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營銷的實用技巧

  中國廣告傳媒市場已經成為了越做越大的“蛋糕”。但是,這個商機同時也意味著作為廣告承載者的電視、報紙、廣播和期刊等媒體必須在新的產業佈局中使出拿手本領,如何才能“分食”到一杯羹。眾多的媒體在激烈的廣告爭奪戰中已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廣告營銷模式,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廣告營銷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一:前期要注重品牌塑造宣傳推廣

  由於中國傳媒市場的競爭加劇,市場準入門檻越來越高。對於傳媒市場上的後來者,此招數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在廣告客戶資源稀缺的情況下,賠錢擴大自己的知名度,提升媒體的美譽度就是在廣告方面開疆拓土的不二法門。 比如《中關村》這份起步較晚的新興雜誌每期廣告量已達數十萬。而雜誌前期投入的宣傳則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中關村》雜誌堅持向中關村1萬餘家企業提供免費刊物。從去年7月起,該雜誌被中國民航選定為機艙讀物,每期在國航部分航線上鋪送2萬冊,成為投放量最大的機上讀物。今年又開始向北美地區發行。同時,目前在北京各重要的商務會所、賓館還有2000多個展示點。這些,雜誌社都投入了巨資。僅在北京三環沿線樹立的廣告牌一項,雜誌社去年就投入了200萬。這種賠錢賺吆喝的做法在媒體圈裡並不少見,給知名人物、專業人士、政府官員、相關企業免費贈閱幾乎成了新媒體廣告營銷策略的開端。

  這樣賣力的品牌推介活動也回報頗豐,就經歷了許多次廣告客戶主動找上門來的驚喜。“有的甚至是看到廣告找上門來時,才發現居然還是鄰居。”

  二: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價格肉搏戰

  在廣告市場不太規範的歲月裡,這一招數曾經風行天下。眾多的媒體在印製精美的廣告刊例表上打出的價格大多所差無幾,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收費情況卻有著天壤之別。如《北京晚報》的折扣在8折以上,而一些新興的報社折扣就可以達到6折左右。由於發行量和影響力的差別,有的報社廣告甚至低至2-3折。在一年前,個別報社的整版廣告曾經低至4000元,有的都市報版面上連評職稱的論文都當作廣告吸納,足可見價格戰之慘烈。

  許多人認為,價格肉搏戰手段略顯低端,往往只能在“渾水”中奏效,但事實上,在規範的廣告市場中,這一招也屢有戰果。例如在網路上被評為十大惡俗廣告之首的“腦白金”,在廣告投放上就充分利用了媒體這個招數,用最少的錢獲得了最大的宣傳效果。

  由於腦白金的廣告投放量大而且相對比較集中,許多媒體為了攏住這個財大氣粗的廣告主,紛紛自降身價。腦白金也充分抓住了媒體的這個心理,將廣告價格一壓再壓。比如,收視率僅次於中央電視臺的上海東方臺,其它廠家做廣告的價格為正常報價的80%,但經過一個半月的艱苦談判,腦白金最後拿到了33%的折扣。數字顯示,腦白金在全國各地報紙上做廣告的價格最高的也不超過正常報價的45%,電視專題片的價格則更是不到10%,電視廣告的價格一般在40%以內。

  三:相信資料求致勝創造價值

  發行量、收視***聽***率常常被看作是媒體的硬通貨。擁有較高的發行量、收視***聽***率就意味著能夠更為輕易地獲得更多的廣告市場份額。《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等報紙都曾先後公證過自己某期報紙的發行量,以期升溫廣告主投放廣告的熱情。但是媒體圈裡“放衛星”已經成為了慣常之事,精明的媒介購買者很少再有人相信媒體自己炮製出的發行量,因此第三方的發行認證就成為了媒體廣告營銷的一個新法寶。

  隨著bpa、abc等國際媒體認證公司在華業務的開展,一些目光長遠且實力強勁的媒體紛紛通過認證的方式來獲取一份令廣告主和媒體皆大歡喜的資料,這種“量”上的資料讓一些先行者在市場中初嘗甜頭,因為許多4a廣告公司認的就是這種真實的資料。

  而另外一些精明的媒體則通過自己發行上“質”的資料來贏取廣告大戰中的勝利結局。《新快報》和《經濟觀察報》在這方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2002年推出自己新定位的《新快報》把目光投向“中產、白領”,96912購房熱線、買樓王、購車俱樂部等一系列創新的營銷推廣活動的開展讓報紙有了一個龐大的資料庫,而這個資料庫正是廣告主所急需的目標客戶,因此,《新快報》的廣告收入迅速實現了翻番。而《經濟觀察報》也是把讀者含金量的提高當成是發行的重點,“精確銷售”、“準確到達”和“有效到達”使得該報的廣告經營目標客戶群變得更為清晰,其資料也更有誘惑力,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相對可觀的廣告經營額。

  四:創新廣告形式及渠道劍走偏鋒

  經常穿行北京地鐵的人們會發現,在復興門站至西單站隧道里側的牆壁上最近有了新的變化,原本黑乎乎的隧道牆在列車經過時,出現了一個個又蹦又跳的卡通小企鵝,“五糧液”等品牌的廣告也閃爍其中。這種新的廣告形式叫做隨動廣告。不斷推陳出新,*劍走偏鋒來吸引廣告在媒體廣告營銷策略中也是行之有效的一招。

  如今越來越多的媒體在廣告客戶的爭奪當中不斷推出新的廣告形式、新的廣告思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這種變化猶為突出。相關專刊、購房寶典、移動電視、樓宇液晶電視等新興的廣告吸納方式層出不窮,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開拓了一條條嶄新的生財之道。

  以樓宇液晶電視為例,這種從2002年末才開始傳入中國的新興媒體傳播模式,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迅速在全國擴充套件開來。據預測,最近幾年,中國整個廣告市場的營業額可達1000億至1500億元。其中,樓宇廣告的市場空間就將達到300億至400億元。

  而以免費推出購房寶典的《北京晚報》和推出線上樓市的《北京青年報》則因有了新的廣告載體,在同城媒體中佔盡上風,穩固了自己在北京房地產廣告市場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