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輸液的危害

  據統計,在我國至少有一半的輸液是不必要的。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供大家參考。

  

  1、肺功能下降

  據統計用電鏡觀察每瓶輸入人體的液體裡有大約30萬個直徑在10--30Å玻璃碎屑及橡膠微粒,而人體毛細血管直徑只有10Å,所以這些看不見的微粒將沉積在肺臟導致肺功能下降,現代人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與此不無關係!

  2、急性心衰

  長期輸液將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對健康帶來嚴重不良影響。

  3、抗藥性增強

  輸液過多往往伴隨著抗生素的大量濫用,導致人體菌群失調,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細菌抗藥性的增加。這些都將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嚴重的惡果。

  4、死亡

  如果消毒不嚴、操作不規範,因液體汙染引起過敏反應、輸液反應等,為此每年全國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

  輸液的不良反應

  細菌性熱源反應

  靜脈輸注的藥品和輸液器具由於未能把好質量關,以致在貯運、配製、使用等環節中被致熱物質所汙染,致熱源物質隨輸注的液體進入人體而產生熱源反應。

  臨床表現為發冷、寒戰、發熱、出汗、脈速、噁心嘔吐、面板蒼白、瞳孔散大等,嚴重者可出現昏迷或休克症狀。熱源反應在臨床輸液中佔很大比例,而細菌性熱源反應是輸液熱源反應的主要原因。

  過敏反應

  靜脈輸注的部分液體中含中異性蛋白,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水解蛋白注射液以及某些易致敏的藥物如青黴素、頭孢菌素等,這些藥物一旦用於某些具有特殊過敏體質的患者,就會產生過敏反應。

  出現如心慌、氣急、脈搏加快、四肢厥冷、面板蒼白或發紺,全身出現皮疹、蕁麻疹、精神呆滯或煩躁不安,以及喉頭水腫、支氣管水腫與過敏性休克等症狀,搶救不及時甚至可危及生命。

  不需要輸液疾病清單

  內科:慢性病建議長期規律性口服藥

  1.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以下。

  3. 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症者。

  4. 支氣管哮喘處於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

  5. 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

  6. 間質性肺疾病無明顯呼吸窘迫。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

  8. 無併發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9. 高血壓亞急症。

  10. 慢性淺表性胃炎。

  11. 無水、電解質紊亂的非感染性腹瀉。

  12. 單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13. 輕度結腸炎。

  14. 無併發症的消化性潰瘍。

  15. 具有明確病因的輕度肝功能損害。

  16. 多次就診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考慮功能性胃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