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調整呼吸的方法有哪些

  跑步呼吸法並不是我們所說的簡單的呼吸方式,而是一種需要我們不斷調節的呼吸方式,不然可能導致我們跑步時呼吸不暢。那麼慢跑如何調整呼吸呢?

  慢跑如何調整呼吸

  跑步時呼吸一定要平穩:跑步時,雙腳步伐的節奏與呼吸節奏要相互協調,一般而言,可以採用兩步一吸、兩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

  用鼻吸氣,口呼氣:這種方式,會避免呼吸交錯而造成的吸氣不足的狀態。

  採用腹式呼吸法:眾所周知,瑜伽的腹式呼吸法是非常有效的調節呼吸的方式。腹式呼吸就是所謂的氣入丹田***下腹部***的呼吸調節方式。學會這種呼吸方式,還是隨時隨地地運動自己的腹部,輕鬆甩掉腹部贅肉。

  跑步的幾個小竅門

  步幅要小。在跑步中步幅小的目的是主動降低肌肉在每跑一步中用力強度,目的是儘可能的延長跑步的時間。有許多人在跑中過多地腳腕兒用力,還沒跑多遠就出現區域性疲勞,往往使人放棄跑步。步幅小但動作要均衡。

  跑速要慢。我們都知道不同的跑速對心腦血管的刺激是不同的,慢速跑對心臟的刺激比較溫和。一般來說每一個人的基礎脈搏數是不一樣的,如有的中老年人的心律過緩,晨脈每分鐘才五、六十次,而有些中青年人的晨脈卻達到每分鐘七、八十次。因此,根據自己的每分鐘晨脈數乘以1.4至1.8所得到的每分鐘脈搏次數來控制初期健康跑強度是比較適宜的。

  正確的慢跑跑步姿勢

  手臂的姿勢。這個姿勢是在你沒有使用慢跑嬰兒推車,而是可以擺動雙臂。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要僵直手臂,緊握拳頭,完全彎曲肘部。保持放鬆。將手臂自然彎曲在腰線以上,不要太高或太低。兩個手臂前後交替擺動,使腿部相應反方向運動。短跑選手在跑道上奔跑時手臂是完全前後擺動的,很多長距離跑步者略帶弧度地擺動,但優秀的跑者不會把力氣用在擺動胳膊上。換句話說,不要激烈地擺動手臂。

  膝蓋。長距離跑步時膝蓋不要抬得太高。只有短跑選手或我們在上坡時才需要太高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