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太極拳的準備工作

  初學太極拳首先學什麼目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簡述

  首先,要提高對太極拳的認識

  要分清太極拳這一健身方法,與體操和舞蹈等其它健身方法的區別,這主要是對教拳者的要求。對於學拳者,雖然不十分懂太極拳,但在選擇老師時一定要注意,千萬不可選擇一個把太極拳當舞跳或者當操作的老師,這樣的老師很難把技術動作講清楚。

  第二,學習過程不可過快、過急

  過快是學習毛草不細緻,致使技術動作不能深刻領會;過急是急於求成,練功過苦,或架子過低,或運動量過大,所造成的關節疲勞性損傷或韌帶拉傷。初學者最好採取高架位練習,稍微年輕或者有些基本功的可採取中架位,不建議採取低架位。

  授課時間以每天一小時為宜,如果超過一小時,中途要休息一次,總量最多不可超過兩小時。

  第三,力求正確掌握好技術動作

  先練站樁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馬步樁簡單易學,只要掌握好要領,隨時隨地可以練習。但是站樁功太單調、枯燥,很不容易堅持。可以在每次訓練開始前練習,同時做好運動的準備活動,如:伸筋、拔背、壓腿、活動關節等。

  再就是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膝蓋的使用方法。比如:在重心轉換時,有些初學者往往用胯頂撞膝蓋移重心,這樣膝蓋一下子就超過了腳尖的垂直線,使得膝蓋尖成為受力的中心點,這是初學者膝痛的主要因素。

  正確的做法是:先曲膝蓋,膝蓋的方向要與腳尖保持一致,上身和腰胯隨著膝蓋的彎曲速度慢慢移動,完成重心的轉換,在這一動作過程中要注意收腹。

  先曲膝蓋,可以掌握好膝蓋尖的位置不過度,這樣力點直接落在腳上,減少了膝關節受力,收腹可以使上身保持中正,不崴胯。這就是太極拳的上下相隨。據說陳式太極拳的名師陳長興被人稱為牌位大王,就是因為他在習拳過程中始終保持身體的中正。

  其實,這更是使腰膝關節不受傷的好辦法。

  初學者如何學好太極拳

  初學者學習太極拳你必須要知道一些基礎知識,學拳一定要跟師傅學,不要自己瞎琢磨。我認為,“明”即不是白。學拳要懂得它的拳理,而不是一味的練拳,學習太極拳,首先要先學會做人。常言說:“人比人氣死人”。所以呢,人不能跟人比,要自己跟自己比,這樣就會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其樂融融。

  一:學藝先學禮,習武先習德

  “德有多高,功有多深。”對這句話,以前沒有真正領會,今天我終於明白了它的含義。 學習太極拳,首先要先學會做人。尊師重友這一點非常之重要。我曾經有過2個師傅,其中一位師傅告誡我,“要別人的東西不好,得讓別人主動給你東西。那麼怎樣能讓師傅給你東西呢?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永遠當小學生。有了一點進步不要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東西而從中獲益。

  二:定位

  學習太極拳首先要給自己定個位子。常言說得好:“人比人氣死人”。所以呢,不能人跟人比,要自己和自己比,這樣就會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其樂融融。練拳也是這樣的,要根據自己的條件,來合理的定位,一開始的定位定的低一點,如果一旦完成目標,就會滿足,超越了目標就會有成就感,這樣就會增強自信心,給生活帶來好處。

  早晨,晨練的人很多,練太極拳的人更是不少。然而,當走到他們中間,問一問有多少人看書,看拳理的?少得可憐。說很多人練太極象做操,有的彎彎斜斜的,很不雅觀,原因就在於此吧。太極拳打好了,能打出“韻味”。

  而這個“韻味”我想正是拳理的體現。所以,不但要看拳理拳法,而且相關的類別的書也應該看一看。比如:易經,中醫的經絡學等等。要想拳練得舒服,別人看了享受,除了師父口授,另外得到書裡多品味。

  三:學拳要多練,多問,多看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集易經、中醫經絡學說、道家的養生術及傳統的兵法等古代哲學思想創編而成。它是很抽象的,有些東西難以用文字和語言來表達,沒有名師的口傳身授,只憑自己看書,看光碟是學不成的,必須在師傅的指導下,不斷地體會、吸取和改進,才會學有所成.。

  師傅教拳的時候,每說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要細心體會,不懂就要問,不要裝懂。練拳的時候,也不要怕別人看,偷練不可取,一旦添了毛病,就不好改了。

  俗話說:“學拳容易,改拳難”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偷藝也是一種學拳的方式,當師傅教別人的時候,不妨留心聽一下,從而補充不足之處,使拳架不斷改進。另外,不懂就問這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在行拳走架時,要細心揣摩,做到鬆、柔,慢、勻、穩,這樣才能體會出太極的韻味。許多人練拳從來不問,我說:“你問問師傅,讓師傅給你改改拳。”他說:“我不知道問啥。”象這樣的朋友我告訴你一個妙方:你對師傅說:“師傅,我練一個式子,給我看看毛病?”問題不就出來了嗎?

