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溶血性黃疸危害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主要是由於媽媽對胎兒的血液產生抗體,在孕期這種抗體就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破壞了胎兒血液中的紅血球,使得胎兒在出生時就貧血了。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危害的文章,歡迎閱讀!

  

  一 膽紅素腦病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危害,其一是由於溶血產生的膽紅素容易侵犯腦部,造成膽紅素腦病。

  症狀表現:

  1、新生兒會出現嗜睡、反應低下、吮吸無力、擁抱反射減弱、肌張力減低等,偶有尖叫和嘔吐。

  2、一般持續約12-24小時。這是輕者,如果繼續加重,病情就會演變到痙攣期,該期會出現嚴重的神經系統的症狀。

  二 水腫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危害,其二是全身水腫。

  症狀表現:

  新生兒由嚴重溶血所致,存活兒可全身水腫,面板蒼白,胸腹腔積液,並有心力衰竭表現,如心率增快、心音低鈍、呼吸困難等。

  3、三 貧血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危害,其三是貧血。

  症狀表現:

  1、新生兒溶血性黃疸輕者不易察覺,重者可因貧血引起心力衰竭。

  2、ABO溶血早期少有血紅蛋白低於120g/L,而Rh溶血者出生後48小時內常降至120g/L以下,大部分Rh溶血及少數ABO溶血者可在出生後3~6周出現後期貧血。

  4、四 肝脾腫大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危害,其四是肝脾腫大。

  症狀表現:

  新生兒發生在較大量溶血時,由髓外造血增生所致,以Rh溶血較常見。

  5、五 全身表現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危害,其五是全身都有表現。

  症狀表現:

  新生兒溶血重者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吃奶少、少哭。

  小二黃疸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如何治療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治療主要有輸血和光療。

  1、光療

  ***1***患兒暴露于波長440nm的光線下能使血清膽紅素下降,防止核黃疸的發生,如核黃疸已經發生則可使其恢復快一些。經這種光線照射後,膽紅素被光氧化變成無色物質,從尿和膽汁排出體外。這種治療簡便易行,有一定療效。

  ***2***一種簡便的方法是將40W藍色熒光管7支作為光源。將患兒置於保溫箱中,除去衣服及尿布,用黑眼罩***紗布裹黑紙***遮蓋雙目。將光源置於離體表33~35cm處,每小時改變一次體位以增加光照面積。光照時間大多為24~48小時,最長可達96小時。

  ***3***治療過程中要注意液體補給***以防脫水***和護肝治療。經這種治療,面板黃疸消退和血清膽紅素下降均較快。

  2、輸血

  ***1***血清間接膽紅素如超過20mg/dl***342μmol/L***,需採用換血輸血。供血者須先作G6PD缺乏的過篩試驗,必須沒有G6PD缺乏方可供血,以免輸血後加重和黃疸。

  ***2***避免親屬供血。黃疸不嚴重者不需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