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迷路了怎麼辦
無論徒步,還是其他的戶外運動,一旦迷路了怎麼辦?這5條、25字黃金法則送給你,幫你重回現代文明!
1、走大不走小
顧名思義就是在山區的各條道路中擇主要幹道而行。這有兩個注意事項:
首先,一般山區裡的道路,只要沿著大路走,就一定能找到人家。所謂的大路,不一定指公路或者機耕道,也有可能是山間小道或者是田埂。那麼什麼樣的小路算是鄉間大路呢?
舉個例子來說,一座山上有很多條小道,如果其中一條是青石板鋪就,其他的小道僅僅只是踩出來的泥巴路,那麼青石板路就一定是大路,因為只有大路才值得當地人去用石板壘就。
如果所有的道路都差不多,我們就需要判別哪條路是經常有人行走的,例如其中一條道上密佈人畜行走如腳印之類痕跡,或者有諸如塑料食品包裝袋或菸頭什麼的,而其他道路上找不到人畜行走蹤跡,那麼有腳印的泥路多半是大路。
又比如,如果各條道中其中一條道兩邊的植物沒有長到一塊,道路很明顯,而其他小道兩邊的野草都快長攏了,那麼那條植被沒那麼密集的道路肯定是大路。沿著大路走,肯定能遇到人家,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其次,在農村山地,不必完全拘泥於某一條道路,只要大方向對,頂多走點冤枉路而已,最終都能走到目的地。
2、走低不走高
記得曾經看過央視的一段紀錄片視訊,講的是幾個沒有戶外經驗的大學生去穿秦嶺太白,迷路之後領隊和他的女朋友不顧大家反對,執意要往高處攀爬以便能獲得更好的視野和尋找出路,結果一個隊伍一分為二,其他人朝山下走獲得了救助,而該領隊和女友最終一死一失蹤,為其錯誤決策付出了慘重代價。
一般來講,山地裡的人家大多數都是住在山腰或者山腳,少有住在山頂的。要想在迷路後找到人家,獲得救助,那麼往山下走,往地勢低的地方走無疑是明智的。找到人家後,吃喝拉撒不用愁,還擔心什麼呢?
3、走明不走暗
明,指的是白天,暗,指的是夜晚。
換句話說,迷路後儘量不要走夜路,一方面是因為不熟悉路況,走夜路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另一方面,夜晚的時候走路,因為看不清周圍的參照物,往往會讓自己迷失得更徹底。
所以,無論如何,一旦迷路,一旦天快要黑,必須就地紮營,以確保安全。
4、走水不走旱
如果在迷路後,完全沒有道路可循,那麼小溪或者河流就是最好的嚮導。
一方面,只要有水就可以有效延續生命,另一方面因為山民往往逐水而居,住家周圍不遠都會有水源,即使附近沒有水源,農家也會用一根細細的橡膠管從山上引水入戶。沿著溪流的流向行進,並且注意觀察地面是否有細細的橡皮管,找到人家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必須說明的是,所謂的走水不走旱,並不是說要嚴格沿著水岸行走,更不是要求在水裡涉水前行,而只是沿著溪流或者河流流向的大方向行走。
山區溪流往往岸邊非常陡峻,並且很容易在天氣惡劣環境下發生諸如山洪等災害,要是涉水而行風險極大,如果真這麼做了遇上危險,那我可不就成了教唆犯了,太危險太危險啦,嘿嘿!
5、走平不走險
在迷路之後往往會比較著急,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捷徑儘快擺脫危險,所以很多人在遇到一些危險地段時候往往會做出一些冒險的行為從而導致發生事故。
有相當多迷路後導致傷亡的事件跟危險地段墜亡有關。所以尋路的時候遇上危險地形,儘量不要冒險去做冒險攀爬或類似的事情,除非是迫不得已沒有其他選擇。寧可多走一些冤枉路,多耗費一些體力,也不要將自己無謂地置身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