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有助於健康養生

  茶作為古老而又健康的飲品,人們對茶一直有著濃厚的感情。那麼,你知道嗎?:

  不同病症飲茶有“講究”

  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講,能否飲茶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比如,心動過速的冠心病患者,宜少飲或不飲為好。如果要喝的話,最好選擇淡茶或脫咖啡因的茶。因為茶葉中的生物鹼,尤其是咖啡鹼和茶鹼,都有興奮作用,能增強心肌的機能,多喝茶或喝濃茶會促進心跳過快。

  而對於心動過緩或竇戶傳導阻滯的冠心病患者來說***一般心率通常為60次/分鐘***就與心動過速的冠心病患者正相反,可適當多喝些茶,最好喝普洱、烏龍茶、紅茶偏濃的茶類,不但無害,還可以提高心率作用。

  另外,對於脾胃虛寒者,尤其是有嚴重胃病或胃潰瘍的人,不宜飲綠茶,因綠茶性偏寒,對脾胃虛寒者不利。茶本身效能就有助消化功能,有胃病或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最好不飲或少飲些性溫暖胃的紅茶或普洱茶為好。

  對於有肥胖症的來講,飲各種茶都能達到減肥的功效,因為茶葉中的咖啡鹼、黃烷醇類、維生素類等化合物,都能促進人體脂肪氧化,除去人體內多餘的脂肪。但不同茶,根據實際經驗各有區別:降脂減肥效果最好的茶是烏龍茶、沱茶、普洱茶和紫壓茶類。

  處於特殊時期“三期”***經期、孕期、產期***的女人,最好不飲茶或少飲茶。要飲就喝些脫咖啡因的茶。因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和鐵離子會產生絡合作用,使鐵離子失去活性,處於“三期”的婦女,飲濃茶易引起貧血症,又因茶葉中咖啡鹼對神經和心血管都有一定刺激性,而處於“三期”的婦女飲濃茶對本人身體恢復,對嬰兒的生長都會帶來不良影響。

  飯前飯後飲茶有說法

  除了要針對不同身體狀況選擇茶類之外,飲茶還有一些時間和飲食搭配上的說法。

  首先是飯前不要大量飲茶。特別是飲過量濃茶,一是沖淡胃液,二是影響胃液的分泌,會使人飲食時感到無味,消化吸收受到影響。

  其次飯後也不要立即飲茶。飲茶有助消化、去脂,但因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它與食物中的鐵質、蛋白質等會產生凝固作用,如果飯後立即飲茶,會直接影響到人體對鐵質和蛋白質的充分吸收之原故。

  此外,飲沖泡次數過多的茶就不要飲用了。一般茶葉經過三次沖泡,95%-98%以上可溶於水裡的營養成分和藥效物質已經基本被浸出,再衝泡,就沒什麼可利用的物質了。如果繼續沖泡,茶葉中的一些對人體有害的微量元素***鉛、汞、砷、鎘、銅***會被浸泡出來,無利反而有害。

  飲茶最好現飲現泡。如果沖泡時間過久不飲,茶葉中的茶多酚、芳香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等都會氧化,使茶湯變質,變色,變性,而形成一種對人體有害物質,同時由於種種原因,茶湯還會滋生細菌,飲後會對人體不利,甚至致病。

  最後吃海鮮、魚、蝦類和含磷、鈣豐富的食物時,最好不要喝茶,因為茶中含有草酸根,很容易和磷、鈣形成草酸鈣,易得結石症,將會危害身體健康。

  茶葉所含天然成分可減緩腦細胞衰老 預防中風

  天氣越來越熱,各種飲料冷飲熱銷。友誼醫院營養科主任洪忠新介紹說,夏天解渴,喝茶最好。不僅如此,新加坡最近釋出的一份報告說,喝茶有益大腦,可減緩腦細胞衰老,使人保持頭腦敏銳。

  新茶中含有較多營養成分

  洪忠新說,市場常見的茶葉品種很多,有花茶、綠茶、紅茶、苦丁茶等。一般人們可以根據個人愛好進行選擇。新茶和舊茶相比,新茶要比舊茶好,因為剛剛經過一個冬天的孕育生長出來的新茶加上合理的製作,茶中含有較多的茶多酚,各種營養成分相對較多,再放上2-3個月後飲用,茶的味道則更加純正、香美。

