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友的正確標準是怎樣的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就是朋友,人的一生會有很多朋友,如何幫助寶寶獲得真正的友誼呢?孩子交友的正確標準是怎麼樣呢?本文是小編整理孩子交友的正確標準的資料,僅供參考。

  孩子交友的正確標準

  1、有利影響的朋友搭檔:性格互相糾正

  一般而言,對於萌寶的交友不能太限制,別依照唯一標準“安靜聰明”找朋友。結交不同性格,特別是能與萌寶性格有互相糾正、互相幫助的朋友,對他會有更好的影響。霸道而任性的孩子身邊,強壯而穩重的朋友讓他做事不衝動。安靜內向的孩子則需要性格外向熱情的孩子,讓他變得更加活潑好動。備受寵愛、依賴性強的孩子則需要性格獨立自主的夥伴去引導他。

  2、糟糕影響的朋友搭檔:相近的消極性格

  當兩個具有相近的消極性格的孩子聚在一起,則有可能發生助長消極性格的可能:好鬥的孩子們聚在一起,要麼內戰不停,要麼一致對外鬧得不可開交。性格怯懦而內向的孩子常在一起,他們會採取抱團而遠離孩子們的社交活動。愛惡作劇的孩子們成為夥伴,他們可能互出主意,更加胡作非為。

  當然啦,孩子的每個朋友並不是都是他的最佳拍檔,但是如果情況沒有特別壞,我們並不需要特別去幹涉孩子間的友誼。

  孩子交友時,不要過分干涉

  1、清楚孩子的朋友

  在不知道孩子的朋友的性格前,不要被“學習很差”、“貪玩”這些標籤所迷惑。多鼓勵孩子邀請夥伴到家玩耍,你便能從觀察中知道你的孩子究竟與怎樣性格的人交往。

  2、給孩子介紹一些新夥伴替代舊夥伴

  如你發現家中內向的萌寶總是跟同樣安靜的孩子在一起,互相助長了對方的內向性格。那麼,這個時候不要硬是拆散他們的友誼,可以給孩子介紹多些不同性格的新朋友,讓他的行為性格並不總受到一個同伴的影響。

  3、太糟糕的朋友,沖淡彼此的友情

  當你觀察到孩子朋友有一些品德惡劣,如有偷竊行為,喜愛暴力、愛撒謊等。你就不能保持沉默,但也不宜過於激進。例如用迂迴的方式讓他們減少見面的機會,如給孩子晚上報個興趣班,讓他少些時間與這個朋友交往。

  為寶寶推薦的3種交友方式

  愛好運動的朋友

  操場、游泳班,甚至只是在你門前玩球的,在路上跑步的孩子。都會成為孩子的好朋友,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總窩在家裡看電視。

  邀請這個愛運動的孩子與家人一起散步或騎自行車,他旺盛的精力會感染每一個人;別把體育活動這件事描述得天花亂墜,因為孩子對大人說的特別好的東西都有些逆反心理;即使他的朋友精通各種運動,也別指望你的孩子同樣變得如此,只要他能堅持運動,多出出汗,就是成功;要適時介入他們的關係,確認孩子們在做有益的運動,讓他們懂得對朋友吹牛是會傷感情的。

  就近找的朋友

  觀察鄰居的孩子,如果媽媽面貌可親,孩子通常也不錯。這個朋友的作用:這第一個伴兒可以教孩子懂得,有朋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對於這種玩伴,只要年齡相仿,你不需要硬讓他們一起做遊戲,只給兩個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們自己玩就可以了,即使互相不搭理也沒關係,因為他們一定能熟悉起來;給他們立個簡單的規矩,比如不準打架,要一起分享玩具;控制孩子的遊戲時間,因為小孩子一玩起來就沒有時間觀念了。

  他自己選擇的朋友

  四歲以後,孩子將會結交的新朋友有些你喜歡,有些不一定,別為這個焦慮,這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去認識孩子新朋友的父母,與他們交流,一起規範孩子們的不當行為,比如他們看暴力電視時要及時制止。讓他們呆在一起的時間不要太長,儘量在公共場合見面,這樣也方便雙方家長交流。如果孩子對你的干涉感到不快,那麼要讓步。讓孩子自己去體會、處理不同意見,去面對朋友之間的衝突,甚至去親手結束一段友情,都是他必須學習的功課。如果孩子和朋友的關係日益親近,應當鼓勵。

 

  兒童心理學專家莫倫歐布拉博士指出,從兩三歲起,孩子就開始考慮如何與朋友交往了。如果他能從覺得“我們在一起很好玩”,發展到思考“為什麼我就是喜歡這個人”,就說明他已經開始享受大人們可以享受的美好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