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挫折的勵志故事
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挫折,適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主動意義,它可以幫助人們驅走惰性,促使人奮進。挫折又是一種挑戰和考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1850次拒絕
一個美國青年,家裡十分貧窮,一日三餐都勉強維持,更別說像樣的衣服了。可是,這個青年卻有著在一般人看來不切實際的夢想,那就是當演員,成為明星。親人和朋友都非常不理解他,連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又如何能拍上電影。
那個時候,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青年逐一記下來,然後根據自己認真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500家公司全部拒絕他,這種事情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恐怕就此罷手了。然而這個青年並沒有放棄,他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又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和自我推薦。
然而同上一回一樣,500家電影公司依然全部拒絕了他。於是,青年又進行了第三輪、第四輪。終於,當拜訪完第349家後,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闆破天荒地答應願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青年苦苦等待了數天後,被公司請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
電影播出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它就是《洛奇》。影片講述的是一個下層社會的不起眼人物,他的生活波瀾不驚,平淡無奇,本人也似乎顯得有些木訥古板,從表面看他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但當世界拳擊冠軍決定把他視為提高自己聲譽的沙包時,他內心那股永不服輸的精神才表露無遺,艱苦的訓練證實了一個男人在面對巨大壓力和挑戰時所應該體現的精神。與世界冠軍對戰的結果固然是失敗,但那種精神卻讓他贏得了榮譽。
而這位青年就是著名的影星、導演、製作人兼作家——席維斯﹒史泰龍。
勵志人生感悟:
張海迪曾經說過:“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來。” 挫折相當於跳高運動員助跑,只有經過助跑的人才能跳到自己的最高極限。只有經歷過挫折的人,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史泰龍在經歷了一千次拒絕之後才最終獲得了成功,可見成功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可以說它是無數次失敗之和。
:困難面前不低頭,面對挫折堅持不懈
克爾曾經是一家報社的職員。他剛到報社當廣告業務員時,對自己很有信心,他給經理提出不要薪水,只按廣告費抽取佣金。經理答應了他的請求。
於是,他列出一份名單,準備去拜訪一些很特別的客戶。公司裡的業務員都認為那些客戶是不可能與他們合作的。
在去拜訪這些客戶前,克爾把自己關在屋裡,站在鏡子前,把名單上的客戶唸了10遍,然後對自己說:“在本月之前,你們將向我購買廣告版面。”
他懷著堅定的信心去拜訪客戶,第一天,他和20個“不可能的”客戶中的3個談成了交易;在第一個星期的另外幾天,他又成交了兩筆交易;到第一個月的月底,20個客戶只有一個還不買他的廣告。
在第二個月裡,克爾沒有去拜訪新客戶,每天早晨,那拒絕買他的廣告的客戶的商店一開門,他就進去請這個商人作廣告,而每天早晨,這位商人卻回答說:“不!”每一次,當這位商人說“不”時,克爾就假裝沒聽到,然後繼續前去拜訪。到那個月的最後一天,對麥克已經連著說了30天“不”的商人說:“你已經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來請求我買你的廣告,我現在想知道的是,你為何要堅持這樣做。”
克爾說:“我並沒浪費時間,我等於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我一直在訓練自己在逆境中的堅持精神。”那位商人點點頭,接著克爾的話說:“我也要向你承認,我也等於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你已經教會了我堅持到底這一課,對我來說,這比金錢更有價值,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買你的一個廣告版面,當作我付給你的學費。”
【勵志故事啟示】
面對挫折要有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精神,才有可能取得最後的成功,其實我們每個人需要的就是,面對困難不低頭,在困難面前在堅持一下而已。
:桑蘭
桑蘭,著名體操運動員,被譽為中國的“跳馬王”。但,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國紐約,第四屆友好運動會的體操賽場。只是一次賽前訓練,只是一次偶然,桑蘭的一個沒有做完的手翻轉體動作,結束了她的體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為“著名”。讓桑蘭“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遠燦爛的微笑。17歲的花季,即使受傷的花朵依然美麗。
桑蘭的傷勢異常嚴重:第五-七頸椎呈開放性、粉碎性骨折,75%錯位,中樞神經嚴重損傷,雙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覺。美國的送護人員十分盡職:從長島拿騷縣醫療中心,到紐約市區最著名的蒙賽耐康復中心,醫療專家們拿出了最佳的治療方案,使用了最好的藥品。
世人對桑蘭極為關切:當地聞知此事的美國有關官員和普通百姓絡繹不絕地前去探視,鮮花堆滿了桑蘭的病房;中國體操協會委託的監護人謝曉虹女士日夜守候,在桑蘭最痛苦的時候緊握住她的手;祖國人民更傾注了無盡的親情和關愛,十二億份遙遠的祝福飛越大洋彼岸……
但表現最出色的還是桑蘭:從她甦醒過來以後,她就沒有流過一滴眼淚;從她重新面對公眾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遠浮現著燦爛的微笑。17歲的小姑娘,17歲的純真的讓人慨嘆的微笑,征服了美國,征服了中國,征服了世界……十個月後,傷情基本穩定的桑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國,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繼續接受康復治療。
這是一個更為漫長而艱苦的歷程。
桑蘭挺住了。她忍受著極大的痛苦與送護人員積極配合,由截癱可能引起的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感染、壓瘡、脊柱側變等併發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糾正,體位性低血壓已經緩解,名個關節保持著良好的活動度,肌肉力量開始恢復,輪椅已能自己搖出很遠;桑蘭的生活自理能力大為提高,她可以自己穿脫衣服、襪子和鞋,可以獨立進食、洗臉、刷牙、洗澡,正在學習英語,可以操作電腦,可以完成從輪椅到床的轉換……
當然,實際上她完成的是角色的轉換。她不再是一個體操運動員,甚至她也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她是一個19歲的永遠微笑的姑娘,是一個與常人一樣對新生活充滿渴望和希冀的活力四溢的年青生命。
她現在是中國最著名的學府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數學、語文、英語……花季中的蓓蕾在迫不及待地接受著人類文化知識的灌溉;她有著人天性中的善良,將社會各界贈給她的價值百萬元的各種康復器械和殘疾人生活用品,又全部轉贈給北京博愛醫院和更需要、更困難的殘疾患者。
她是人道主義的慈善大使,以殘疾之軀奔波於祖國各地,在上海點燃中國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的火炬,在深圳與施瓦辛格先生一起為智殘兒童募捐,她的事蹟感染著人們,一個服刑人員給她來信,一位不務正業的青年到病床前看望她,她都熱情回信和接待……
19歲的桑蘭,人生的美麗畫卷剛剛展開。她曾經跌倒過,她正在站起來。
中國的一位著名作家問過:永遠有多遠?19歲的桑蘭用她的人生經歷如此回答:生命永遠,微笑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