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的栽培條件及種植方法

  不少朋友喜歡在家裡種菜,但是您在家種過蓮藕嗎?如何種植?下面小編分享了,一起來看看吧。

 

  蓮藕的栽培條件

  1、溫度:蓮藕在15℃以上種藕才可萌發,生長旺盛期要求溫度20~30℃,水溫21~25℃。結藕初期要求溫度亦較高,後期則要求晝夜溫差較大,休眠期要求保持5℃以上,低於5℃易受凍。

  2、光照:蓮藕為喜光植物,不耐陰,生育期內要求光照充足,對日照長短的要求不嚴,前期光照充足有利於莖、葉的生長,後期光照充足則有利開花、結果和藕身的充實。

  3、水分:蓮藕萌芽生長階段水位5~10釐米為宜,生長旺盛階段要求水位30~50釐米,以後隨著植株的開花、結果和結藕水位又宜逐漸落淺,休眠越冬只需土壤充分溼潤或保持淺水。

  4、土壤:蓮藕生長以富含有機質的壤土和粘壤土為最適,有機質的含量至少應在1.5%以上,土壤pH要求在5.6~7.5之間,以6.5為最適,要求氮、磷、鉀三要素並重。

  蓮藕的種植方法

  1、選用良種:種藕選用無傷無病、種性好、個體大、苫頭完整、尾梢齊全、有完整的頂芽和側芽、藕節粗壯豐滿、早熟豐產的淺層蓮藕品種,併力求大小均勻。

  2、施肥整田:選擇肥沃、泥層較深、排灌方便且上年種植水稻的田栽藕較好,在栽藕前15天畝施腐熟的有機肥2000~3000公斤、餅肥150公斤、過磷酸鈣70公斤、生石灰80公斤。

  3、栽植時間:選擇晴天下午先在田中將藕種按照所需的株行距排列好,再根據藕身的大小用手挖溝栽下,種藕的前端向下斜,後端稍露土面,有利於接受光照和空氣,促進發芽。

  4、栽植方法:入泥深度為覆泥蓋沒藕身和藕芽為準,靠田埂四周的離埂栽植時注意一律藕頭轉向田心田平泥化時開溝或開塘種植。

  5、除草摘葉:蓮藕定植後一個月左右浮葉漸枯時摘除枯葉,封行前結合追肥除草,除草時應在卷葉的兩側行走,出現花蕾或開花時常把花枝折彎但不摘斷。

  6、合理追肥:在3~5片立葉時畝施高氮磷複合肥25~30公斤,在滿田立葉時畝施高氮鉀複合肥30~35公斤,在終止葉出現時畝施高鉀複合肥15~20公斤或純鉀肥10~15公斤。

  7、調節水位:蓮藕從栽種到萌芽前灌淺水約5~10釐米,以提高地溫,利於出苗,隨著立葉及分枝的生長,逐漸加深水層至15~20釐米,結藕期及採收前宜灌淺水。

  8、理順藕頭:蓮藕在6月份時藕藤迅速向四周生長,要進行人工理藤,於中午時刨開泥巴拉起藕藤,轉頭理向空白地再埋入土中即可。

  9、成熟採收:當地上部立葉大部分枯黃,藕已充分成熟時可陸續採收。蓮藕採收有青荷藕、枯荷藕之分,青荷藕多在8月份進行,收枯荷藕為入秋後至次年3~4月。

  蓮藕的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蓮籽外披一層堅硬的果殼,先要將果殼凹入的一端敲破,然後浸泡在26~30℃水中催芽,待芽長出還要浸在水中以防脫水萎縮,長到4葉1鞭便可定植大田。

  2、整藕繁殖:整藕繁殖就是將主藕連同子藕及孫藕的整支按照一定行株距栽下栽種的即可,頂端插入泥中,尾梢露出泥面,斜向插下。

  3、子藕繁殖:子藕是指主端上分枝的側枝,子藕有一節的、兩節的,還有四節子藕,這與子藕在主藕上著生的部位有關,但不論是哪一節均可切下單獨作藕種繁殖。

  4、藕頭繁殖:藕頭繁殖即用主藕頂端一節切下來做種,也可切下子藕頂端一節藕頭做種。

  5、藕節繁殖:藕節繁殖即從節上切下5~6釐米一段作種,這是利用藕節上的腋芽來進行繁殖。

  6、頂芽繁殖:頂芽繁殖即用主藕或子藕頂端的芽連同基節切下,插在軟泥土苗床中進行繁殖。

  7、蓮鞭扦插:蓮藕上的芽伸出蓮鞭長到分枝後,將帶有頂芽的兩節蓮鞭完整挖起移栽於大田中。

  蓮藕的功效與作用

  1、排毒養顏:蓮藕生食能涼血散淤,熟食能補心益腎,可以補五臟之虛、強壯筋骨、滋陰養血,同時還能利尿通便、幫助排洩體內的廢物和毒素。

  2、清熱涼血:蓮藕生用性寒,有清熱涼血作用,可用來治療熱性病症,而且蓮藕味甘多液,對熱病口渴、衄血、咯血、下血者尤為有益。

  3、通便止瀉:蓮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能與人體內膽酸鹽、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使其從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

  4、健脾開胃:蓮藕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還含有鞣質,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開胃健中,有益於胃納不佳、食慾不振者恢復健康。

  5、益血生肌:蓮藕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

  6、止血散瘀:蓮藕含有大量的單寧酸,有收縮血管作用,可用來止血,而且藕還能涼血、散血,中醫認為其止血而不留瘀,為熱病血癥的食療佳品。

  7、安神防癌:蓮藕含有的維生素B有助於減少煩躁、緩解頭痛和減輕壓力,進而改善心情、降低心臟病危險,其含有的維生素C及多酚類物質可以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預防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