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身俱是纏絲圈
太極拳,纏絲法也。螺旋纏絲運動是陳式太極拳獨特的運動方法,由此而培養的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特有的太極內勁。纏絲勁的內涵是心神意氣纏繞抽絲,其外部表現是形體的螺旋運動。纏絲勁的特點是:其柔時,粘住何處何處纏,令人難進亦難去,如蠅蟲落膠,有翅難飛;其剛時,挨著何處何處擊,纏繞諸靠我皆依,如紅爐出鐵,人不敢摸。渾身上下處處是手,處處咬人。由此也可以看出,陳式太極拳的剛柔內勁,是通過纏絲勁體現出來的。下面由小編給您介紹:。歡迎閱讀!
太極拳的螺旋纏絲運動合乎天體萬物迴圈不息的自然法則。古人謂之“纏絲法,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線,迴圈無端,神妙可物”。太極者天地之大道也。物體運動離不開螺旋纏絲的迴圈運動,只不過有隱有顯、有強有弱而已。大者如宇宙間各星球的執行,小者如槍炮子彈的運動。
太極拳的螺旋纏絲運動亦合乎養生保健的衛生之道。人體的經脈互為表裡,交聯環繞,如腰腹帶脈、任督兩脈以及行於裡的三陰經、敷於表的三陽經,通過內纏絲外螺旋的運動,溝通周身奇經八脈、十二經、十五絡,使氣血流注,營衛周身,調解三焦,平和陰陽,內壯五臟,而又柔活骨節、肌腱、韌帶,外強筋骨。
練太極拳須明纏絲勁,不明此即不明拳。首先,須明渾身俱要纏絲,即全身上下左右內外無一處不纏,而又以軀體的纏繞為主要,通過腰脊的螺旋轉動和胸腹的摺疊運化,來帶動和貫穿上下四肢的螺旋纏絲,從而達到周身一家的螺旋纏絲。上肢兩臂如“麻花”旋擰,下肢兩腿似“螺絲”擰鑽,而皆以身軀的纏繞為主宰。若胸腹沒有摺疊,腰脊不作纏繞,則四肢的纏繞便失其本而流於妄動。
其二,須明基本纏絲法,即裡纏外纏、順纏逆纏。其關鍵在於由內及外,順逆勻稱。裡纏外纏是核心,由裡及表,由中而發,內纏外繞相聯合一,顯於外是螺旋運動,隱於內是纏絲執行;裡纏為體,外纏為用,裡纏是心神意氣,外纏是筋皮肉骨,心神意氣與筋皮肉骨相合為一,螺旋抽絲而為纏絲勁。所以裡纏外纏要合一,由內及外是真訣。順纏逆纏是總的纏絲法,因方向的變化而有上下纏、前後纏、左右纏、進退纏、正斜纏,其實無非是一順一逆或雙順雙逆。順逆纏絲的關鍵在於均衡、對稱、協調,無所偏倚,無過無不及,陰陽得中,雖有主客分,一氣甚平均。順逆纏絲的外延表述是:在手,則凡由小指側經過手心向拇指側方向旋轉、同時肘關節由外向裡合即沉肩合肘為順纏;凡由拇指側經過手心向小指側方向旋轉、同時肘關節由裡向外開***非抬肘***即鬆肩開肘為逆纏。在腿,則凡腿向外旋轉為順纏;凡腿向裡旋轉為逆纏;兩腿纏絲皆為一順一逆。在身,則胸腹相合為順纏***氣歸丹田***;胸腹相開為逆纏***氣自丹田出***;身軀纏絲即胸腹腰脊皆纏絲。
其三,須明三節九竅十八球。人體全身有三節之分,即梢節、中節、根節。臂為梢節,身為中節,腿為根節,此一身之三節。而三節之中又各有三節,臂之三節: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身之三節:頭為梢節,腰為中節,腹為根節。腿之三節: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三三共九節。九節之中又有九竅,臂三節三竅:勞宮穴是梢節竅,曲池穴是中節竅,肩井穴是根節竅。身三節三竅:上丹田是梢節竅,中丹田是中節竅,下丹田是根節竅。腿三節三竅:湧泉穴是梢節竅,陽陵泉是中節竅,環跳穴是根節竅。其中,上丹田主手法,中丹田主身法,下丹田主步法。十八球是指人體主要的十八個關節部位,即兩肩、兩肘、兩腕、兩胯、兩膝、兩踝、兩臀、頸、胸、腰、腹。明三節,就是了解和掌握三節勁的運用,即“三節發力螺旋勁,梢領中隨根節催”;明九竅,就是了解和掌握按竅運氣、斂氣入骨的運用,即“以意行氣貫九竅,節節貫穿中氣通”;明十八球,就是了解和掌握內纏外繞、周身一家的運用,即“內纏外繞十八球,混元一體太極成”。所以,渾身俱要纏絲就是在內外合一、一以貫之的基礎上,通三節、貫九竅、纏繞十八球,從而形成周身一家、混元一體的太極球。
其四,須明“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螺旋纏絲的方法,就是執行中氣的方法。所謂中氣,即氣由中而發,不偏不倚,貫通脊骨和四肢骨髓之中,其實是神氣得於其中。螺旋纏絲時,在心神意念的引領一下,內氣出于丹田,通達三節,貫注九竅,纏繞十八球,入於骨髓,而又出於骨縫,充於肌膚,復歸于丹田。如此纏繞不息,迴圈不已,功行日久,自然形成一股剛柔相濟的纏絲勁。簡言之,就是以心意想著螺旋纏絲,內氣纏繞於肌膚之中,中氣貫通於骨髓之中,即為纏絲運中氣,也就是纏絲勁。
總之,才符合陳式太極拳運動的規矩,待到功夫純熟以後,自然由大圈到小圈,由小圈到沒有圈,外形沒有圈,而裡面有圈,即大到無外之圈,小到無內之境。渾身處處皆太極,無心成化如珠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