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鍛煉的分類

  平時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有想過體育鍛煉分成好幾種類型嗎?你知道具體分成哪幾種了嗎?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體育運動鍛鍊 分類

  廣義概念***亦稱體育運動***。是指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人的 體質,促進人的 全面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為目的的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它是社會總文化的一部分。

  體育的狹義概念***亦稱體育教育***。是一個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鍛鍊身體的知識、技能,培養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過程;是對人體進行培育和塑造的過程;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一個重要方面。

  競技運動

  亦稱“ 競技體育”。指為了戰勝對手,取得優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 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力所進行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和競賽。含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兩種形式。特點是:1***充分調動和發揮運動員的體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潛力;2***激烈的對抗性和競賽性;3***參加者有充沛的體力和高超的技藝;4***按照統一的規則競賽,具有國際性,成績具有公認性;5***娛樂性。當今世界所開展的競技運動專案是社會歷史的產物。遠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臘時代,就出現了賽跑、投擲、角力等專案,發展至今已有數百種之多。普遍開展的專案有田徑、體操、 籃球、 排球、 足球、 乒乓球、 羽毛球、舉重、游泳、自行車等。各國、各地區還有自己特殊的民族傳統專案,如 中華武術,東南亞地區的藤球、 卡巴迪等。

  娛樂體育

  是指在餘暇時間或特定時間所進行的一種以娛悅身心為目的的體育活動。具有業餘性、消遣性、文娛性等特點。內容一般有球類遊戲、活動性遊戲、旅遊、棋類以及傳統民族體育活動等。按活動的組織方式可分為個人的、家庭的和集體的;按活動條件可分為室內的、室外的;按競爭性可分為競賽性的和非競賽性的;按經營方式可分為商業性的和非商業性的;按參加活動的方式可分為觀賞性活動和運動性活動。開展娛樂性體育活動,有益於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培養高尚品格。

  大眾體育

  亦稱“社會體育”、“群眾體育”。是為了娛樂身心,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和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在社會上廣泛開展的體育活動的總稱。包括職工體育、農民體育、社群體育、老年人體育、婦女體育、傷殘人體育等。主要形式有鍛鍊小組、運動隊、輔導站、體育之家、體育活動中心、體育俱樂部、棋社,以及個人自由體育鍛煉等。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應遵循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和業餘、自願、小型、多樣、文明等原則。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是發揮體育的社會功能,提高民族素質和完成體育任務的重要途徑。

  醫療體育

  指運用體育手段治療某些疾病與創傷,恢復和改善機體功能的一種醫療方法。一般不受時間、地點、裝置條件的限制。通常採用醫療體操、慢跑、散步、自行車、氣功、 太極拳和特製的運動器械***如拉力器、自動跑臺等***,以及 日光浴、空氣浴、水浴等為治療手段。宜因人而異、持之以恆、循序漸進,並配合藥物或手術治療和心理疏導。

  體育的本質

  體育活動是人類社會的一種身體教育活動和社會文化活動。體育的本質特點,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發展身體,增強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社會發展服務。

  體育運動是培養孩子們的能力與習慣。運動既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能力。從行為模式的角度看,某些運動能力還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會游泳,在遇到突發事件落水時就是一種救命的能力;會騎自行車,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能鍛鍊身體,也是一種很好的交通手段;由運動練就的機敏靈活的反應、巧妙的雙手和強健有力的臂膀,到了工作崗位上就有可能轉化為許多勞動或工作的基礎效能力。

  1、 運動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也要從娃娃抓起。人的本能最少,幾乎所有的生存能力和行為習慣都要在後天特別是成長的初期養成;

  2、父母的作用。首先在認識上要擺正孩子智力發展與身體發展的關係,即把身體的發展放在第一位。這一條其實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當前社會的大氛圍就是升學的競爭,而競爭的核心是考核智力。加上父母往往認為智力需要認真下工夫,身體則只需要給足營養自然成長就行了。於是培養孩子運動習慣就成了“盲區”。任何一個家長都知道在孩子得病時要先治病,那為什麼在未得病時就不能先注重身體的健康和鍛鍊呢?

  其次是身體力行堅持多到戶外活動。不要總把孩子憋在家裡學這學那,特別是在學齡前。相反應該多帶孩子參與戶外活動。逛公園、郊遊、漫步、遊戲、玩滑板、騎童車等。這樣可以養成孩子從小愛動的習慣,從而保持運動的天性。

  第三是把運動與娛樂相結合,在興趣和玩樂中參與運動。體育運動本身就蘊藏著無窮的樂趣。什麼能引起樂趣?變化、未知、勝利、成功、探索等,都能引起樂趣。而這些因素幾乎在體育運動中都能找到。即便有些看似枯燥的體育專案,也可以開發出興趣,比如跑步,我們都去跑步,在跑步的過程中可以用成績的不斷提高刺激興趣:比如昨天某某人跑1000米用時多少,今天提高了多少;上學期 肺活量是1000,這次就增加到1200……。

  第四是把培養習慣與能力相結合。培養習慣在於天天督促孩子做,日子長久了,慢慢就成為習慣;但能力卻包含著技巧,必須認真教和認真學,還要反覆練習。培養能力本身還蘊藏著巨大樂趣。騎車、游泳、滑冰、輪滑……從不會到會,其過程充滿探索和感悟,因此樂趣無窮;只有將習慣培養與能力培養結合,運動才會展現無窮的魅力和實用價值。

  3、選擇適當的專案。從需要的角度看,運動專案有三類:娛樂性專案、必選類專案、終身性專案。對於學齡前的較小孩子,娛樂性專案的運動應多選,如各種遊戲、到動物園遊玩、玩沙子、玩積木、戲水……。等孩子們長大了,就由他們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專案,而大人可以幫助他們創造條件。

  有些運動專案筆者認為是必選的:如游泳、騎自行車之類。因為這些專案不但是運動,還是一種有極大實用性的能力。還有哪些屬於必選專案?各個家長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所謂終身專案,說的是每天都要進行以至於可以堅持終身的專案。為什麼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專案?這是保證一個人每天必須活動的條件,也是所謂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標誌。哪些專案可以作為終身專案呢?這種專案要有幾個特點:一是對場地、器械要求不高;二是能夠活動全身,有相當的運動量;三是以自身活動為主。比如長跑、快步走、體操、健身舞、武術、踢毽跳繩等。

  4、無論是運動員還是愛好運動者都可以給自己制定運動計劃、督促檢查和創造條件。對待孩子的身體鍛鍊,家長至少要像向重視其智力發展一樣,甚至要更加重視。其主要表現是:有一個關於孩子身體成長和運動的計劃;堅持經常性的督促和檢查,在有時間的情況下我們要多鍛鍊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