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評價的方式有哪些

  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如果老師使用評價正確,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激勵學習自覺學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新時代的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評價學生。教師說出一句話,甩出一個眼神,做出一個動作,表示一種態度,對教師來說都是很容易的事,但是當決定說這些話,做這些事之前,是否想過帶給學生的將會是什麼,它可能引起的後果是什麼?實際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對於學生能夠產生多麼大的影響作用,每位教師都應該意識到教師評價的作用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行為,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內心,不僅會影響學生的一時,有時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為了對學生負責,為了對我們下一代負責,請千萬要謹慎,慎重使用手中的評價權。那麼在課堂教學中應如何評價學生呢?

  一、評價要全面客觀 評價要做到全面客觀,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人才觀和質量觀。看一個學生不能只看他的學習成績,還要看他的學習態度;不僅要看他的學習態度,而且要看他的學習方法、看他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狀態。

  比如,我有一名學生,他的英語成績很低,自己也很努力、很刻苦,但卻被英語教師放棄了。我瞭解到這件事之後,找他談話,共同分析原因,發現他對英語教師有一種恐懼感,對自己也缺乏信心,不敢在學生面前朗讀,只是回家自己看。可想而知,在這種心理狀態及學習方法下,他的學習成績能提高嗎?所以說,教師應全面客觀的看待這個學生。其次,收集資訊要全面客觀。要全面瞭解情況,要防“第一印象”、“暈輪效應”、“刻苦板印象”等認知偏差的幹憂,不要僅憑一兩次測驗分數就做出最後的結論,甚至形成對人的偏見或成見。

  二、評價要以鼓勵為主 對學生進行評價的目的是為幫助他們更好的發展。因此,評價方式必須服從評價目的,通過教師的評價,要能夠增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發學生髮展主動性與自覺性,鼓勵他們不斷上進。如四班凌建國學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咱們班除了學習不行剩下都行,我聽這話後對他們說,既然你們有健康的體魄、聰明的頭腦、堅忍不拔的毅力,還有什麼理由說學習不行呢?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人心齊、泰山移”,讓我們共同努力,奪取最終勝利,你們有信心嗎?“行”。同學們異口同聲回答響徹了整個教室,他們的學習熱情被激發起來,學習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被動學習都變成主動學習。

  教師評價的鼓勵性可以通過言語、表情、行為等多種方式來體現,即使在運用分數這一傳統方式進行評價,也可以充分發揮其鼓勵作用。比如《借分》一例中,對考試分數採取了特殊處理方式,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這一處理方式很好的體現了評價的鼓勵性原則。

  三、評價要注重主體 教學的評價一般只侷限於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我應為還應參於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評價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評價不只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應適當的讓學生參與進來,比如學生回答完一個問題之後,其他學生及時的鼓掌,使他們被重視的感覺。有時,學生之間相互瞭解可能比老師對學生的瞭解更徹底更透徹,老師不能唱獨角戲,要想方讓學生參與進來,讓他們來評價他人,或作自我評價,我認為這三種如果能有機結合起來,對於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起到促進作用。

  四、評價要適當 當前,有許多老師都較注意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藉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點是正確的,但是,有的老師卻對學生的表揚或鼓勵過高了些,或者是說對學生的評價不切合實際,這就是我們要注意的問題。比如有的學生平時表現較差,學習上反映較遲鈍,如果老師對他們的表現進行過高的評價,大力的表揚他,那麼他反而會接受不了。

  因為一個學生的行為表現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能轉變過來的,所以老師應一步步來。這樣,學生則能真正體會到自己的成功之處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學生獲得的表揚,不是老師隨口應付的,而是自己成績的肯定。這才是恰當的評價,才會對學生有真正的激勵性和鞭策性.五、評價要有發展性 教師要用發展的觀點和標準來評價學生,要看到中小學生正處在成長髮展的過程中,他們每個人都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現在的醜小鴨都可能變成以後的白天鵝。相反,如果教師對一個學生進行諷刺、挖苦,就會影響這個學生的一生。

  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切忌用僵化、固定的眼光來看待他們。要看到他們的努力、看到他們每點的進步和變化,要及時肯定他們的進步,在評價標準掌握上,要有一定的相對性。 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是每個教師的基本功,教師能否正確運用評價手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取決於教師是否具有正確的評價觀。教師要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就必須能正確運用科學的評價手段,使學生在科學評價的引導下,全面素質得到均衡協調發展,走向成熟,邁向成功。

  篇二

  根據《科學課程標準》的精神,評價要為教學服務,推動教育的發展,推進學生能力、素質的提升。就是要通過評價給予學生快樂,讓學生從評價中得到強大的動力,從而激勵、推動學生的科學學習。

