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務員面試真題答案

  面試試題練習對考生面試能力和答題思路會有所提升,因此備考廣東公務員的考生必須要多練習真題試題,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廣東公務員面試真題幫助你提分。

  ***一***

  重慶一個3歲的小女孩上培訓班遲到後,為了進教室,兩次說“我有錢”。培訓班老師對此已司空見慣:當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一些小朋友就會說說自己有錢或爸爸有錢、媽媽有錢,想讓老師來滿足自己的要求。有網友評論說,孩子小小年紀就滿身銅臭味,滿腦子都是潛規則,長大了也難成大事;也有網友說,這種擔心純屬杞人憂天,孩子還太小隻是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你怎麼看?

  【作答思路】

  一個3歲的小孩本身並沒有什麼金錢的觀念,卻脫口而出“我有錢”,可見在她的家庭中家長確實有意或無意地向她傳遞了“有錢就能搞定一切”的價值觀。但對於有網友認為孩子小小年紀就滿身銅臭味、滿腦子潛規則,我認為也過於苛責。3歲的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一舉一動都在刻意模仿大人,更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當孩子說“我有錢”時,就是隨口一說。他們就像一張白紙,一言一行都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影響,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成熟”,只不過是對成人世界的刻意模仿。正因為在時下的社會中,有太多成年人在遇見麻煩時叫囂“我有錢”,把“我有錢”掛在嘴邊,認為“有錢”就可以隨意逾越規則,在耳濡目染之下,一個小女孩才會下意識地把“我有錢”當成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當孩子把“我有錢”掛在嘴上時,應該去反思家庭和社會的錯誤示範,而不是指責孩子。遺憾的是,同樣的金錢觀,放在成人身上,人們通常會視而不見,放在一個三歲小孩子身上,卻無法容忍,橫加指責。不要忽略了問題的關鍵——當社會流行一種錯誤價值觀時,小孩子怎麼可能獨善其身?

  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既要治標又要治本。既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金錢觀的引導,也要對整個社會的唯利是圖、金錢至上的社會風氣進行整治。

  引導年幼的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一方面要讓他們瞭解金錢是什麼,另一方面要讓他們知道如何使用金錢。家長要告訴孩子錢到底有什麼用,跟孩子解釋家庭的經濟狀況,讓孩子知道錢是生活的組成部分,不很重要也不無足輕重。操作上來說,可以從小教他們分辨不同的硬幣價值,然後給孩子準備一個存錢罐,教他們將平時收集到的硬幣放到存錢罐裡,讓孩子清楚感覺到金錢存放的地方,並且實際看到、感覺到金錢的累積。在積累到一定數量後,可以帶著孩子去購買一些學習用品,小玩具,同時教育孩子“不要有多少用多少”、要“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零用錢”之類,慢慢幫助孩子養成合理而適度的消費觀念,正確使用金錢。

  解決問題的關鍵,還在於在整個社會倡導一股清流,倡導群眾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經掙錢,把錢用到有利於國家社會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於全面發展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

  ***二***

  近日,安徽、省政府在《關於“酒桌辦公”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中,明確作出“今後所有省內公務活動***除外事、招商活動外***一律不準飲酒”的規定。有關這史上最嚴“禁酒令”,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

  安徽省做出的該項規定,要求所有公務活動除外事、招商活動外,一律不準飲酒。這一“最嚴禁酒令”凸顯安徽整治“酒桌文化”的決心,值得肯定與借鑑。

  在我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中,酒文化無疑佔據了極重要的份額,酒文化的精髓不在酒本身的品質和淵源,而更在於它所體現出的“酒桌文化”。的確,酒作為一種交際媒介,在迎賓送客,聚朋會友,傳遞友情中發揮了獨到的作用,可以說學會酒桌上的“奧妙“,有助於人際交往的成功。 這樣的酒桌文化也在官場上盛行,久而久之出現了酒桌上的“權力尋租”和利益交換。如出現了“不請客吃飯”不辦事、“請客吃飯”亂辦事;通過“酒桌辦公”要資金、跑專案、爭考核名次或謀取不當利益;黨員幹部及公職人員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等現象。這樣的現象如果不加以制止,不僅會浪費國家資源,有損政府工作人員形象,甚至會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所以安徽省重拳出擊,出臺的史上最嚴“禁酒令”具有一定的現實性意義。它將過去酒桌上的“潛規則”晒在陽光下,直指酒桌上的“權力尋租”和利益交換,給公務人員劃出具體的紀律紅線。

  如果想讓該規定能落到實處,發揮作用,還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首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可以先細化規定並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等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後,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避免出現規定出臺時轟轟烈烈,時間久了也就無人過問了,最終流於一紙空文。其次,在執行中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作用。及時公開舉報電話,強化宣傳引導,接受各方監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可以會同相關部門,通過財務檢查、審計和明查暗訪等形式,對“酒桌辦公”問題進行專項督查,及時發現和嚴肅查處“酒桌辦公”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後,實施官員問責制,黨委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各負其責。一旦觸犯規定,不僅要從嚴追究組織者的責任,還要追究參與者的責任,更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三***

  目前,大學畢業生簡歷上出現新變化,在特長能力那一欄裡出現淘寶店主、微商、遊戲高手等新詞彙,對於更加個性的大學生簡歷,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

  大學生簡歷中講遊戲高手、淘寶店主、微商等作為自己的特長,一方面要為其坦誠率真點贊,另一方面,我也反對將其作為就業擇業的價值取向。

  現在的年輕人,處在網際網路風生水起的年代,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帶有數字化的痕跡,求職簡歷中出現一些網路元素,都符合時代特色,展現了新生代的活力。一些年輕人把“微商代理”“淘寶店主”,甚至是“會打遊戲”寫進簡歷,看起來有些不著調,這也是一種可愛的坦誠。與之對比明顯的簡歷作假的現象早已司空見慣:業餘發幾天傳單就是“組織過大型營銷活動”;在學生組織打過幾天“醬油”,就是“具有出色的組織協調能力”;跟在導師屁股後面發過一兩篇論文就是“在科研上有出色表現”。相對於此,那些不自我拔高、自我溢美,而且主動把對網路的嗜好寫在簡歷上的年輕人,實在是率真得很。

  但是,會打遊戲可以是一種愛好,但不宜理解成進入職場的“特長”。所謂特長,首先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如果說整天窩在宿舍打遊戲也是一種值得引以為傲的特長,那未免拉低了“特長”一詞的水準。

  因此,面對這樣的現象,高校以及媒體都要做好正面的引導。一方面,高校應明確教育目標,培養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人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支援學生的個性,但引導學生將這種個性控制在一定的價值尺度之內。另一方面,媒體的報道也要充分尊重事實,不能誇大其詞。少數特立獨行者的“成功”,往往具有偶然性。新聞報道捕捉這種偶然性無可厚非,但應正確引導,絕不能把這種僥倖捧得太高,以免產生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