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閱讀短文答案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很多挫折,我們要如何戰勝挫折呢?人生道路坎坷,能經受挫折的磨練才能成功。下面由小編為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挫折閱讀短文材料

  ①一對農村夫妻四十得子,因而寵愛有加,在蜜罐中長大的兒子養成了一意孤行的脾性,做事毛毛糙糙,就連走路也走不好,時常跌進水田裡,很是讓望子成龍的父母焦心。

  ②兒子7歲那年,順理成章上了小學。頑皮的他走路喜歡東張西望,不是弄溼了鞋子,就是弄髒了褲子,哭鼻子成了家常便飯。做母親的整日跟在他後面洗,也無法讓他能穿得乾淨。

  ③一天,孩子的父親帶一把鐵鍬去兒子上學必經的田埂上,在上面斷斷續續地挖了十幾道缺口,然後用棍棒搭成一座座小橋,只有小心走上去才能通過。那天放學,兒子走在田埂上,看面前一下子多出了這麼多小橋,很是詫異。是走過去,還是停下來哭泣?四顧無人,哭也沒有觀眾啊。最終他選擇了走過去。當揹著書包的他晃晃悠悠地通過小橋時,驚出一身冷汗。他第一次沒有哭鼻子。

  ④吃飯的時候,兒子跟爸爸講了今天走過一座座小橋的經歷,臉上滿是神氣。做父親的坐在一旁,誇他勇敢。以後,他上學的路上再也沒惹過麻煩。

  ⑤妻子對丈夫的舉措有些不解,丈夫解釋道:“平坦的道上,他左顧右盼,當然走不好路;坎坷的路途,他的雙眼必須盯著路,因而走得平穩。”

  ⑥如果不在孩子成長的路上設定一些障礙,一味地給他們提供順境,讓其想法不經過努力就能實現,等長大後,一旦遭遇挫折,他們必然會經受不住打擊,而立刻產生種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後果。拖一把鐵鍬,在孩子前進的道路上設定溝壑,把平坦的大道變成窄道,讓孩子勇敢地走上去,這樣,他們就會專注於腳下的路,才不至誤入岐途。

  ⑦挖斷孩子前進的路,培養他們腳踏實地的習慣,他們今後的人生就會少些失敗多些成功。

  挫折閱讀短文題目

  1.請從文中找出成語,找出四個即可。***4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面對田埂上的“障礙”,兒子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請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

  3.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2分***

  4.父親的做法你是否贊同?為什麼?***3分***

  

  1.一意孤行,望子成龍,順理成章,東張西望,家常便飯,左顧右盼,誤入歧途,腳踏實地

  2.兒子一開始很詫異,很害怕,他在猶豫是走過去還是停下來哭,但後來發現周圍沒有人,哭是沒有用的,最終選擇了走過去。***2分***

  3.人生道路是坎坷的,能經受磨練才能成功。***意思相近即可,或用文中第⑦段的句子回答***

  4.略

  【解析】

  1.試題分析:本文的語言很精練,在於運用了很多的成語。如:第一段中的“一意孤行、望子成龍”,第二段的“順理成章、東張西望、家常便飯”,第五段中的“左顧右盼”,第六段的“誤入歧途”,第七段的“腳踏實地”。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從文章中篩選成語的能力。

  點評:從文章中篩選成語,關鍵在於平時的積累。因為只有你瞭解這個成語,在文章中才能篩選出來,所以,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積累。

  2.試題分析:由於兒子在家受到父母的寵愛,養成了做事不認真、依賴別人等許多不好的習慣,父親為了幫兒子改掉這些壞毛病,在他上學的路上設定了許多障礙。按照兒子之前的表現,心理定然很害怕,可是在那空蕩蕩的田間小路上,沒有一個人會來幫助他,他意識到必須得靠自己才能越過障礙,所以,鼓起勇氣,順利的走了過去。

  考點:本土考查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點評:概括文章的內容,首先瀏覽全文,瞭解文章大意,然後鎖定相應的段落概括出相應的內容。如本道題目,在瞭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之上,鎖定文章的第1---3段,概括出父親給兒子設定障礙的原因以及兒子面對障礙時的想法、做法。

  3.試題分析:兒子在沒人幫助的情況下順利的越過了障礙,說明孩子是有能力做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的,希望做父母的應該適當的放手,因為人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有坎坷荊棘的,只有在平時鍛鍊孩子,讓孩子經常的接受磨練,才會在失敗面前泰然處之。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

  點評: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現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觀點、態度等***。理解文章主旨,這是屬於把握文章思想內容;方面的能力和要求,要求學生能從巨集觀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核心。在不同體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現形態是有差異。議論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論點,在科技說明文中介紹的事物特徵或所說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在文學作品中,作者通過寫人敘事狀物所表達出來的某種觀點、認識或情感即為文章主旨。

  4.試題分析:文中的父親看到兒子由於自己過於溺愛,在兒子身上有許多的缺陷,他沒有過多的指責,而是用特別的方式來鍛鍊兒子,這種做法比簡單、粗暴的責罵效果要好的多,在感受父親良苦用心的同時,也能看出他是一個教子有方的父親。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根據人物做法談觀點的能力。

  點評:此題是一道開放題,針對父親的做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自的觀點定然不會相同,有贊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無論哪種見解,都要圍繞文章的內容說出相應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