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務員面試真題含答案

  面試作為山東公務員考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考生需要特別注重試題的練習,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山東公務員面試真題幫助你提分。

  山東公務員面試真題***一***

  近年來在世界多個大城市舉辦“地球熄燈一小時”的節能活動,經過幾年的時間擴充套件到了全球80多個國家,對於這項活動你怎樣看待?

  【點題】

  這道題屬於政策理解型別的綜合分析題,考察考生對於政策、活動的認識能力。這型別的題目需要考生能夠全面、辯證的看待問題,並且思維要有一定深度才行,不能就事論事,停留在事物表面。

  【思路點撥】

  這道題主要是要把這項活動的意義分析到位,然後聯絡一下實際,提出一些現實中還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談一談自己的做法,最後自己可以表明態度,從自身做起,積極踐行綠色節能行動。

  【參考答案】

  這項活動最開始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提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倡議人們響應綠色節能來積極應對全球氣候惡化問題。一經提出,各國紛紛響應和支援。我對這項活動是這樣來理解的。

  第一,覺醒意識,凝聚共識。“地球一小時”活動絕不僅僅是單純的減低了一小時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其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使大家的環境保護意識開始覺醒,使大家腦中綠色低碳的環保理念開始生根發芽,使世界各國人民的節能減排意識開始凝聚。就像人們說的那樣,最關鍵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是是否有人提出問題。所以當“地球一小時”的倡議一經提出,就被各國紛紛響應,這樣的事實證明,世界自然基金組織充當了一個“問題發起者”的先驅角色,在引領世界環保理念潮流的行動中作用非凡。

  第二,切合實際,符合國情。雖然是在國外發起的,但是放眼我國環境氣候的嚴峻形勢,這項活動無疑是我們國家迫切需要的。過去我國很長一個階段裡採用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資源枯竭、能源浪費、環境汙染等問題在近些年內開始凸顯,不僅制約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更是對人們的生命和健康產生了嚴重威脅。最重要的是,過去國內第一要務是發展,忽略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民眾對於節能減排的環保理念也比較淡薄,缺乏環保責任主體意識。這項活動提出之後,國家層面越來越具備大國意識,中央對各地政府生態和環境保護工作要求越來越高,民眾也對環保的訴求越來越強烈,活動的積極效果開始顯現。

  第三,正確認識活動的作用和侷限性。營造全民環境保護意識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艱鉅任務,絕非一個口號或者一個活動就能輕而易舉解決的。如果只在“地球熄燈日”的時候才象徵性的關閉一下電燈,其他時候還繼續走高排放、高消耗、不節能、不環保的老路,那麼這項活動最終只會流於形式,永遠停留在表面上和口號中。因此媒體需要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政府多出臺一些類似於城市免費使用自行車這樣的好政策,社會組織也要參與進來多開展一些響應綠色環保的節目和活動,最重要的是全體民眾要積極參與和響應,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生態和諧、環境友好的美好願景。

  山東公務員面試真題***二***

  直言納諫是公務員非常重要的品質,如果你的領導在工作中出現問題,你會向他直言進諫嗎,會怎麼進行?

  【點題】

  這是一道關於“原則性”和“靈活性”的人際關係題,難度不是很大,考生在回答的時候宜短不宜長,千萬不能重複羅嗦。

  【思路點撥】

  這種型別的人際關係題以往出現過多次相類似的題目,認為在回答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抓住一個原則:對突破底線的事堅決說不,對非原則性問題的事要注意提意見的方式和策略。

  【參考答案】

  直言進諫是作為同事、作為下屬的一個基本要求,直言進諫要求我們做人要誠實正直有擔當,一個單位如果缺少敢於直言進諫的人,都是“只栽花不裁刺”的好好先生,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一團和氣,但是實際上工作效率、人際氛圍肯定好不到哪裡去。但是我們也要把握好“直”的準確涵義,我認為“直”表示正直和坦誠,是對道德品質和工作責任心的要求,而不是要我們不分場合、言辭激烈地反抗領導的工作要求。

  如果我在工作上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做到“謹慎”、“請教”、“委婉”六個字。“謹慎”是指在不理解、不確定的時候,不要盲目認定別人就是錯誤的,用全域性性的眼光來看問題,試圖理解和領會領導決策的依據和意圖。“請教”指的是困惑的時候可以從外圍著手,先向其他同事詢問、探討,嘗試開啟自己的思路,領會領導意圖。“委婉”指的是如果事情緊急、事關重大,我會和領導委婉溝通,用“以問代諫”的方式,用詢問的口吻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這樣既能維護領導的權威性,又能真實反映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這就是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候的做法。

  山東公務員面試真題***三***

  有人幫是幸運,沒人幫是命運公平的安排。談談你的理解。

  【點題】

  這是一道綜合分析題,考察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你闡述觀念的過程中,檢驗考生是否具備感恩品質、奮鬥精神、陽光心態、反思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素質。一個好的公職人員,甚至是一個人格健全、心態積極的普通人,都應該具備這些優良品質。

  【思路點撥】

  有人幫的時候:有人幫的時候,我們是幸運的。因此,我們要懂得感恩和回饋,知道“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也要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弘揚社會正能量。同時,要對他人的幫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也要反思自身的不足,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萬萬不能對他人的幫助產生依賴心理。沒人幫的時候:坦然的接受,不要去憤怒、埋怨,一邊需要用自強不息的奮鬥姿態去改變困境,另一邊需要反思自身的問題,反思沒人幫助的原因,主動與他人尋求合作,學會共贏。

  【參考答案】

  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受到他人的幫助,也經常會陷入孤立無援的情境。面對“有人幫”和“無人幫”的兩種情況,我們能否正確認識,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是我們人生路上應當學會的一堂必修課程。

  如何看待“有人幫”。感恩節在美國是一項全國性的節日,歷來受到美國人民的重視,由此可見感恩之心的重要程度。如果缺乏感恩的品質,就會將別人善意的幫助看成是一種理所應當,不僅不能認識到他人幫助的寶貴意義,而且如果習慣性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他人提出苛求,長此以往會產生依賴心理,對人際交往、工作協作方面產生認識偏差,最終產生一種弱者心態,會變得脆弱、憤世嫉俗、沒有擔當。這種弱者心態可以說是致命的,失敗之後總把原因歸結於他人不幫助自己,而不去反思自身的失誤和不足,這樣永遠不能提高。

  如何看待“沒人幫”。沒人幫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坦然的接受,這種坦然不是說坐以待斃、破罐破摔,而是用一種君子自強不息的強者之姿去勇敢面對,不埋怨,不責怪,直面問題、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當然,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現代社會更加註重分工協作,在沒人幫的時候,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為什麼得不到幫助,是自己性格孤僻不善交往,還是自己不常幫助別人,或是自己在利益分配的時候過於計較……我們要總結出問題所在,養成善於協作的能力,具備互利共贏的眼界,合理運用和配置身邊的有效資源,這樣才能把自己的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