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家長會後如何教育孩子

  ?上小學的時候學校經常不定時的開家長會,而開家長會是孩子們最害怕的事情,因為開完家長會後真是一家歡喜一家憂,那麼家長怎麼正確對待家長會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二年級家長會後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二年級家長會後教育孩子的方法

  理智型家長

  面對孩子似乎和平常一樣,但是他會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同孩子聊一聊。面對孩子的好成績他不會喜形於色,而是真誠地肯定孩子所做的努力,同時理性地評價;面對孩子的問題,會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探討產生的原因,提出嚴格的要求和建設性的意見、方法。允許孩子去嘗試、改進,這樣孩子就有被信任、被重視、被關愛的感覺,這時家長對孩子的監督就可以讓孩子接受。

  點評

  這樣的家長對孩子包容而不溺愛,對孩子的每一點成績都強調是孩子努力的結果,對孩子的問題和孩子共同分擔。家長心平氣和,孩子心情愉快,這樣孩子做事就會專心,就會全力以赴。

  暴躁型家長

  非常重視家長會、重視老師的意見,似乎非常積極地配合學校和老師,但這類家長總是把參加家長會後的緊張、憂鬱、憤怒等,在回家後見到孩子的第一時間不折不扣地傾倒給孩子。這類家長的具體表現是:聽不得老師的批評性建議,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回到家裡不由分說,巴掌和辱罵劈頭蓋臉落向孩子。

  點評

  作為家長,無論你有沒有教育的能力,首先要有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讓憤怒駕馭自己是不明智的,有時就在你的憤怒中暴露了你的無能、自卑,這種狀態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不好的,你會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尊重。這樣的家長往往還不允許孩子發洩不滿,久而久之,會給孩子帶來性格上的變化。所以,當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說假話、不理你時,你要先忍一忍,有時你真誠地自我檢討一下就是給孩子很好的教育。正是由於家長在每次家長會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長此以往,讓很多孩子害怕甚至討厭學校開家長會,有的孩子把這些怨恨遷怒於學校和老師。家長這樣對待孩子,會使你對孩子的教育作用消失。

  抑鬱型家長

  鬱鬱寡歡,面對孩子的問題,先別說怎麼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連家長自己都找不到信心。

  點評

  家長可能不知道,這樣會給似懂非懂的孩子帶來更加沉重的心理負擔,讓他們更加不知所措,更加沒有信心。

  自我感覺良好型家長

  面對孩子的好成績,更願意強調是自家孩子聰明,進而自鳴得意。

  點評

  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因為自己聰明,不用努力也可以成績好。長此以往,孩子不付出努力,學習成績自然會下降。所以,家長還是少往自己或孩子頭上戴“聰明”的帽子。

  放任不管型家長

  家長會後對孩子沒什麼表示,因為他覺得學校不錯、老師不錯,孩子也不錯。

  點評

  這類家長的做法,其實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家長會後對待孩子的五個原則

  每個孩子和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特點,家長會後該怎樣面對自己的孩子沒有統一的模式,但有一些原則應該遵循:

  面對孩子時,家長一定要保持一種安詳、自信的精神狀態,以培養孩子積極進取的心態。

  把你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注意力轉移到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上。

  無論你對孩子的哪方面有不滿,都別遷怒於孩子,先想想有無自己的原因。

  你如果要對孩子說教,就想著“多說不如少說”“快說不如慢說”“大聲說不如小聲說”。

  家長不要總想控制孩子,要允許孩子成長。孩子上了中學,對你的教育方式已無動於衷時,作為家長要明白:這就是成長。當孩子小的時候,你和孩子之間你占主導地位,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容易接受你的教育。伴隨著孩子剛剛會說“不”的第一個反抗期的到來,說明你們的主導和從屬地位在轉變。當孩子長大後,你從主導地位變為從屬地位時,你對他講的話已不再是指令。如果你把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當作嬰幼兒對待,還想你說什麼他做什麼,這一定是你錯了。十幾歲的孩子應該懂得自己該做什麼,怎麼做了。如果你對他的所做不滿是真的,只能說你以前對他的教育令你自己不滿。

  家長會與孩子交流的步驟

  在開家長會時,請家長首先準備好一個專門記錄家長會內容的筆記本,所記內容要儘量包括每一位老師的講話和所有資訊。開完會回到家裡,家長不必馬上跟孩子談學習的事,其實孩子在忐忑不安中等了幾個小時也挺不容易的,所以要用親和的態度給孩子一種不會捱罵、也不會捱打的感覺,讓孩子能耐心地聽你說家長會的內容。

  第一步:

  先向孩子介紹家長會上都有哪些人發言了,概括一下發言的內容,讓孩子瞭解家長會的全過程。

  第二步:

  說說班主任表揚了哪些同學、批評了哪些同學。如果自己孩子受到了表揚,一定要重點加以肯定。

  第三步:

  具體到孩子身上,介紹一下班主任及任課老師對他的評價,儘量做到客觀、真實地轉達。

  第四步:

  如果留有上次家長會記錄本的話,可以將上次家長會老師的評價以及成績與這次的進行比較,分析孩子哪方面有進步,哪方面存在不足或退步。

  第五步:

  和孩子一起找出進步的原因和方法,加以總結。一定要對孩子的努力加以肯定。

  第六步:

  與孩子一起思考一下,能不能把這些方法用於不足的方面,加以改進。

  第七步:

  要求孩子用書面形式列出需要鞏固和改進的地方,並制訂出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

  第八步:

  把學習計劃記在家長會記錄本上,以備時常提醒孩子按計劃行事,過半個月還要檢查一下孩子的計劃完成情況以及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