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即興發言技巧

  如何說得出色,如何說得出彩?這時候考驗的就是一個人的思維反應能力和表達的水平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希望能幫到你。

  即興發言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如何做出快速反應,即現場準備的程式;二是內容如何貼合情境,即話題的確定;三是如何迅速組織內容,即材料的選擇;四是如何起承轉合,即結構的藝術。

  即興發言是事先未經充分醞釀、思辨的演講,但並非無一絲一毫的準備,需要演講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演講現場進行綜合思考。毫無準備的信口開河不是即興發言的正道。

  即興發言需準確把握下列要素:

  1、環境資訊。明確發言的場合、時間、物件。

  2.主題資訊。明確發言的主題和別人已經講過的內容。

  3.遺漏資訊。別人未講的關聯話題或需要補充強調的事項。

  4.個人資訊。自己所持立場和演講的預期目標。

  只有迅速、明確、全面地解答上述四方面內容,發言者才能“心裡有譜”,以恰當的語言方式,簡潔到位地講出該講的話。

  首先要確定話題,順利切入。對即興發言的環境資訊、主題資訊、遺漏資訊和個人資訊把握到位後,便可迅速鎖定發言的話題。發言話題聚焦性越強,即興發言的效果越明顯。話題選擇的切入點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以共識為切入

  分析觀眾,找到觀眾的共同經歷或情感,在演講中提供並昇華相似的生活體驗。例如,在一次同學聚會中,發言者以老同學們共同的情感體驗為切***,使彼此的友誼更加親密。

  “此時此刻,我有兩種強烈的感受,和老同學們分享。

  第一,是感恩。在等備這次聚會的過程中,多年前在母校生活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我想起老師們在講臺上為我們講課的情景,想起班主任對我們的嘮嘮叨叨,想起實習路上老師、領導們的幫助和提攜。今天,我們回來的時候都已長大成人,而我們的老師真的老了。老師們當年的辛勤付出,不僅僅是我們的一段回憶,他們的教育也在無形中影響了我們人格的完善和能力的養成。

  第二,是感動。歲月帶走我們的青春,卻沒有帶走我們的感情;生活改變我們的想法,卻沒有改變我們純真的關係。從當初我們報讀母校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建立了無法割捨的緣分。畢業後,來自老同學的一個電話、一條簡訊、一聲問候,都可以讓我們在平淡的生活中激動不已,更可以讓我們在遇到困難時重獲力量。”

  發言者迅速提煉了兩點共鳴一一感恩和感動,並重現了過往的集體生活,使觀眾沉浸於昔日的美好回憶,加快了情感的進一步同化,既表白了自己的心情,也使這種溫情持續擴散。

  二、以利害為切入

  利害問題是觀眾最關注的資訊,在即興發言中,以大家關心的利害問為切人口,能迅速集中觀眾的注意力,觀眾也樂於聽到和自己息息相關的話題。

  1994年,曼德拉就職南非總統,在這個組織鬆散、矛盾複雜的民族面前,曼德拉呼籲全國人民“團結成為一個民族,共同行動”,描繪了團結奮鬥的美好前景:

  “讓所有人得享正義。讓所有人得享和平。讓所有人得享工作、麵包、水、鹽分。讓每個人都明白,每個人的身體、思想和靈魂都獲得瞭解放,從屬於自己。這片美麗的土地水遠、水遠、水遠再不會經歷人對人的壓迫,以及遭全球唾棄的屈辱。對於如此光輝的成就,太陽永不會停止照耀。”

  用細膩的描繪式語言呈現民族和解的“大好處”,站在民族利益的制道高點分析現實生活的迫切需求,所描述的無疑是全場觀眾所關心、所追求的境界。

  在即興發言中,要善於分析事物的利弊。在一次控煙活動中,某位同學“單刀直入”,不講太多的關於“戒菸”的道理和規矩,而是列舉了他所瞭解的吸菸的危害:

  “你知道香菸是怎麼侵蝕你的身體的嗎?吸菸‘壓縮’壽命:調查顯示,平均每吸一根菸會縮短十一分鐘的壽命,吸菸是一種消耗生命的習慣。

  吸菸“殺死”睡眠,尼古丁導致睡眠質量習慣性下降,肥胖、糖尿病、心臟病等健康問題由此形成。吸菸“搞壞”肺臟,誘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慢性氣道阻塞,破壞肺部免疫系統。吸菸“招惹”心血管疾病,使血管內皮功能亂,增加血栓生成概率。吸菸“整垮’骨質,尼古丁影響鈣的吸收,菸鹼抑制成骨細胞生成,刺激破骨細胞的活性,引發骨質疏鬆。

  吸菸‘歡迎”癌症,這是一件公認的事實,吸菸者患肺癌的危險性是不吸菸者的13倍,每吸一次煙,全身細胞列隊鼓掌,歡迎癌症提前到來。”

  在簡短的即興發言中,發言者集中精力具體“揭發”吸菸的危害,有利於觀眾自覺抵制吸菸行為,從愛護身體健康的角度思考吸菸的危害和控煙的必要。

  三、以環境為切入

  以環境為切***,是指充分考慮會場的佈置和氛圍、所處的季節時令、與會議有關的人物事物,使即興發言的話題因貼合現場,形成“感同身受”的氛圍,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1948年,香港南方學院藝術系教師在香港淺水灣蕭紅墓前紀念這位優秀的作家,郭沫若做了一次即興演講。在這個環境中,郭沫若抓住了現場的幾個資訊:一是紀念的物件是一位永遠定格在“年輕”歲月的作家,二是演講的物件大部分是現代年輕人,三是在之前有位教師已經做了呼呼年輕人繼續奮鬥的演講。由此,郭沫若在簡短的開頭後鎖定了“年輕”的話題,闡述對“年輕精神”的看法,主體部分是回答“什麼是年輕精神的品質”:

  “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張白紙,毫無成見地去接受客觀真理;他如飢似渴地請人指教,虛心坦懷地受人指教;他一向背學習,以養成他的智慧。這是年輕精神的第一特徵。第二,是博愛的實踐者。他大公無私、好打抱不平,決不或很少為自己打算,切實地有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懷抱,而為他人服務。這是年輕精神的第二特徵。第三,是勇敢的戰士。他不怕任何艱難困苦,他富於彈性,倒下去立刻跳起來,碰傷了舐幹血跡,若無其事,他以犧牲自我的意志征服一切。這是年輕精神的第三特徵。這三種年輕精神的特徵,每一個年輕人都是有的,假如他把這些特徵保持著,並擴大著,那他便永遠年輕,就是死了也還年輕;假如他把這些特徵失掉,那他不僅不年輕,而且老早是一個死鬼了。就在這樣的認識之下,我們向“年輕精神”飽滿的青年朋友們學習,使自己年輕,使中國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