  不喝茶的人認知力下降

  洪忠新介紹說,茶葉是一種刺激性低而又可口的飲料,喝茶對人體健康和防治某些慢性疾病都有好處。據報告,新加坡科學家2003年至2005年,研究了2501名55歲以上中國人的喝茶習慣,對他們的健康狀況、注意廣度、語言運用能力和空間視感能力等進行評估,同時監測他們的喝茶量。研究結果顯示,三分之二喝茶者兩年間記憶力測試成績相當。相比之下,35%不喝茶的人,兩年後測試成績平均下降兩分,這意味著認知力下降。

  茶葉的天然成分保護腦細胞

  洪忠新介紹說,茶葉的天然成分兒茶酚可以阻止有害蛋白累積,保護腦細胞,維持大腦認知能力。腦細胞衰老是由神經細胞死亡、誘病基因、小中風、有害蛋白累積量增加等多重原因造成的,這些通常會導致痴呆。而喝茶可以提神醒腦,促進新陳代謝,減緩衰老。

  茶葉中的咖啡鹼能促使人體中樞神經興奮,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與咖啡中的咖啡因不同,茶葉中的咖啡因含有天然蛋白質茶氨酸。天然蛋白質茶氨酸可以防止咖啡因普遍帶有的副作用,如血壓上升、頭痛和乏力等。

  喝茶有助降血脂、減肥

  研究表明,茶葉裡含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如茶多酚、多種抗氧化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以及多種抗氧化微量元素如鋅、硒、錳等。這些物質能有效清除人體內產生過量的自由基,減緩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害。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有助於延緩衰老。茶中豐富的維生素C能促進人體脂肪代謝,降低膽固醇,防治人體血脂過高,綠茶還有助於減肥。

  綠茶+抗生素抵抗“超級病菌”

  埃及科學家近日指出,喝綠茶能將關鍵抗生素抗擊超級細菌的效率提高3倍以上。他們用“綠茶+抗生素”試驗了兩大類28種病菌。結果發現,綠茶都使抗生素藥力大增。研究結果都表明,服用抗生素類藥物同時喝綠茶可以降低包括“超級病菌”在內的各種病菌的耐藥性,提高抗生素的藥效。同時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對病原菌、病毒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對消炎止瀉有效果。

  飯後立即飲茶並不好

  對於一般人,洪忠新說,提倡飲綠茶、烏龍茶、鐵觀音等不發酵和半發酵的茶。此外,茶葉屬於苦味食物,有瀉火燥溼通便的作用,苦丁茶效果更好。對於被便祕困擾的人來說,喝茶更為有益。對嚴重腎病患者,喝茶水的量應計算在一日允許攝入水量的範圍內。

  專家提醒,切忌空腹飲茶、喝冷茶以及飯後立即飲茶,這樣對身體均不利。酒後不要立即飲茶,因為茶葉既沒有解酒的功能也容易傷腎。不要用茶水服藥,茶水中的鞣酸可能與藥物發生反應,改變藥性,影響藥效。不要喝沖泡時間過長的茶。

  普洱茶——健康之源

  茶葉是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17世紀英國的詩人內厄姆.塔特就已經稱茶為“健康之液,靈魂之飲”。普洱茶深具王者風範,為雲南特有的歷史名茶,以其獨特的茶味與茶性及強大的保健功效而倍受世人所推崇。

  清代雍正年間以來,宮廷將普洱茶列為貢茶,視為朝廷進貢珍品。清乾隆年間學者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雲:“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逐痰下氣。括腸通洩。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猶大也。”在其卷六《木部》又云:“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薑湯發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顙,受熱疼痛,用五分噙口過夜即愈。”《思茅廳採訪》雲:“普洱茶驅散寒冷。有解毒作用。”普洱茶的這些特性,非常適合貴族們的生活需要。

  1966年在參加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週年紀念活動中,當了全國政協文史委員的溥儀和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常在一起工作,任務完畢,老舍親自送溥儀回家,溥儀則留老舍小憩,品茶敘談。一次老舍問及溥儀,你當皇上時喝什麼茶,溥儀告之:“清宮生活習慣,夏喝龍井,冬喝普洱,擁有普洱茶是皇室地位的標誌。皇帝每年都不放過品茗普洱頭貢茶的良機。”即所謂“香於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皇帝也愛品茗雲南細嫩芽葉製成的小而圓的普洱茶,以延年益壽。清宮能夠如此妙用普洱茶,這在養生之道上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難怪普洱茶如此受到皇室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