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雜記現代文閱讀答案
《桃園雜記》是一篇描寫故鄉風物的散文,作者在文中介紹了故鄉的方位、土質、特產等。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桃園雜記》現代文閱讀材料
我的故鄉在黃河與清河兩流之間。縣名齊東,濟南府屬。土質為白沙壤,宜種五穀與棉及落花生等。無山,多樹,凡道旁田畔間均廣植榆柳。縣西境方圓數十里一帶,則盛產桃。間有杏,不過於桃樹行裡添插些隙空而已。世之人只知有“肥桃”而不知尚有“齊東桃”,這應當說是見聞不廣的過失。我這樣說話,意在使自家人多賣些銅錢過日子,實在是因為年頭不好,連家鄉的桃樹也遭了末運,現在是一年年地逐漸減少了。
故鄉的桃李,是有著很好的景色的。計算時間,從三月花開時起,至八月拔園時止,差不多佔去了半年日子。所謂拔園,就是把最後的桃子也都摘掉。最多也只剩著一種既不美觀也少甘美的秋桃,這時候園裡的籬笆也已除去,表示已不必再晝夜看守了。最好的時候大概還是春天吧,遍野紅花,又恰好有綠柳相襯,早晚煙霞中,罩一片錦繡畫圖,一些用低矮土屋所組成的小村莊,這時候是恰如其分地顯得好。到了夏天,有的桃實已屆成熟,走在桃園路邊,也許於茂密的秀長桃葉間,看見有剛剛點了一滴紅脣的桃子,桃的香氣,是無論走在什麼地方都可以聞到的,尤其當早夜,或雨後。說起雨後,這使我想起布穀,這時候種穀的日子已過:是鋤谷的時候了,布穀改聲,鳴如“荒谷早鋤”,我的故鄉人卻呼作“光光多鋤”。這種鳥以午夜至清晨之間叫得最勤,再就是雨霽天晴的時候了。叫的時候又彷彿另有一個作吱吱鳴聲在遠方呼應,說這是雌雄唱和,也許是真實的事情。這種鳥也好像並無一定的宿處,只常見它們往來於桃樹柳樹間,忽地飛起,又且飛且鳴罷了。我永不能忘記的,是這時候的雨後天氣,天空也許半陰半睛,有片片灰雲在頭上移動,禾田上冒著輕輕水汽,桃樹柳樹上還帶著如煙的溼霧,停了工作的農人又繼續著,看守挑園的也不再躲在園屋裡。——這時候的每個桃園都已建起了一座臨時的小屋,有的用土作為牆壁而以樹枝之類作為頂篷,有的則只用蘆蓆做成。守園人則多半是老人或年輕姑娘。他們看桃園,同時又做著種種事情,如織麻或紡線之類。落雨的時候便躲在那座小屋內,雨晴之後則出來各處走走,到別家園裡找人閒話。孩子們呢,這時候都穿了最簡單的衣服在泥道上跑來跑去,唱著歌,和“光光多鋤”互相答應。
在大城市裡,是不常聽到這種鳥聲的,但偶一聽到,我就立刻被帶到了故鄉的桃園去,而且這極簡單卻又最能表現出孩子的快樂的歌唱,也同時很清脆地響在我的耳裡。我聽不到這種唱答已經有七八年之久了。
今次偶然回到家鄉,是多少年唯一能看到桃花的一次,然而使我驚訝的,卻是桃花已不再那麼多了,有許多桃園都已變成了平坦的農田,這原因我不大明白,問鄉里人,則只說這裡的土地都已衰老,不能再生新的桃樹了。當自己年幼時候,記得桃的種類是頗多的,有各種奇奇怪怪的名目,現在僅存的也不過三五種罷了。有些種類是我從未見過的,有些名目也已經被我忘卻。大體說來,則應當分秋桃與接桃兩種,秋桃之中沒有多大異同,接桃則又可分出許多不同的名色。
秋桃是桃核直接生長起來的桃樹,開花最早,而果實成熟則最晚,有的等到秋末天涼時才能上市,這時候其他桃子都已淨樹,人們都在惋惜著今年不曾再有好的桃子可吃了,於是這種小而多毛且頗有點酸苦味道的秋桃也成了稀罕東西。接桃則是由生長過兩三年的秋桃所接成的。有一種叫作“枝接”,是頗有趣的一種接法:把秋桃枝梢的外皮剝除,再以接桃枝端上擰下來的哨子套在被剝的枝上,用樹皮之類把接合處嚴密捆縛就行了,但必須保留桃枝上的原有的芽碼,不然,是不會有新的幼芽出生的。因此,一棵秋桃上可以接出許多種接桃,當桃子成熟時,就有各色各樣的桃實了。也有人把柳樹接作桃樹的,據說所生桃實大可如人首,但吃起來則毫無滋味,說者謂如嚼木梨。
