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宋明理學專題測試題及答案
通過單元試卷的練習與總結,對高中歷史的學習很有幫助,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高考歷史宋明理學專題測試題,供同學們備考練習。
高考歷史宋明理學專題測試題
一、選擇題
1.北宋僧人契嵩說:儒教“大有為”而“治世”,佛教“大無為”而“治心”,二者皆“聖人之教也,其所出雖不同,而同歸於治”。這反映了*** ***
A.佛教主動適應社會現實 B.儒、佛開始出現合流
C.佛教成為社會主流思想 D.儒學統治地位發生動搖
2.理學家王陽明強調“善念存時,即是天理”,“物無善惡”因而無需“為善去惡”。由此判斷,王陽明*** ***
A.反對窮理格物 B.教人明辨善惡
C.主張靜心無為 D.闡發禪宗學說
3.梁啟超說:“到了兩宋,當然會產出儒佛結婚的新學派,加以那時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禪宗獨盛。禪宗是打破佛家許多形式和理論,專用內觀工夫,越發與當時新建設之道學相接近,所以道學和禪宗,可以說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其提及的“儒佛結婚的新學派”、“新建設之道學”是指*** ***
A.道家學派 B.道教
C.理學 D.佛教禪宗
4.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錠次,以紙錢置墳頭。”該材料中的習俗*** ***
A.起源於明朝中期 B.僅流傳於中國北方
C.受外來文化影響 D.受宗法制的影響
5.“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故聖人也者,人之所積也”。與此觀點最接近的思想家是*** ***
A.朱熹 B.陸九淵 C.李贄 D.顧炎武
6.明朝中後期,王陽明學說在中國士大夫中流行。朝鮮來華使者對此不理解,認為“陽明敢肆己意,謗辱朱子,實斯文之罪人也”。結合所學判斷,下列選項正確的有*** ***
①朝鮮使者以程朱理學為正宗
②王陽明心學超越了理學範疇
③王陽明與朱熹觀點明顯不同
④王陽明心學是對儒學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宋明理學家大多倡導“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養論、“格物”或“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聖”的境界論、由齊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論。其目的是*** ***
①鞏固封建統治
②培養社會責任感
③維護社會穩定
④禁絕個人慾望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朱子語類》中記有“天理流行,觸處皆是。暑往寒來,川流山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之類,無非這理”。其要說明的是*** ***
A.良知即天理
B.理為宇宙本原,又存在於現實世界
C.格物以求理
D.存天理,滅人慾
9.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變遷》中指出:“理學並不僅僅是對前秦和兩漢儒學的繼承和發展。它部分是對傳統的重新發展,部分是全新的創造。”“全新的創造”是指*** ***
A.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學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學發展形成新的理論體系
C.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並且凸顯人性的尊嚴
D.強化了儒家綱常倫理道德並藉此維護封建專制統治
10.有學者認為:“宋元以後,中華文明開始呈現出複雜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文化世俗化傾向;二是理學和文化專制強化以後表現出的高雅文化傾向。他最可能選擇的依據分別是*** ***
A.風俗畫和文人畫 B.話本和小說
C.漢賦和唐詩 D.元曲和徽戲
11.朱熹說:“若是飢而欲食,渴而欲飲,則此欲亦欲能無?”“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慾。如視聽言動,人所同也。非禮勿視聽言動,便是天理;非禮而視聽言動;便是人慾。”在該材料中,朱熹要表達的本意是*** ***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慾望
B.人慾指的是違反了社會規範的慾望
C.人慾與人的正常慾望是同一概念
D.人慾與天理是一致的
12.“無農則無食,無工則無用,無商則不給,三者缺一,則人莫能生也”。中國古代持此觀點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黃宗羲
13.2000年,在豐縣樑寨鎮出土了的徐州地區唯一的文狀元李蟠撰寫、刻於康熙54年的石碑載:“吾祖籍程子院。程子院者,宋明道先生***程顥***講學處也。……”。當時“明道先生”講學可能闡述的思想是
A.“人倫者,天理也” B.“存天理,滅人慾”
C.“知行合一” D.“吃飯穿衣皆為人倫物理”
14.元代士人楊維楨認為,元朝是華夏正統,而遼和金不是。他的理由是,儒家的傳承,在朱熹之後一度中斷,直到元代大儒許衡才再度延續儒家的“道統”。因為元朝有許衡這樣承前啟後的大儒,而遼、金卻沒有,所以儘管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元朝是正統而遼、金不是。對楊維楨的這段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楊維楨把是否傳承儒家文化看作政權合法性的標準
B.楊維楨認為“正統”與否取決於文化而不是血統
C.楊維楨的看法接近於近代的民族國家觀念
D.楊維楨的看法是儒家“夷夏”觀念的繼承和發展
15.王守仁認為“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在此他強調了*** ***
A.信仰儒學的正當性和必然性
B.倫理道德的自覺性和主宰性
C.認知天理的漸進性和深刻性
D.三綱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恆性