  學拳不能關上門自練,要多看別人練拳。剛學的時候,你會認為誰練得都好,好在哪?不知道,不好,又說不出道理,這是因為對拳理沒有認識,隨著功夫的不斷提高,逐步地,你就會有自己的見解,能選擇性地看,闡明自己觀點。

  這個時候,說明你的拳術有了進展,好的取之,變為己有,不好的就當是自己的毛病,不能再犯。

  學習太極拳要在“練”和“悟”字上下功夫,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捷徑可走。但是,必須按拳理練,理論聯絡實際地練,那樣才會有所收穫。有些人認為“拳打萬遍理自現”,這話不對,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要合規矩地練才對,否則,功夫下得再多也是白練。

  四:要明白“會練會養能成功”的道理

  “三分練,七分養”。拳練得再好,不會養也會前空盡棄。練拳要方法得當,方法不當,也會有損自身健康。每個人自身條件不同,但練拳必須圍繞一個宗旨:“順其自然”!不要勉強做一些動作。練完以後也不能亂**服,洗冷水擦身等。

  “滿身是汗,防風似箭”這是師傅常常告誡的一句話。明瞭這個理,你就會知道怎樣來保護自己了。

  平時的飲食起居都要以養為主

  1:生物鐘要有規律。

  2:犯病的不吃,飲食有節。

  3:戒菸限酒。

  4:心態平和。

  五:老師的重要性

  俗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話說得一點也不假,可是拜什麼樣的師傅,這一點非常重要,他直接關係到你學拳的“質量”。 有的人打了一輩子的拳還不知道什麼叫“丹田內轉”,更談不上怎樣轉。

  是太極拳的精華,不練丹田那還練什麼呢?這樣的人只能說是練了一輩子花架子。所以不能盲目拜師,要多走,多看,多問,找一位明拳理,武藝又高的人來做師傅,說穿了就是文武雙全的人。這樣可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掌握基本要領,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走彎路。

  六:不能貪多,少而精

  做人不能貪,學拳也是如此。師傅常說:“容易得到的東西,不是好的東西。”一套拳學會容易,學好不易。一套拳研究透了,別的拳只是形式而已。

  所以練一套拳就要練好,練精,真正讓拳理在你的行拳走架中體現得淋漓至盡,把自己熔融到大自然之中,達到一種境界,進入一種狀態。真正體會到有病去病,無病健身的要旨。到了這個時候,太極拳回饋給你的就會是健康的體魄和不盡的快樂!

  七:不斷提高拳的質量

  人不能總停留在一貫水平上,要不斷地上進,有進取心。練拳也是如此,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收穫。剛剛學會一套拳,你會很得意,其不知,那只是剛剛開啟太極拳大門的一道縫隙,有很多很多的內容需要在拳架中完善,充實。

  練功其實是很苦的,要有耐力,有毅力,是時間加汗水。付出得越多,回報的越厚,這也是另外一種陰陽的關係。

  練習太極拳,要注重過程,不注重結果,反而結果來得要容易些。因為,它在過程中一點點地積累起來,不經意間,成功的大門就敞開了。所以學拳的每一步,都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一天一個臺階,不斷地完善,不斷地充實。

  八:要學出興趣,學出自信

  太極拳是一門形體藝術,要把練拳當成一種藝術享受,陶醉其中,而不是厲行公事,一種負擔。另外,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這樣你才能越走越好,自己打拳陶醉,別人看著享受。

  九:學拳不能狂,不能滿,滿招損

  拳理和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驕傲自滿,你的功夫就會倒退。要知道,中國的武術,博大精深,沒有人能說我學完了。活到老,學到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剛剛學到點皮毛就自以為是,這就是你前進中的拌腳石。

  永遠要記住:拳無止境。德行有了,功夫才能有,要靠你的品行,實力去贏得大眾的口碑。

  太極拳對人體各部位姿勢的要求

  頭──保持“虛領頂勁”,有上懸意念,不可歪斜搖擺,眼要自然平視,嘴要輕閉,舌抵上顎;

  頸──自然豎直,轉動靈活,不可緊張;

  肩──平正鬆沉,不可上聳、前扣或後張;

  肘──自然彎曲沉墜,防止僵直或上揚;

  腕──下沉“塌腕”,勁力貫注,不可鬆軟;

  胸──舒鬆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

  背──舒展伸拔,稱為“拔背”,不可弓駝;

  腰──向下鬆沉,旋轉靈活,不可前弓或後挺;

  脊──中正豎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內微斂,不可外突,稱為“溜臀”、“斂臀”;

  胯──鬆正含縮,使勁力貫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穩健紮實,彎曲合度,轉旋輕靈,移動平穩,膝部鬆活自然,腳掌虛實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