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紹傳文言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嵇紹素來豁達灑脫,不拘小節,但開朗而有約束,通達而不雜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嵇紹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嵇紹傳》文言文閱讀原文

  嵇紹,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歲而孤,事母孝謹。以父得罪,靖居私門。山濤領選,啟武帝曰:“《康誥》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紹賢侔垝缺,宜加旌命,請為祕書郎。 ”帝謂濤曰:“如卿所言,乃堪為丞,何但郎也。”乃發詔徵之,起家為祕書丞。紹入洛,累遷汝陰太守。尚書左僕射裴顏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為吏部尚書,可使天下無復遺才矣。”沛國戴晞少有才智,時人許以遠致,紹以為必不成器。晞後為司州主簿,以無行被斥,州黨稱紹有知人之明。元康初,為給事黃門侍郎。時侍中賈謐以外戚之寵,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託焉。謐求交於紹,紹拒而不答。及謐誅,紹時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陽子,遷散騎常侍。太尉、廣陵公陳準薨,太常奏諡,紹駁曰:“諡號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自頃禮官協情,諡不依本。準諡為過,宜諡曰繆。”事下太常。時雖不從,朝廷憚焉。

  齊王冏既輔政,大興第舍,驕奢滋甚,紹以書諫曰:“夏禹以卑室稱美,唐虞以茅茨顯德,宜省起造之煩,深思謙損之理。”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艾言於冏曰:“嵇侍中善於絲竹,公可令操之。”左右進琴,紹推不受。冏曰:“今日為歡,卿何吝此邪?”紹對曰:“公匡復社稷,當軌物作則,垂之於後。紹雖虛鄙,忝備常伯,腰紱冠冕,鳴玉殿省,豈可操執絲竹,以為伶人之事!若釋公服從私宴,所不敢辭也。”冏大慚。艾等不自得而退。尋而朝廷復有北征之役,徵紹。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值王師敗績於蕩陰,百官及侍衛莫不潰散,唯紹儼然端冕,以身捍衛,交兵御輦,飛箭雨集,紹遂被害於帝側,血濺御服,天子深哀嘆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嵇紹傳》文言文閱讀題目及答案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

  B.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

  C.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

  D.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

  答案:D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廣陵散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也是我國著名十大名曲之一。魏晉建安七子之一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

  B.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時,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C.諡號可分為官諡和私諡,也可分為上諡和下諡。上諡即表揚類,如“文”、“康”、“忠”等。下諡即批判性,如“煬”、“靈”、“幽”等。

  D.冕是大禮帽,天子、諸侯、卿大夫在祭祀時所戴。冠則是王公貴人用來束住頭髮,同時起裝飾作用。

  答案:A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謂竹林七賢。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於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採用比興、象徵、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建安七子分別為: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尚書左僕射裴顏器重嵇紹,認為他知人善用。嵇紹不認可被大家交口稱讚將大有作為的戴晞,事實證明了嵇紹的知人之明。

  B.嵇紹剛正不阿。侍中賈謐以外戚而受寵信,居於高位,眾人趨附。賈謐想與嵇紹交往,嵇紹拒而不答。在賈謐死後,嵇紹因不親附奸臣而升遷。

  C.嵇紹忠誠報國。朝廷北征時大敗於蕩陰,百官及侍衛全都潰散,只有嵇紹奮命捍衛,最終被害於皇帝之側。

  D.嵇紹敢於直言勸諫。齊王主政時大興土木,他當面直言勸諫;在齊王的宴會上,他再次直言勸諫,拒絕為齊王操琴取樂。

  答案:D。齊王主政時大興土木,嵇紹直言上書勸諫,而非當面。嵇紹拒絕齊王操琴取樂時是推脫之辭,而非“直言”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諡號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

  答案:***1***諡號是用來流傳後世永不磨滅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號,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號。***“所以”、“受”、“細行”各計3分,句意通順2分***

  ***2***公匡復社稷,當軌物作則,垂之於後。

  答案:您匡正恢復國家社稷,正應當遵循法度以身作則,使美名能夠流傳後世。***“匡復”、“軌”、“垂”、各計3分,句意通順2分***

  《嵇紹傳》文言文閱讀參考譯文

  嵇紹,字延祖,是曹魏中散大夫嵇康的兒子。十歲時失去了父親,奉養母親孝順慎重。因為父親***的緣故***被降罪,閒居在家。山濤主管挑選官員,對武帝說:“《康誥》中說‘父子之間的罪過不應相互牽累。’嵇紹的賢能與垝缺相齊,應該加以表揚徵召,請任命他為祕書郎一職。”皇帝對山濤說:“像你所說的,***他的才能***完全能夠擔任祕書丞,何止***僅僅***授予祕書郎呢。”於是下發詔書徵用他,嵇紹離家去任祕書丞。嵇紹後來進入洛陽,累次升遷為汝陰太守。尚書左僕射裴顏也很器重他,常常說:“如果讓嵇延祖任吏部尚書,可使天下不會再遺漏人才。”沛國的戴晞年輕有才氣,當時人們相信他將來必有大用,嵇紹卻認為他一定不會成大器。戴晞後來任司州主簿,因為行為不端被驅逐,州里民眾都說嵇紹有知人之明。元康初年,任給事黃門侍郎。

  當時侍中賈謐憑藉著外戚的身份受寵愛,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潘岳、杜斌等人都依附他。賈謐請求與嵇紹交好,嵇紹拒絕不理。等到賈謐被處死,嵇紹正在官署,因為他不親附惡人,被封為弋陽子,又升為散騎常侍。太尉、廣陵公陳準死了,太常奏請加給諡號,嵇紹反駁說:“諡號是用來流傳後世永不磨滅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號,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號。由於近來掌禮治之官附和情弊,加諡號便不依據原則。加給陳準的諡號過譽,應該加諡號為‘繆’。”這件事交給太常處理。當時雖然沒有聽從嵇紹的意見,但是朝廷大臣都有些懼怕他。齊王冏執掌政事以後,大興土木,營建宮室,驕橫奢侈,嵇紹上書勸諫道:“夏禹以居室簡陋而獲得美譽,唐虞以茅草屋頂而顯示品德,應該省去起造宮屋的煩勞,沉思謙虛謹慎的道理。”

  齊王冏雖然口頭上答應順從他的建議,但最終還是沒有采納。嵇紹曾經到齊王冏處諮詢事情,正趕上齊王冏舉辦宴會,召董艾等人共商時政。董艾對齊王冏說:“侍中嵇紹善於彈琴,您可以讓他演奏。”侍從呈上琴,嵇紹推辭不接。齊王冏說:“今天我們歡聚,您又何必吝惜呢?”嵇紹回答說:“您匡正恢復國家社稷,正應當遵循法度以身作則,讓美名能夠流傳後世。我雖說身份寒微,但也忝列伯爵之列,身穿朝服,頭戴冠冕,出入於朝堂之上,怎麼能夠手執樂器,去做那些伶人所做的事情呢!假若是脫下官服參加私人宴會,那我就不敢推辭。”齊王冏***聽後***很慚愧。董艾等人也很不自在地退身而去。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舉,徵召嵇紹。嵇紹因為天子流亡在外,受詔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恰逢軍隊在蕩陰戰敗,百官及侍衛人員都紛紛潰逃,只有嵇紹莊重地端正冠帶,挺身保衛天子,軍隊接近鑾駕,飛箭如雨,嵇紹於是被射死在皇帝的身旁,鮮血濺染了御衣,天子為他的死沉痛悲嘆。等到戰事平定,侍從要浣洗御衣,皇帝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