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科的教養是什麼

  一名好的美術學科老師能讓人愛戴,受人尊重,這樣的話他就必須要有良好的教養。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美術學科老師的教養是什麼,希望對你有幫助。

   

    美術學科老師的教養之熱愛學生

  作為一名美術老師,必須是一位熱愛學生熱愛自己的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學生盡職盡責,對自己的工作保持高度的熱忱。師生間應保持積極互動,關心和體貼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狀況,無微不至的關心學生,將教書育人當作一件神聖偉大的事業。要有“春蠶至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奉獻精神,具有教育智慧,是未來教師專業教養達到成熟水平的標誌。教師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現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即具有敏銳感受、準確判斷生成和變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的能力;具有根據物件實行和麵臨的情境,及時作出決策及選擇,並調節教育行為的魄力;具有使學生積極投入學校生活,熱愛學習和創造,願意與他人進行心靈對話的魅力。

  常言到“有志者,事競成”,而美術教學工作是一項複雜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要完成好這樣的工作,美術教師的教學意志無疑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在當前美術教師待遇偏低,美術學科在學校教育中還十分薄弱,重視程度還不高,教學環境和條件尚未得到徹底改善的情況下,美術教師沒有克服困難、勇於進取的意志,就不能安心而很好地完成教育和教學的任務。美術教師良好的教學意志對於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良好的教學意志品質是有效地進行教學工作的保證。學生繪畫水平的進步、審美水平的提高、智力的發展,乃至完整個性的養成,都要靠美術教師的辛勤培育。

  美術學科老師的教養之互相合作

  作為一名美術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還包括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文化修養。只有掌握了過硬的美術專業知識才能做好一個藝術科的老師,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才能在藝術中融會貫通,懂得欣賞和鑑賞藝術作品。要樹立終生學習的信念,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知識,做到“學而不厭”繼而“誨人不倦”。 這裡包含教師間的合作與學生的合作,首先要學會教師間的合作。在美術課的教學活動中,探究、研討存在於教學的各過程中,在充分合作中才能迸發出新的靈感,獲取新的啟示、點子與建議是在相互交往中充分和成熟起來的,教學方法是在相互激勵中獲得完美的,成功的喜悅也正是在相互合作中得到分享的。文化素質是教師心理的重要因素,人的智慧最佳結構是一個多層次多因素的金字塔結構。

  如果塔身是專業,塔尖是創造力的話,那麼塔基便是文化素質。如果沒有寬厚的文化素質作基礎,就很難發展專業,更談不上創造了。在現代社會,特別是在以電子計算機發展為標誌的現代資訊社會中。知識與學科不斷地綜合交叉,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與教育內容綜合化的影響下。美術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也走向綜合化。我們以往的教育太講究分科發展,雖然美術學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於知識的條塊分割嚴重,不但增大了學生學習的負擔,而且限制了美術學科的長遠發展。

  美術學科老師的教養之創新突破

  美術教師應具備開發課程的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師不僅是承接課程與學生的中介,而且是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因素。美術新課程要美術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又是課程的開發者。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離不開教材之外的更為廣泛、更為生動的美術課程資源,充實或區域性替換現有教材,進而整合出適合本地本校學生實際需要的具有較強針對性和鮮明地方特色的美術校本課程。通過發揮美術教師開發和利用美術課程資源的智慧,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在進行教學工作的同時,對美術或教育相關的課題進行學習、探索、研究,主動地進行教育、教學的實踐和改革,不但是美術教師科研能力的體驗,也是實現創造成果的途徑。作為一名美術老師應該具備創新精神。美術不同於其他科目,需要極大的創造性,老師應該著手於美術教育的思維開發上,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很大程度上中小學的美術科目更多地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開發智力,培養動手能力,所以作為老師要把握好教學的力度,盡到自己學科應該做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