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活動主持人主持詞

  下鄉活動架起了一座黨和農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人們為之擊掌叫好。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南陽橋鄉的父老鄉親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20xx年株洲市委市政府理論、法律政策、文化、科技、衛生計生"五下鄉"活動啟動式。

  出席今天活動的領導有:市委、宣傳部長陽衛國,市政府副市長張國浩,市人大會副主任魯立彬,市政協副主席段桂生;

  參加今天活動的市直單位和企業有:市委宣傳部、市農辦、市文明辦、市委講師團、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國資委、市農業局、市勞動局、市文化局、市衛生局、市計生局、市廣電局、市新聞出版局、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市社科聯、市工商聯、新華書店、株洲好棒美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株洲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及相關部門。 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各位領導和參與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

  現在,20xx年株洲市"五下鄉"活動啟動式正式開始,鳴炮。

  ……

  首先,請南陽橋鄉黨委書記張高峰同志致辭。

  ……

  接下來,請株洲縣委書記王建平同志講話。

  ……

  接下來,請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湯建平同志宣讀參與單位向南陽橋鄉捐贈的現金和物資。 ……

  接下來,請參與單位的領導向南陽橋鄉捐贈現金、物資,請株洲縣南陽橋鄉黨委書記張高峰上臺接受捐贈。***按捐贈表次序報單位上臺,鄉黨委書記上臺接受捐贈***

  ……

  下面,請市農業局、市勞動局、市衛生局向市委、宣傳部長陽衛國遞交送培訓下鄉計劃書。

  ……

  現在,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株洲市委、宣傳部長陽衛國同志作重要講話。 ……

  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剛才陽部長的講話對於搞好"五下鄉"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認真抓好落實。我們要以這次集中活動為起點,深入開展"五下鄉"活動,為推進我市的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本次活動,市委、市政府還安排了對南陽橋鄉的5戶特困戶群眾進行慰問,請市領導陽衛國部長、魯立彬副主任、段桂生副主席,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顏峻為南陽橋鄉的5戶困難群眾發放慰問金。

  啟動式到此結束,讓我們一起欣賞由市文化局組織演出的精彩文藝節目。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一、今天,我們滿懷激情,心潮澎湃,局領導和各位校長、教師歡聚高白塔小學,隆重召開送課下鄉活動。高白塔小學是我們鄉一所養成教育搞得最好的學校,在我區都赫赫有名,局長曾多次蒞臨本校指導工作,誇獎學校辦的有特色,另外本校也是擁有多媒體教室最早的學校之一,所以我們特意把本次活動安排在這裡。

  下面請允許我介紹蒞臨本次活動的領導,他們是:區教研員景項英老師、區學科帶頭人劉軍娥、區魅力教師魏瑞芬和各位校長。

  二、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各位領導和名師的光臨表示衷心感謝。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所有的感動與欣喜凝成一句話:歡迎你們! 送課具體活動安排如下:

  1、上午第二節、第三節為送課教師上課時間

  2、送課教師做自評。

  3、聽課教師互動評課。 4、區教研員做總評並就本學科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 三、1、能夠領略兩位名家的教學風采,是我們各位的榮幸。劉軍娥和魏瑞芬兩位教師,可以說是綻放在小學英語星空的兩顆璀璨奪目的明星。下面就讓我們一同感受她們獨特而富有魅力的教育風采吧。

  2、首先請劉軍娥老師為我們作課

  執教 六年級 Unit 4 I have a pen pal

  Part A Let's learn

  讓我們用耳朵來享受,用心靈來聆聽。

  感謝劉軍娥老師的精彩課堂。

  劉軍娥老師在講臺上自然親切,得心應手,出眾的教學藝術, 真誠的鼓勵,適時的點撥把英語教學引入了藝術的殿堂。

  3、下面有請魏瑞芬老師為我們作課

  請欣賞 四年級 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 ?

  Part A Let’s learn 再次謝謝魏瑞芬老師給我們帶來的美的享受。

  四、先有請作課教師自評,

  領略了兩位名師精彩的課堂展示,我想我們大家一定有很多感受吧,那麼就讓我們抓住這難得的機會,把你的欣賞,你的感悟,你的品味,你平時教學中的困惑等等說出來,請專家為我們指點迷津,並認真聽,日後用於教學實踐去。

  五、互動交流就到這裡。有請區教研員做總評並就本學科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今天本次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一份幸福,感受到了一份充實。我們啟迪多多,收穫多多。讓我們再次鼓掌致謝吧!

  六、各位老師,今天的活動,雖然時間短暫,但我們卻受益終生,它帶給我們太多的驚喜,太多的感嘆,太多的思考,用汪國真的一句詩表達我們的收穫吧: 我們本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們卻給了我們整個春天!

  今天的活動到此結束。祝願大家回程一路順風,!謝謝大家。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和專家們:

  大家下午好!

