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山經典語錄
1. 文學創作是心靈的路程,實際經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的經歷。我們經常說,文章要有感而發,我們所發的是心靈史,她的苦難、拷問以及我們的快慰。在思索中體會心靈,在靈動中閃現出創作者的智慧。
2. 紙媒體與網路媒體最大的不同是,閱讀感官不一樣。閱讀紙媒體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陽光下,流水邊;一杯茶,一支香菸,你可以慢慢地品,細細地讀。網路是什麼?匆匆地瀏覽,讓人浮躁,生了同許多焦灼來。
3. 只要人們還有精神需求,文化追求,文學以紙媒體傳播的這種樣式就不會消失。網路傳媒取代不了書籍,更取代不了純文學,正如行人與機動車一樣,雖然都在前行,但應各有各的道。
4. 任何一部文學名著,不論中外都是首先有較強的可讀性之後,才一代代地流傳下來,然後者是不朽。假設一部作品的出版,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看,又怎麼能流傳下來呢?難以流傳下來的作品,又何談名著呢?
5. 不管寫歷史還是寫當代,作品所呈現的當代性取決於一個作家對待生活的態度,這種態度就是審視生活的視角。
6.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感覺和感情都會有相通的地方,但肯定也有不一樣的地方,那這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自己小說獨立存在的價值。
7. 我一直認為文學創作是最後一片淨土,但是隨著近年來社會的發展,這最後一片淨土其實也處在被娛樂化的狀態之中。很多文學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以後可能特別火,導致了文學圈出現了浮躁的情緒,人們開始急功近利,或者說一種惡俗的炒作行為被引入文學創作,導致了今天這樣的局面發生。所以有良知的作家應該堅守住這塊陣地,保持自己的清白。
8. 不看書的話,一年兩年沒問題,三年五年之後就會覺得自己大腦是空的,尤其作為一個創作者來講,別人的思路,別人的創作會激發你的創作靈感,不是抄襲,而是讓你看到別的角度。
9. 有的人說我可以不讀書,我廣交社會也可以學習,但我覺得那是你直接感悟的東西,不是你的靈魂的感受,那永遠是形而下的,只有讀書你才會變成形而上。一個人沒有形而上總是形而下,最後就變成行屍走肉,混同於我們的芸芸眾生。
10. 我之所以喜歡小說創作,是因為她的自由。她會讓人在有限的生命經歷中,感受到多種人生,歷史的,現在的,未來的。創作一部作品的過程,也是對自己靈魂拷問的一次經歷。一路寫下來,人生就多了許多感受,生命就有了質量,這就是文學給予我們的。
11. 一部作品獲獎,並不意味著作家從此便獲得了成功。因為作品獲獎與否,畢竟是一小部分人評選出來的。這一小部分評委的意見並不一定能代表廣大讀者對這部作品的認識。由於評委所處的位置的審美性,不可能不帶著自我傾向。
12. 作家不要把作品是否獲獎看得太重。好作品永遠是好作品,不優秀的想說優秀也沒用。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13. 獲獎對作家而言無疑是一次最好的廣告,在市俗人的眼裡這種廣告的作用是巨大的,但也是暫時的。一個作家成功與否靠的是後勁,而不是曇花一現那麼三兩年。
14. 藝術與生活是有距離的,只有作家和生活拉開了距離,才會有審美。也只有這樣作家才能發現生活的可愛之處,有了這種可愛就有了創作的衝動。
15. 作為一個作家,本著從生活出發,這種生活自然和自己的生活有關。然後是作家對待生活的態度,以及對生活的理解,這些要素足以構成小說的基本點,其表現出來的生活層面或深或淺,那就要看作家本人的道行了。
16. 人情、人性是永恆的,只要把人物的命運寫到位,他符合某種文化環境內的行為規範,那麼作品便是人性的,也是人情的。
17. 作家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唯一有區別的就是這份職業。這份職業讓作家承載了多種情感和人性的拷問。所以說,作家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只要能讓更多我的人幸福快樂,作家的幸與不幸也就是小事一樁了。
18. 小說是電視劇不能替代的。小說像母體一樣發酵,最後成長為現在的電視劇。小說和電視劇的基本區別是,小說以一種內省的方式挖空心思掘人性最深層;但電視劇它不可能往心裡走,它往外部走。
19. 作家要經歷人間滄桑,洗盡鉛華才會寫出能流傳於世的好作品。
20. 我每寫一部電視劇劇本都能累吐血,如果你沒有大量的生活經歷和閱歷是寫不出那種氣勢巨集大的電視劇的。
21. 一部劇的成功,編劇是至關重要的,就因為編劇是幕後工作者,在報酬上往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22. 現在文壇與影視聯絡這麼密切,如果文壇也逐漸娛樂化,甚至低俗化,那麼影視也沒有希望了。
23. 我有自己的精神操守,我想要寫想寫的東西,想抒發自己的情懷,我宣洩完了更多得到精神上的撫慰。我們那個時代很寧靜,雖然我們物質上不充裕,但是我們精神上很豐富,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