  一、評價主體要多元化。

  以往對學生的評價主要由教師給出,教師充當著裁判者的角色。新課標提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激勵者,是學生探究科學的合作者,是課堂教學的調控者,但不再是獨裁者。教師與學生科學學習交往的時間雖然很多,但還是與學生之間存在著空白。況且,每個教師總是會受心情等主觀因素制約,影響評價的客觀、公平。因此,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採用了多人蔘與學生評價的方法。例如學生參與了小組合作學習、實驗後,讓同組同學評一評自己活動中的表現;學生參與課後調查、實踐後,讓家長或接觸的社會人員來評一評;教師與學生教學互動後,也可以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作為能動、鮮活的個體,對自己的學習狀況也有看法,因此,在每次教學活動結束後,也讓學生對自己的表現評一評。這樣,同學、家長、社會人員、教師和自己都成為了學生的評判者。通過這麼多人的眼光去評價一個學生,再合併這些人的評價結果,我想應該比以前只有教師評價更能體現公平、公正性。

  二、評價方式要多樣化。

  過去評價學生以一張試卷定好壞。其他人也只看學生考試的成績來評判學生。這樣其實不能如實反映學生一學期的真實情況。有的學生學習過程中一路里是認真的,取得優秀成績是必然結果,獲得他人表揚是理所當然。而有一部分學生平時不努力,偶然一次取得了優秀,也被人讚揚,這樣就使這部分學生淡化了自己的缺點,一直抱著不努力學習也能取得高分的僥倖心理,不能揚長避短,從而荒廢學業。還有一部分學生,平時勤奮刻苦,因一時疏忽,失去了優秀,就被人認為是差。導致這部分學生心灰意冷,喪失了恆心與信心,平常的表現也一落千丈。因此,我在評價學生成績時,增加了一些評價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

  1、跟蹤評價。既然試卷評價遺漏了學生平時的表現,就要跟蹤學生的發展軌跡進行即時、即現評價。給每一位學生準備一個作業袋,把他們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都放進去。例如把學生的實驗記錄單,他人對自己的即時評價,課堂、活動中自己的問題、想法和獨特見解等,標好日期,都收入到作業袋中。看著沉沉的作業袋,也就顯示了學生深深的科學歷程。

  2、作業展評。科學課的作業,根據課程特點,主要是一些實踐性作業,例如小製作、實驗報告、調查資料等。這些作品是反映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把每次課文中的實踐性作業都佈置學生認真完成,在一定的時間內,要求學生不管好壞都要上交。例如《熱氣球》一課,佈置學生製作竹蜻蜓,學生作品交上來後,我帶領學生一起到操場上放飛,竹蜻蜓成功升空,學生的評價也就出來了。再如《聽不見的聲音》一課,要求學生蒐集關於超聲波的資料。然後,組織召開討論會。先小組交流,再推薦全班交流。學生交流過程中,作業好壞也就出來了。這種作業,都不是直接給出評價,都是讓學生通過交流和實際應用中自己顯現出成績來,然後把所有資料存入作業袋。其他學生在觀賞過程中,都會不自覺地進行比較,作品的優劣就一覽無疑。而每位學生通過展覽,能從中發現別人的優點,找出自己的缺點,從而取長補短。這樣的評價,無須一句話,就對學生以激勵或鞭策。

  3、口試或筆試相結合評價。科學教學中要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但基本知識還是要記憶的。我在每節課前或後,會找來同學,以口試形式及時測試他們對基礎知識的記憶。在單元結束後,記憶內容較多時,以小練習等筆試形式進行評價。

  4、評語評價。成績報告單的評語,讓同學從冷冰冰的等級分中感受到了一絲溫暖,評語中有表揚,有鼓勵,同時飽含著老師的期盼之情。科學課中,同樣可以用評語評價。我設計瞭如下這張評價反饋表。

  在師與生、生與生、家長與學生中都可以用。長輩的評價多一些表揚和鼓勵。同學間評價為了避免互挑毛病,影響團結,以發現對方優點為主。學生自我評價,參照課堂教學的要求,反思自己的表現,可寫出自己的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評價內容要全面化。

  新標準說:評價既要考察學生對科學概念與事實的理解,又要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探究的方法與能力、科學的行為與習慣等方面。需要對學生作出以上評價,要改革評價內容和評價時機。

  首先要改革終結性評價的內容。不能單純考查對科學知識的記憶,要增加運用科學知識解釋生活中一些現象的題目。要屏棄一些狹窄的單一性答案的題目,增加開放性試題,以發散學生的思維,追求試題答案的多樣性、新穎性和獨創性。要打破試卷的狹窄性,注重科學知識的延伸性。甚至可以出現一些學科間整合的題目。例如:《植物和環境》一課,調查校園中樹木的生長情況,學生不但要考察樹木的現狀,而且要運用舊知分析形成現狀的原因,更要注意形成原因的多樣性。這樣的評價內容,體現學科與實踐活動的整合,注重題型、時間的開放和地點的開放。