桃是我們家鄉的重要土產,有些人家是借桃園來輔助一家生活之所需的。這宗土產的推銷有兩種方法:一是靠了外鄉小販的運販,他們每到桃季便肩扛挑子在各處桃園裡來往;另一種方法,就是靠著流過地方的那兩條河水了。當“大易生”和“胭脂雪”這兩種接桃成熟的時候,附近兩河的碼頭上停泊了許多帆船,從水路再轉上鐵路,我們的桃於是被送到其他城市人的口上去了。我很擔心,今後的桃園會變得更冷落,恐怕不會再有那麼多吆吆喝喝的肩挑販,河上的白帆也將更見得稀疏了吧。***選自《李廣田全集》,有刪改***
《桃園雜記》現代文閱讀題目
4.下列對這篇散文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桃園雜記》是一篇描寫故鄉風物的散文,以介紹故鄉的方位開篇,繼而介紹故鄉的土質、特產,自然引出本文描寫的主要物件桃園,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調。
B.作者在描寫夏天的桃園時注重修辭手法的使用,比如用“紅脣”比喻桃子成熟的顏色,用比擬的手法表現布穀鳴叫和諧等。
C.文章第二段沒有按照桃樹開花、結果、收穫、拔園的順序寫,而是先寫拔園,然後寫開花、結果和收穫等,主要是通過對比突出故鄉桃園的荒涼破敗的景象。
D.第四段介紹了作者在家鄉的見聞,著重表述家鄉桃園大多變成農田的現實,通過今昔景色描寫和桃園盛況不再表達了對家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感。
E.作者在介紹枝接時注重動詞的使用,如用“剝除”“套”“捆縛”等詞清晰地交代了枝接的流程,表現了作者對家鄉桃園的熟悉,突出了標題“桃園雜記”的內容。
5.文章的第三段有何具體的作用?請結合文字簡要概括。***3分***
6.作者用大量的筆墨描寫故鄉的桃園,表達了哪些情感?請結合文字簡要談談你的看法。***4分***
《桃園雜記》現代文閱讀答案
4.答案 AB***答A給3分,答B給2分,答E給1分;答C、D不給分***
5.答案 ①承接上文,寫作者自己現在不常聽到在故鄉被稱為“光光多鋤”的布穀鳥鳴叫聲,偶爾聽到引發對故鄉桃園的回憶。②引出下文,從自己已經七八年沒有聽到孩子與“光光多鋤”對答的聲音,引出下文對如今家鄉桃園的描寫。
6.答案 ①對家鄉風物的自豪之情。家鄉盛產齊東桃,春天遍野紅花,夏天桃香滿園,雨後布穀鳴唱,小孩子在泥路上奔跑與布穀互相應答。這些情景,作者娓娓道來,表現出對家鄉風物的自豪之情。②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遠在城市裡,作者偶爾聽到布穀鳥的鳴叫聲,立刻就想到了故鄉的桃園,想到沒有聽到孩子與布穀唱答已經有七八年了。③對家鄉土產的保護意識。今年回到故鄉,看到當年許多的桃園現在已經變成了平坦的農田,桃的種類也變得很少了。桃是作者家鄉的重要土產,有些人家需要桃園輔助一家生活之需,作者希望人們都能夠保護家鄉的桃園。④對家鄉落寞的擔憂。故鄉的桃園消失了很多,作者擔心附近兩河的碼頭停靠許多帆船的景象也許會消失,也許將來不會再有那麼多吆吆喝喝的肩挑桃販了。這表現出作者對故鄉桃園減少、家鄉落寞的擔憂之情。***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