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鳳尾竹的養殖方法介紹

  鳳尾竹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家庭綠植,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小鳳尾竹的養殖方法

  鳳尾竹為常綠叢生灌木。喜溫暖溼潤和半陰環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強光曝晒,怕漬水,宜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溫度不低於0度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溼潤的氣候。喜歡潮溼和溫暖,還喜歡半通風和半陰。冬天應該搬到室內有陽光的地方。鳳尾竹喜向陽高爽之地,有“向陽則茂,宜種高臺”之說;但也能耐陰,可作為室內觀葉賞姿的理想裝飾。春、夏、秋三季只需放置在視窗通風處,入冬放置在向陽處,就可良好生長。地栽的鳳尾竹,春後抽長新葉***這是畏寒之反映***,在暖地則四季常青。

  鳳尾竹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以pH4.5至7.0 為宜,忌粘重、鹼性土壤。北方土壤鹼性強,可加入0.2%的硫酸亞鐵。土壤最好為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可用農田土拌紅黃壤、腐殖土與細沙。菲白竹如用普通盆土栽植成活率低,可用蛭石或泥炭拌珍珠岩作為基質,成活率較高。以保持姿態的優美對土壤的要求也不高,一般疏鬆的沙質土就可以了。

  鳳尾竹喜溼怕積水,裝盆後第一次水要澆透,以後保持盆土溼潤,不可澆水過多,否則易爛鞭爛根。從裝盆至成活階段還要經常向葉片噴水。如果盆土缺水,竹葉會捲曲,此時,應及時澆水,則竹葉又會展開。夏天平均1至2天澆水一次,冬天少澆水,但要保證盆土溼潤,以防“幹凍”。

  鳳尾竹肥料以有機肥為主,經腐熟後的畜糞、垃圾肥及河泥等均可。有機肥主要作為基肥,拌入盆土中混合使用,用量一般為盆土量的10%至15%。鳳尾竹生長期每月施入1-2次稀薄的氮肥即可。

  小鳳尾竹的養護方法

  ①盆栽的鳳尾竹,夏季宜移至室外陰涼處,並注意多澆水,保持盆土溼潤,還要向葉面噴水,地面灑水,以保持空氣溼潤,才能使鳳尾竹枝葉青翠。夏季乾燥熱風,會 使鳳尾竹葉片枯焦,必須適當降溫,防止悶熱。冬季需放在室內,控制水分,並停止施肥。室內溫度需保持在10℃以上。

  ②生長期間,每隔20天左右需施1次液肥。液肥可用腐熟稀薄的豆餅水,或複合液肥。冬季應停止施肥。

  ③鳳尾竹不必年年換盆。一般每2年換盆1次。盆栽的培養土,以腐葉土1份、園土0.5份、及少量河沙和礱糠灰等混合配製而成。

  ④高溫季節,應把盆栽竹移至陰涼處,避免烈日暴晒。並向葉片噴水,保持葉色翠綠。冬季須將盆栽竹移至背風向陽處或室內.裝盆時間散生竹裝盆時間以春季竹筍出土前的2、3月份和秋季9、10月份為佳,其中地被竹以2月最佳。叢生竹因為夏秋出筍,以春季3至5月為好。

  小鳳尾竹養殖的的繁殖方法

  鳳尾竹可用分株、扦插和播種繁殖。由於種子不易獲得,扦插生根較困難,故分株是主要的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2~3月,挑選1~2年生健壯母竹,將母竹連同地下莖帶土挖出,將竹叢分開,3~5株為一叢,帶土分栽。

  栽培時,在坑內填上部分菜園土,灌上清水,用力攪拌,使之成為泥漿,然後將分切的竹苗,插入泥漿中,再填土踏實,並在種竹周圍中低、外高壅土一圖,便於日後的水分管理、風尾竹分株成活率高,發育快,是目前繁殖鳳尾竹的主要方法。

  ***2***扦插繁殖每年4~9月,在生長期結合修剪進行。選取修剪時剪下的枝條中帶芽和葉的頂梢,保留10~15cm作為插穗,插入沙床中,深度達1/3~1/2,澆透水,設定拱棚保溫和保溼。插穗生根的時問因季節而異,一般為30~60天不等,梅雨季節30天左右成活,秋季9月往往需50~60天后成活。待插穗有新葉萌出,確定已成活後,即可進行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