16.葛兆光在《中國思想史》中論述理學時說:“思想成為原則,而原則又成為規則,而規則又進入民眾生活,當民眾在這種規則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識’任何違背常識的行為都將成為錯誤甚至罪孽。”材料說明宋代理學*** ***
A.實現世俗化、生活化
B.教誨民眾遵循“三綱五常”
C.強調“存天理,滅人慾”
D.主張先有理而後有物
17.古人認為:“天高不可及於泰山”,祈願“天地交泰”。於是歷代帝王狂熱追求泰山封禪大典。但是宋代以後,泰山神漸漸被碧霞元君所取代,封山告天成了祭神求福。這一變化說明*** ***
A.泰山神已不被帝王所重視
B.泰山封禪大典變成了封建迷信活
C.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
D.泰山成了五嶽之首
18.王陽明認為“夫學貴得之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李贄則認為“蓋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於孔子而後足也。” 據此可知
A.王陽明挑戰孔子的權威 B.李贄反對孔子的思想
C.兩者都是對現實政治的叛逆 D.兩者的主張具有共性
19.錢乘旦《現代文明的起源與演進》中這樣評價理學:“它的豐富性與普遍性使中國統治者與士大夫相信儒家學說已窮盡世界一切真理。中國既是天下中心,又有著輝煌的、無與倫比的歷史與成就,那麼中國之外的‘夷務’就不在中國人關心的範圍之內。”由此可見理學*** ***
A.排斥儒學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閉性
C.概括了世間所有自然規律 D.內容豐富、探索世界本源
20.“不合時宜,漸漸澌滅,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謂表道自然之理。但其說與耶蘇***耶穌***之旨相反,故各國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時辯駁蜂起,今佩服者漸多,而格致之學從此大為改變。”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A.程朱理學思想傳入西方 B.進化論思想衝擊了中國傳統
C.西方宗教思想傳入中國 D.啟蒙思想推動中國教育變革
二、非選擇題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學方面突破了五代以來沉悶墨守的局面,伴隨通經致用,講求義理以及疑古思潮的興起,出現了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頤、程顥、朱熹、陸九淵為代表的理學等諸多流派。……宋儒諸子融匯各家,援佛入儒,建構成新儒學體系,不僅昇華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揚士人剛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節操意識。 ——楊迪《如夢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詢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焦點在宋代,不管在應用科學方面還是在純粹科學方面都是如此。……中國的科技發展到宋朝,已呈巔峰狀態。在許多方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前的英國或歐洲的水平。
——***英國***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中國社會市民階級正式產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業者、商人、小業主構成了宋朝的中產階級。他們經濟富足,又有自己獨立的價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閒暇生活及審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榮,戲曲、雜技、音樂、詩歌、小說等都在宋代高度繁榮。
——詹子慶編《中國古代史參考資料》
材料四 文學則文章由重形式改為重自由表達;藝術方面,……則採用表現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樂方面,……通俗藝術較盛,品味較古的音樂下降,變得單純以低階的平民趣味為依歸。
——日本漢學家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
***1***據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學興起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思想特徵。
***2***據材料二,概括作者關於宋代科技發展的觀點,請說明理由?
***3***據材料三、四,分別概括宋朝“市民社會”和文化發展趨勢,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形成原因?
高考歷史宋明理學專題測試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C D C C C B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C B A C D B B
21.***1***原因:①通經致用,講求義理及疑古思潮的興起;②宋儒諸子融匯各家,援佛入儒。特徵:把儒家的忠、孝、節、義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關係的嚴密思想體系——“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體系。 ***2***觀點:宋代是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 理由:①活字印刷術發明,②指南針應用於航海事業,③火藥廣泛用於軍事上。 ***3***市民社會趨勢:市民階層產生,有其獨立的價值追求和社會生活方式;市民文化的興起。 文化發展趨勢: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原因:兩宋城市手工業、商業經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擴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