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如何突破審題

  如何突破高考歷史的審題呢?高考歷史的學習和政治的學習是很相似的,都是需要以理解為基礎再進行背誦記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高考歷史的審題技巧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歷史審題解題技巧問題

  2005年修訂後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試大綱》對於“考試目標與要求”呈現出全新的表述。與原來比較粗略的“記憶、理解、應用”三方面表述相比,目標更加具體,能力要求的層次更加分明。簡要地說,提出了①獲取和解讀資訊;②調動和運用知識;③描述和闡釋事物;④論證和探討問題四方面的目標,並對每項考核要求做了具體解釋與例證。

  而2007年國家新課程《考試大綱》對每項能力的三個層次表述,跟原來文科綜合模式下的表述又有許多的不同,加強了對學科學習能力與方法、學科概念與技能的考查要求。它成為命題人員實現學科能力測試的依據,也是評價一份試卷是否科學合理,符合高考選拔要求的準繩。考核目標能力要求,是根據考生完成測試的思維過程制定的,其目的是沿著“能力立意”的思路,有利於對考生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準確評價。一線學科教師一定要認真理解、研究,進而指導學生更好的應對高考能力測試。考核目標能力要求第一項“獲取和解讀資訊的能力”可稱為審題能力。強調正確理解題意,理解題目的考查意圖,對於審題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可見,審題是做題的關鍵。只有在審題正確的前提下,才能發揮知識的運用、遷移能力,多種技能的分析評論能力。審題通常要先把握三原則:第一審中心詞。即“答什麼”,也可稱為找“題眼”,這一步考生們基本上都能做到,但一定要記住做到“準”和“全”,非選擇題別忘了審答題方式;第二審主體。

  即“答什麼的什麼”,這一步最為考生們所忽視,但命題人經常在此設定“陷阱”。排除干擾因素,準確理解題意是關鍵;第三審限制詞。即“怎樣答”,近幾年高考題的限制條件都比較多,有時間限制詞、空間限制詞、角度限制詞等。這是加強能力考查力度的表現之一。這些限制條件,雖然不是試題的主幹,但對答案重點的確定、內容要點的取捨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考生的答題思路中,它們起著路標作用。

  高考歷史正確的審題方法

  1、審題中不夠仔細,對於重點容易忽視

  想要在解題上準確的抓住每個要點進行有效的解題,就一定要注重解題的思路。同學們要知道的是,正確的解題思路需要仔細的審題才能夠把握方向,清楚題目所設問的要點內容。精銳教育輔導老師指出一些同學因為在審題中過於馬虎,就沒有過搞清楚題乾的要求,導致答不對題,或者漏答了某一問題。

  要知道審題的仔細可以幫助同學們有效的挖掘出題中的重點資訊,所以一定要注重題幹當中的部分含義,特別是題乾的要求,和考查的內容範圍等等,也可以根據題目所設定的分值來進行答題,精銳教育輔導老師認為這樣能夠讓同學們合理的進行答題的時間分配。

  2.審題中能夠看出設定點卻無法正確答出

  很多同學在審題的過程中能夠知道所考察的範圍是什麼,但是就是無法正確的找出知識點來進行解答,這樣的情況會導致分數的嚴重丟失,所以要特別提高警惕。

  在審題的過程中,要透徹的去進行分析,理解題目所考察的內容,同時也要學會將知識點和題目中的材料進行結合,精銳教育小編強調教材中的內容是解題中的關鍵點,找出問題與知識點的內在聯絡,明確答題思路就可以更好且有效的進行解題了。

  3.切忌隨便利用題目間的聯絡進行答題

  由於一些答題中的各小題設問具有一定的前後關係,即上一個問題的答案是為下一題的答案做鋪墊,導致同學們容易在還沒解題時就潛意識將二者進行練習來解題,精銳教育輔導老師建議針對這樣的情況,同學們應該注意的是材料是會圍繞在一個主題上對問題進行設定的,所以不要講材料分裂,有條不絮的進行解題,充分的利用前一題的解題思路和答案來進行下一題的解題時更有效的。

  高考文綜歷史的審題技巧

  近年的高考,越來越強調從題目中獲取資訊***尤其是材料題***,與課本知識結合,共同構成答案。這樣,審題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審題要注意三點:

  第一,準。就是問什麼答什麼,切忌答非所問。一道大題設多問,不僅要審大題題幹,還要審每一問的題幹;一組選擇題有多道,不僅要審每道的題幹,而且要審總的題幹。

  第二,全。就是問的都要答,切忌答漏。題乾的每一句話***尤其是材料題***,一般都包括至少一個資訊點,答案上每個點都有分。

  第三,注意“弦外之音”。近年文綜高考的答案,常有些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這些分都愛丟。例如2002年高考歷史大題,考查旅大主權的變遷,如果僅按上面要求審題,會丟掉“不尊重中國領土主權”“揹著中國拿中國主權和利益作交易”等要點。這些要點,來自題乾的“弦外之音”:本題的主旨是主權問題,故應圍繞此點答題。

  這種分很不好拿,但是如果做題時想一下每題的巨集觀主旨***而不是單純就題論題***,就有希望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