但是我依然堅信我們在推動社會的進步,比如農村互聯我覺得還會幹很多的蠢事,但是我們的經驗就是在無數的挫折中積累的。而且這些錢投進去以後的確通過的社會的進步。我覺得昨日的低谷,也是我們大家所期待的,大家要靜下來做產品,要靜下來琢磨業務策略,靜下來服務使用者,這個產業我覺得這個產業才可能持續。
過去的幾年,我們討論專案的時候大家把很重要一條列上去了,叫融資能力,我覺得過去20多年我一直在創業,從來沒有把融資能力作為這個專案好和壞的一條。但是最近一兩年討論專案了一條叫融資能力。我後來一想,如果在一個複雜的市場裡面,大家都叫2VC,誰的融資能力強誰就厲害。當然本質上還是希望我們的業務還是真正面對消費者的,真正面對客戶的,給客戶帶來價值的,而不是我們做些很漂亮的資料圖給VC看。
最後我總結一下,我覺得我對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市場未來十年充滿了期待,我認為第一個階段是表面的這一層,第一個階段已經告一段落。第二個段落更好的風景還在後面,還不在我們各位的桌子上,還是僅僅在很多人的腦海裡,比如農村網際網路,真正冒出來的企業只有幾家,未來十年,應該是成千上萬家這樣的公司會興起。
我覺得在中國,這樣創新的動力還是非常強大,而且我們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這短時間的低迷,短時間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發展對創業是個大好的機會,對投資也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最後,再次祝福GGV15週歲,我們希望GGV再過15年以後像昨日一樣強大,謝謝。
篇3:
——王石談團隊管理:懂規矩,講規則,永遠是第一位
一個企業在創辦之初,跟誰一起“玩兒”,“玩兒”過之後,哪些人可以繼續跟你一起“玩兒”,這個選人的過程,無疑是對自己一個很大的挑戰。
很多人的失敗,很多事無法再走下去,原因其實都是在人上,無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還是個人,想要有所成就的時候,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做事是很關鍵的,所以,我們要和懂規則的人在一起。
有的人只喜歡獲取,而不願意奉獻,可曾想過,當你只知獲取而不知奉獻的同時,你獲取的數量也會不斷的減少,當人把自己侷限在利己的圈子裡的時候,你的選擇範圍會變小、能力範圍會變小、甚至你的人脈範圍會變的更小。
我們不能總是渴望在別人身上去獲取多少多少的價值,真正的價值,是人與人交流之後,思想的相互碰撞,是相互給予,是向外而展的火花。
為什麼說要跟懂規則的人在一起呢,很簡單,因為有人就有“江湖”,有一個人,就帶動一個人,就變成了微信時代的一種社會,在這種社會形態下,尤其是在創業中,懂規則尤為重要。
那麼,什麼是懂規則?我認為懂規則的第一點就是高度的價值觀的認同,如果價值觀的認同不夠,就算再往一起走、往一起撮,都是沒有前提的。除了價值觀以外,懂規則的第二點就是對於彼此的信任,很多人認為有些事我說了、表達了、做了,你就應該信任我,其實不然。真正的信任,是愛與認同。愛是什麼?愛是講信任的、愛是講包容的、愛是講理解的,真正的愛,是站在尊重自然規律的角度上看現在的格局,是一種自然的展現。第二就是認同,只有你真正的認同他的想法、理念和做事方法的時候,才能真正的信任,才能不質疑。還有一點懂規則是你要意識到,在“江湖上”你要懂得別人的世界、別人的動作以及你個人的動作對別人意味著什麼,你在過手的時候,有沒有在自己的行為裡考慮過別人?任何一個創業公司都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無論是對投資人還是合夥人,哪怕是你的一個員工,你都不是一個人。
除了眼界、格局、能力、胸懷以外,在每一個與別人交往和交集的動作中,真正的管理核心是什麼?真正的行為準則是什麼?都應該發自內心的把這些規則界定清楚。無論是與社會相處,還是與合夥人相處,第一個前提就是規定動作。規定動作是什麼?規定動作是你在公司的治理,在與合夥人的合作上從一開始就都要講清規則,這是最基本的前提。記得我開始創業的時候,我跟我的合夥人一起定下來所有的規則,定下的規則也會無條件的遵守,而不會因為誰是主要控制人就呼風喚雨、隨意更改踐踏。直至今日對於我個人的財務報銷沒有任何審批權,財務總監才是進行審批的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很簡單,以身作則是對規則最大的遵守和敬畏。
在我的團隊中最重要的管理核心也是如此:規則至上、問題在桌面、不問為什麼。
在團隊中,你是不是懂規則,對規則的理解是不是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對於規則的制定,全部是由大家共同來完成,是把大量的問題放在桌面上討論而來的。沒有經過討論的規則是沒有依據的,也是沒有可執行性的。既然商量之後定下了規則,在執行的過程中就不問為什麼,出了門,也不能反悔。這意味著你對公司治理結構上,對規定動作的理解和認同是不是到位。規則一旦延續下去,無論將來是怎樣的合夥人或員工加入,因為有章可循,所有人都很容易知道自己的動作在哪裡,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如果對企業的制度和規則無法認同和執行,也就沒有資格加入到其中。
在創業的這些年,我對企業的管理也是遵循著這三條法則來進行的,所以說無論再忙,管理的秩序都不會亂,哪怕我本人半個月或是一個月走在國外,我的管理秩序、工作執行流程都不會亂。
無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創業人,懂規則,講規則,永遠是第一位的。一個不懂規則的人,是沒有合作可言的;一個不懂規則的人,也是沒有成功可言的。
這是我要對創業者說的話,更是我們在做事中一直去遵循的原則。和懂規則的人在一起,更要做懂規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