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林的簡介
亨利·法布林,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歡迎閱讀。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享年92歲】,他是一個著名的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法布林出生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聖萊昂的一戶農家。此後的幾年間,法布林是在離該村不遠的馬拉瓦爾祖父母家中度過的,當時年幼的他已被鄉間的蝴蝶與螢火蟲這些可愛的昆蟲所吸引。
1857年,他發表了《節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昆蟲學祖師萊昂·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讚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這期間,法布林還將精力投入到對天然染色劑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當時法國士兵軍褲上的紅色,便來自於茜草的粉末。
法布林的代表作
1880年《昆蟲記》問世。
《昆蟲記》又譯為《昆蟲世界》、《昆蟲的史詩》***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法語名稱是《Souvenirs entomologiques》,英文名稱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被稱之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與“昆蟲的史詩”。副標題為“對昆蟲本能及其習俗的研究”。它除了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生活折射出人類的世界。
論文:《關於蘭科植物節結的研究》和《關於再生器官的解剖學研究及多足綱動物發育的研究》《節腹泥蜂習俗觀察記》
《昆蟲記》共十卷,每卷由若干章節組成,絕大部分完成於荒石園。1878年第一卷發行,此後大約每三年發行一卷。
法布林的名言
法布林生前勉勵一切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人“要堅韌不拔地幹,才能戰勝困難!”他認為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決不能自暴自棄”。
他說:“開步走吧,只要走,自然會產生力量!”
他說:“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覺悟與恆心。”
他說:“在對某個事物說‘是’以前,我要觀察、觸控,而且不是一次,是兩三次,甚至沒完沒了,直到沒有任何懷疑為止。”
他說:“我不過是一盞燈,照亮了我面前的一小塊路而已。”
他說:“我們所謂的醜美髒淨,在大自然那裡是沒有意義的。”
他說:“毋庸諱言,在昆蟲學領域應該保有少許天真。”
他說:“機遇只給有準備的人***或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他說:“如果有一天,女人愛男人愛到天荒地老,男人愛女人愛到至死不渝;如果看破生死,那死亡不也悽美嗎?讚美上帝!”
法布林曾經提出一個問題:“只為活命,吃苦是否值得?”為何吃苦的問題,他已經用自己的九十二個春秋做出了回答:迎著“偏見”,伴著“貧窮”,不怕“犧牲”、“冒犯”和“忘卻”,這一切,就是為了那個“真”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可謂“求真”。求真!這就是“法布林精神”。
他的研究也自然遭到了正統力量的責難,法布林辯駁說,“你們是把昆蟲開膛破肚,而我是在它們活蹦亂跳的情況下進行研究;你們把昆蟲變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憐的東西,而我則使得人們喜歡它們;你們在酷刑室和碎屍場裡工作,而我是在蔚藍的天空下,在鳴蟬的歌聲中觀察;你們用試劑測試蜂房和原生質,而我卻是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現;你們探究的是死,而我卻是探究的是生!”
魯迅先生曾將《昆蟲的故事》稱為“講昆蟲的故事”“講昆蟲的生活”的楷模。
《昆蟲記》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推薦閱讀書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