  其次,更加應該重視學生參與整個學習科學的過程的評價。如在參與實驗操作時,表現出來的觀察、動手能力和參與情感、閃現出來的獨特見解、方法;在社會實踐中,表現出來的獨立性、自主性和領導能力;在常態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對科學的濃厚興趣等。彙總整個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才能顯示學生在不同時間,不同方面的才能。對這些及時點評,才能體現評價結果的全面性。例如:《太陽高度和氣溫變化》一課,觀察和記錄教室內一週的氣溫變化,則不僅要檢查學生分析的結果,更要檢查學生是否在每天的固定時間記錄溫度,小組的同學是否能互相提醒,合作精神好不好。就是加強過程評價,削弱結果評價。

  不遺漏學生每一刻的每一個優點,讓它作為評價學生成績的一部分。讓學生通過老師、同學的即時評價,感覺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聽到讚美自己的聲音。讓學生從評價中感到快樂無比。在快樂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在快樂中促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在快樂中提高科學素養。

  常用的教學評價方法

  日常行為觀察評價

  日常行為觀察法是指在平時對學生的各項學習活動行為表現的觀察記錄,井由此大致判斷學生達到某種等級水平的辦法比如:情感領域教育目標的測評不能像認知領域那樣要求學生給出最高表現,也沒有標準答案,影響因素較為複雜,學生在情感領域的發展水平總是表現在外部行為、習慣上,因而可用觀察法來測評學生情感領域的發展水平。

  活動性表現評價

  動表現評價是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學生在各項學習活動中的表現,對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實驗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及能力,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水平以及表達交流技能等全方位的評價。評價的結果以簡單的方式加以記錄,在比較、分析基礎上,給出恰當的反饋,激勵學生進步。表現形式可以採用等級評定加描述性評語,此評價可以採用獨立、小組或團體的形式,既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也可以在學習結束後進行,在評價中應該注意既評價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又評價學生的活動結果。

  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新的評價理念與評價方法。它反對通過量化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的評價,主張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評定、進行鑑賞。綜合實

  踐活動的具體評價方式有彙報、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報告答辯、演示、展示、表演、競賽、評比、觀察、檢查、評語等。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多種多樣。但無論何種方式,運用的先決條件為觀察。通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並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這是綜合實踐活動各種評價方式運用的基本要求。在具體操作中,“檔案袋評定”與“協商研討式評定”方法我覺得是非常有效的評價方法。但在運用這些方法時要注意用文字說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教師要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以便使學生深入地瞭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並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悅。

  篇三

  新課標中提出,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建立評價指標多元、評價方式多樣,既關注結果,更加重視過程的評價體系。

  我們知道,新課程對學生的學習評價突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即體現了評價體系的改變,從傳統教學評價中過分偏重知識與技能,發展為一要評價知識與技能,二要評價過程與方法,三要評價情感與態度。

  那麼,在這種新的背景下,如何把握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評價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對知識與技能的評價,可根據教學目標及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和技能形成的情況,以及課堂練習情況,給學生以及時的反饋評價。如對學生閱讀、板演、討論發言、回答問題、動手操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的評價及對學生作業的評價等。這種評價是形成性與總結性相結合的評價,它既可以使老師瞭解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新的技能的形成情況,又能讓學生得到評價反饋,驗證自己得出的資訊和結果是否準確。

  二、對過程與方法的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如數學教學中的口算,不單要說出結果,還要說出怎樣想;應用題教學及計算教學中不但要看結果是否正確,而且要看學生計算和思維的過程是否合理有序,是否有創新性的解題方法,以及解題方法是否科學簡便。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積極性。

  三、對情感與態度的評價。這是傳統教學中最不受重視的一項評價。對學生學習情感與態度的評價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生沒有積極的情感就很難談到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沒有端正的態度也不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關注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的評價是十分重要的。

  1、情感與態度的評價是發展性的評價。教師用賞識的評語給學生以反饋,會誘發學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不斷啟用思維的細胞,使學生在幸福快樂的心境下學習,學習的效率會大大提高。

  2、情感與態度的評價可採取描述性評價,也可採取會意性評價。描述性評價即是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性的語言描述,如用激勵性的語言,賞識性的語言,既肯定成績又指出發展方向的語言等對學生進行即時評價。會意性評價即是教師用表情、眼神或某種表示讚許肯定的動作,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表現表示肯定的評價形式。如: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用點頭,伸拇指等動作來表示對學生回答的迴應等。

  在課堂教學中,描述性評價用的較多。但從聽有些公開課來看,有些教師為了力求體現課堂教學中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花費好大精力不斷地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給人一種無病呻吟之感。我個人認為課堂教學中的描述性評價應適時,適量,不能過頻。

  總之,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評價方法,從各種角度給學生以客觀公正、合理的評價,是十分必要的,。我們相信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課堂教學的評價形式和方法會不斷髮展,會更有利於學生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