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閱讀答案

  不求甚解現在多指學習不認真,不會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瞭解情況,是一個典型的古今異譯。在讀書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確有許多成功的經驗。以下小編蒐集整合的不求甚解相關閱讀題額答案,歡迎參考閱讀。

  《不求甚解》原文閱讀

  鄧拓

  ①一般人常常以為,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人們往往只抓住他說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後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後兩句話緊緊相連,互動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

  ③而讀書的要訣,全在於會意。如果根本不讀書或者不喜歡讀書,那麼,無論說什麼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無意義了。因為不讀書就不瞭解什麼知識,不喜歡讀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書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讀書,真正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慢慢了解書中的道理,這才有起碼的發言權。對於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

  ④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說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目的在於勸戒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麼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到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此外,還告訴我們讀書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後貫通,瞭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

  ⑤在讀書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確有許多成功的經驗。諸葛亮就是這樣讀書的。據王粲的《英雄記鈔》說,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一道遊學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看來諸葛亮比徐庶等人確實要高明得多,因為觀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識更廣泛,瞭解問題更全面。

  ⑥當然,這也不是說,讀書可以馬馬虎虎,很不認真。觀其大略同樣需要認真讀書,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為某一區域性而放棄了整體。而對那些經典的書必須常常反覆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

  ***選自《燕山夜話》,有刪改***

 

  《不求甚解》閱讀題

  29.請簡要分析第③段的論述思路。***3分***

  30.閱讀第④段,概括“不求甚解”的兩層含義。***4分***

  31.第⑤段中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有何作用?***3分***

  32.你是否贊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讀書觀?為什麼?***2分***

  《不求甚解》閱讀題答案及解析

  29.首先提出本段的觀點:讀書的要訣,全在於會意;然後通過正反對比來論述好讀書的益處***正反對比內容也可以分開論述***;最後用陶淵明的事例進一步論述讀書的要訣在於會意這一觀點。

  30.***1***讀書的態度,要虛心不要驕傲自負***虛心的讀書態度***;***2***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一點,而要前後貫通,瞭解大意***瞭解大意的讀書方法***

  31.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答出一點即可***。用諸葛亮“觀其大略”***不求甚解***比徐庶等人“務於精熟”取得更大成就的例子,有力地證明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度是沒有充分理由的這一觀點***或有力地證明讀書不求甚解照樣能取得成功***

  32.***1***贊同。一下子想要讀懂所有的書,特別是讀懂重要的經典著作,這是不可能的;讀書應該前後貫通、瞭解大意***不求甚解***,並認真反覆閱讀,才能真正讀懂。

  ***2***不贊同。讀書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求甚解”實際上就是精讀,強調的是讀懂讀透,這也是讀書的一種方法。

  ***3***以上兩種讀書法各有利弊。“求甚解”和“不求甚解”的讀書方法,在讀書過程中應靈活應用,因人因時因書因需而異。***言之成理即可;只有觀點,沒有理由不得分***

  【解析】試題分析:

  29.讀第三段可知,本段是提出觀點,進行論證的過程。首先提出了“讀書的要訣,全在於會意”的觀點,然後運用對比論證和舉例論證的方法進行論證。

  30.讀四段內容,可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不求甚解”的意思在於告誡,第二部分指出“不求甚解”指出了讀書的方法。理解了語段內容,答案自然就明確了。

  31.讀第五段可知,列舉了諸葛亮和徐庶等人讀書的例子,並把他們的不同讀書方法進行了對比,論證了讀書不求甚解照樣能取得成功。此觀點根據語段的第一句即可知道。

  32.這是開放性題目,贊成或不贊成取決於對詞語的理解角度。因此,要大膽擬答,不管贊同還是不贊同,都要有充足的理由,如贊同,可從讀書應該前後貫通的角度回答。如不贊同,可從不深入理解,便不能讀懂讀透的角度寫理由。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論證思路的理解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對語段的理解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對論證方法的理解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點評:文章的論證思路一般是提出問題、分析論證、總結歸納,也有的是提出論點、論證論點、總結強調。要具體文章具體分析。做題時,一般先把文章進行大致劃分,然後概括各部分內容,把論證的方法及所運用的論據等顯示出來。詞語的理解一定要根據題目要求,閱讀相關語段,並把語段根據大意分成幾個有機組成部分,分別概括每部分的大意即可。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方法有四種,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這是必須要知道並記準確的內容。其作用要根據具體的文章來作答,一般運用論證方法的語句,證明其前面的觀點,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讀,去尋找。因此,平時需要針對身邊的事件、現象,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與同學們、師長多討論、多交流,而且要養成多思、多想、多寫的好習慣,這樣,自己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語言的能力都可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