  在這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春播季節,我們***迎來皖西小學教育龍頭—城北小學的各位領導和專家,教育局黨委*書記一行三人也在百忙之中親臨這次活動現場,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各位領導和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

  我們***位於裕安南大門,地處兩區一縣交界處,是一個集旅遊、開發、餐飲為一體的現代紅色生態鄉鎮。近年來,***在深化教學改革、落實“高效課堂”的實施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遇到了許多困惑。我們迫切需要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困惑和問題,迫切需要專家名師的示範和引領。這次城北小學和***中心學校聯合組織的“城鄉聯誼 送教下鄉”活動是貫徹落實局支教工作的一個方面,也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具體體現,本次活動可謂是雪中送炭,春風盼雨露。開展這次城鄉聯誼、送教下鄉活動對實現城鄉教育資源互補,增進城鄉教師相互學習和借鑑,實現雙匯雙贏,切實提高教師教研專業水平,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通過觀摩名師的精品課堂,聆聽專家的點評,零距離互動,學習如何進行有效教學、如何指導學生個性化閱讀、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訓練、如何進行課堂診斷等課堂教學策略與藝術,最終解決教學改革過程中的疑點、難點、困惑點。希望各位老師能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以謙虛的精神、欣賞的眼光、研究的心態、耐心的行為去觀察,去聆聽,去思考,去交流,以解決自己專業發展中的困惑,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課堂實踐能力。

  今天的活動分成三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是:觀摩

  剛才由城北小學的劉勤和謝光玲兩位老師分別給我們上了一年級的《烏鴉喝水》和四年級數學《等量關係》1節精品課堂教學展示課。 你們辛苦了!

  第二部分是:研討

  第一環節:請***學校校長沈祥同志致歡迎辭

  ***剛才沈校長在致辭中說到:**教育的現狀、模式、成績和發展前景,這些工作的取得離不開上級領導的英明領導,離不開全鄉上下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兄弟學校的相互支援。***

  第二環節:設計思路

  首先請劉勤老師說說這節課的設計思路

  其次請謝廣玲老師說說本節課的設計思路

  ***剛才兩位送課老師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對本節課的授課情況進行了概述,在此表示感謝.俗話說的好: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由此可見精彩的課堂得益於他們刻苦而精心的研究,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光要研究先進的教育理念,更要研究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一名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我們應該做到“長恨春歸無覓處,不如走進課堂來”,作為新時期的老師,我們更應該做到走進課堂、研究課堂、構建課堂和落實課堂。剛才我們欣賞了2位老師的課堂教學展示,我相信對各位參加聽課的老師有所觸動。作為一名聽課老師我們應該勤於學習、善於思考,潛心鑽研.下面進行第三環節***

  第三環節:談心得體會

  ***分語文、數學組開展研討***首先進行語文課堂教學交流〃〃〃

  下面進行數學課堂教學交流〃〃〃

  〃〃〃〃〃〃

  ***剛才幾位聽課老師對2位送課老師的精彩課堂分別從理念的滲透、教學方法的更新、教學手段的運用、高效課堂的生成和對課堂教學的掌控等方面都作了評價,對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疑點、難點和困惑也作了思考,激起了我們對高效課堂教學方法目標生成應該如何去做,可謂是從內心深處發起了吶喊。我們常說一節課的成功與否離不開老師的精心準備和辛勤付出,我們的進步更離不開專家的引領和指導。下面,進行第四環節***

  第四環節:專家點評

  請城北小學副校長付校長對一年級語文進行點評***大家歡迎*** 請城北小學副校長方校長對四年級數學進行點評***大家歡迎*** 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兩位專家的精彩點評! 兩位專家的精彩點評,可謂是沙裡淘金、畫龍點睛,既讓我們很好的把握兩節課的脈搏和精華,又從新課程的視角提出了值得研討的地方,指明瞭今後努力的方向,可以說是,實踐與理論相容,角度與方法並生,學科與生活結合,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樣,感觸頗多,受益匪淺。同時,針對大家提出的困惑,或高屋建瓴,一語中的;或深入淺出,循循善誘,使大家撥雲見日,柳暗花明。 “師指一條路,燭照萬里程”,這次“送教下鄉”活動猶如寸草春暉,給了我們交流共建的機會,同樣我們也從中受益匪淺。我們和城北小學形同一家人,這都離不開區教育局領導的關心和支援。

  第三部分:領導講話

  請大家用熱烈的掌聲請 領導為我們講話,大家歡迎。

  各位領導、同志們:此次“城鄉聯誼 送教下鄉”活動,對加強城鄉教學交流、增進城鄉教師互動、有力推動農村學校教研課改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次活動既是一次課堂教學的觀摩活動,又是一次交流心得、資源共享的活動,為我們的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下面我提出幾點要求,僅供大家參考:

  一、把此次活動的收穫要認真總結,有效的運用並滲透到自己的教學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課堂實踐能力。

  二、要不斷研究、不斷探索,掌握教學模式精髓,真正做到:有模式,不惟模式;講差異,貴在合適;給思想,重在內化;求自由,質量上乘。

  三、大家要把“讀書成為習慣,研究成為風氣”作為我們的目標,朝著專業型、學者型的方向發展。

  今天的送教下鄉活動到此結束了〃〃〃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