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遠行閱讀題及答案

  提高高中語文閱讀能力,需要同學們在反覆的閱讀練習中積累和磨練,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閱讀練習。

  魏巍遠行閱讀原文:

  新中國剛成立後的1950年,抗美援朝期間,魏巍便深入到朝鮮戰場,與在那裡浴血奮戰的志願軍戰士同甘苦、共命運,他為志願軍官兵的英勇獻身精神所深深感動,於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報》頭版發表了膾炙人口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熱情謳歌了志願軍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一時間“最可愛的人”傳遍中華大地,成為人們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親切稱呼和代名詞。這個篇名和稱呼本身,正是作家敏銳的思想和眼光的體現。據魏巍回憶,《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個題目不是硬想出來的,而是在朝鮮戰場上激動的情況下,從心裡跳出來的。此後的歲月裡,《誰是最可愛的人》陸續被編進中學教科書及各種散文通訊的範本,感動和影響了幾代人。至今,年輕一代不少讀者還在閱讀和熟知《誰是最可愛的人》。

  1982年,魏巍又一次轟動!他付出了近20年的心血和智慧,所創作的革命戰爭“三部曲”長篇鉅著中的《東方》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另兩部《地球的紅飄帶》、《火鳳凰》也是很有影響的作品。小說充滿革 命激情。而《東方》之所以能夠獲獎,是因為它在書寫戰爭題材上有突破性,有新意,富有濃郁的時代精神。此時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作家,但卻寶刀不老,筆耕不輟。除了長篇小說,這期間,他還不斷有散文、雜文發表。他是一位長期工作、生活在部隊的軍旅作家,他熱愛祖國和人民,熱愛黨,他總有一種歷史的使命感和作家的責任感,要把自己軍旅生活和戰爭經歷寫出來,留給後來者,今天它們的確已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作為前輩作家,魏巍對文學事業充滿關懷之情。上個世紀,我在《人民文學》雜誌社工作時,魏巍長期是《人民文學》的編委。無論是在私下裡還是在編委會上,他總是很直率而又熱誠地對刊物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於刊物發表湧現出的新人新作,他很稱讚,也很鼓勵,他認為這是文學事業的希望。作為一位知名作家,他平易近人。作為長輩,他率真熱情,溫厚待人。我的家鄉陝西周至縣有個名剎仙遊寺,是白居易寫作《長恨歌》的地方,文學史上有記載。當時白居易任職周至縣尉,住在仙遊寺寫出千古絕唱的《長恨歌》,現在那裡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了延續它的人文景觀,1994年秋天我曾請魏巍為該寺題詞。因為他既是詩人,又是書法家。不多時,他以遒勁有力的筆墨為仙遊寺題詩一首:“詩聖仙遊後二年,中原又生白樂天,偏偏歌哭生民淚,不絕詩魂千古傳。”第一句是說詩聖杜甫去世後二年白居易出生。史載,杜甫生於公元712年,卒於770年。而白居易出生於772年,卒於840年,的確晚生於杜甫逝世後兩年。可見魏巍的創作態度多麼嚴謹。這首詩堪稱一首佳作。我在一些地方偶爾也看到他為當地學校或文學社團的題詞,多是熱情鼓勵年輕人要樹立理想,要熱愛祖國和人民。搞創作的就要到人民群眾中去……這一切,均是表達了一位革 命前輩、文學老人對年輕一代的期望。

  如今,魏巍同志離我們而遠行了。斯人已去,但著作永存,精神永在。

  魏巍遠行閱讀題目:

  15.下列對傳記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本文不僅寫出了魏巍在當代的影響力,也寫了魏巍正直、熱情和坦蕩的為人風範。

  B.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對幾代人的感動和影響,不僅是在文學上,更是在精神上。

  C.魏巍創作的革 命戰爭“三部曲”都是長篇鉅著,很有影響,而且獲得了茅盾文學獎。

  D.魏巍對《人民文學》及其新人新作的態度,充分表現了前輩作家對文學事業的關懷。

  E.魏巍為一些文學或者文學社團的題詞,充滿著一位文學老人對年輕一代的文學期望。

  16.從文中看,“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個標題是怎麼誕生的?***6分***

  17.作者以濃墨重彩來敘寫“魏巍為仙遊寺題詩”,有什麼寫作意圖?***6分***

  18.根據文章內容,請探究魏巍能寫出《誰是最可愛的人》《東方》等名篇名著的原因。***8分***

  魏巍遠行閱讀答案:

  15.CE***C.無中生有,文中只提及革 命戰爭“三部曲”中的《東方》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對另兩部《地球的紅飄帶》《火鳳凰》的獲獎情況並沒有提及。E.範圍過窄,魏巍對年輕一代的期望不只是在“文學”上。***

  16.①源於志願軍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對魏巍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撞擊。②源於魏巍敏銳的思想和眼光。

  17.魏巍為仙遊寺所題之詩既顯現出魏巍對待歷史、人物嚴謹的創作態度,也顯現出魏巍深厚的文史功力,極大地顯示出本文的開掘深度和寫作力度。

  18.①有生活基礎:能深入部隊生活。與戰士同甘苦、共命運,直接感受戰士的精神。②有思想基礎:熱愛黨、祖國和人民,有著歷史的使命感和作家的責任感。③有創作基礎:能長期積蓄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而且不斷在文學上有所突破和創新,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