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政法幹警常識專練題帶答案

  常識判斷模組是黑龍江政法幹警行測考試中重要的部分,是每一個考生絕對不能忽視的得分陣地。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黑龍江政法幹警常識專練題,供各位考生練習。

  黑龍江政法幹警常識專練題***一***

  1.李軍是某單位的會計,他為了盜竊單位保險櫃裡的現金而設法配製了保險櫃的鑰匙。後來李軍在盜竊過程中因害怕被發現而將配製的鑰匙丟棄,沒有竊取現金。

  李軍的行為屬於*** ***。

  A.犯罪預備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

  2.法律援助是指在國家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的指導和協調下,律師、公證人員、基層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務人員依法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給予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制度。它有一般物件和特殊物件,前者是要審查其是否是具備援助條件的中國公民;後者是指符合刑事訴訟法和司法部、***關於開展刑事法律援助的聯合通知規定的刑事被告人。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於法律援助物件的是*** ***。

  A.在中國犯搶劫罪的外國人

  B.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人

  C.因經濟困難無能力聘請律師的作為殘疾人的刑事嫌疑人

  D.在刑事案件中,委託了辯護人的外國籍被告人

  3.行政行為以*** ***標準,可分為羈束行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A.受法律規範拘束的程度

  B.管理物件是否特定

  C.行政機關是否可以主動作出行政行為

  D.適用與效力作用的物件範圍

  4.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的後果、實施制裁的機關、方法的不同,法律制裁可分為*** ***。

  A.司法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違憲制裁

  5.在我國,目前調整民事法律關係的法律淵源主要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典》

  C.《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

  黑龍江政法幹警常識專練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則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是指行為人故意實施的行為已經具備了某種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判定犯罪是否既遂,應當以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是否具備了<<刑法分則所規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為標準。完全具備的是既遂;未能完全具備的則不是既遂。

  犯罪預備:第22條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犯罪未遂:第23條第1款規定,已經著手實施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故正確答案為C。

  本題相關知識點:

  犯罪中止與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的區別是其有自動性,即由於主觀意志因素的放棄或防止導致犯罪未完成。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則都是由於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因素導致犯罪未完成,區別在於是否著手實行行為。

  舉例:A和B預謀要殺害C

  犯罪預備:A和B在犯罪前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比如觀察C的居住地、準備了殺人凶器等;

  犯罪中止:A在準備殺害C之時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將會受到法律的懲罰就主動放棄了犯罪行為;

  犯罪未遂:B在殺害C的過程中由於客觀原因不能使犯罪行為繼續,被迫放棄犯罪行為,而非主動放棄,如“被害人高呼救命”有人發現等;

  犯罪既遂:B成功殺害了C。

  2.答案: B

  解析: 法律援助物件包括一般物件和特殊物件,一般物件的關鍵要件是***1***具備援助條件中國公民,特殊物件的關鍵要件是***2***刑事被告人。A項中既不屬於***1***也不屬於***2***,故排除。B項符合***1***。C項中刑事嫌疑人不等同於刑事被告人不符合***2***,D項不符合***1***,因此本題答案是B項。

  3.答案: A

  解析:

  行政行為以受法律規範拘束的程度為標準,可分為羈束行政行為與自由裁量行政行為。羈束行政行為是指法律明確規定了行政行為的範圍、條件、程度、方法等,行政機關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只能嚴格依照法律作出的行政行為。自由裁量行政行為,是羈束行政行為的對稱,指法律規範僅對行為目的、行為範圍等作一原則性規定,而將行為的具體內容、條件、標準、幅度、方式等留給行政機關自行選擇、決定而實施的行政行為。因此,本題選擇A選項。

  4.答案: ACD

  解析:

  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國家機關對違法者***或違約者***依其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懲罰措施。根據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的性質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為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違憲制裁。故正確答案為A、C、D。

  5.答案: C

  解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係,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制定本法。”可見目前我國調整民事法律關係的法律淵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答案選 C。A 項為本題最大的干擾項,我們通常所簡稱的《民法》,全稱為《中國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而非《中國人民共和國民法》。

  黑龍江政法幹警常識專練題***二***

  1.下列關於“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依法治國的最終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B.依法治國就是法治

  C.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D.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

  2.宋朝畫家文與可住宅周圍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觀察竹子的變化,對竹子的形狀、姿態有透徹的瞭解,因而畫出的竹子生動逼真。有詩云:“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這一事實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A.意識是物質長期發展的產物

  B.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

  C.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D.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3.我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方針的主要理論基礎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辯證關係原理

  B.內因和外因辯證關係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係原理

  D.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4.群體意識是*** ***。

  A.群體共同意識相互作用的產物

  B.集體主義的產物

  C.群體成員約定俗成的產物

  D.群體實踐活動的產物

  5.*** ***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始終關係黨的執政的全域性,關係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全域性,關係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和社會安定的全域性。

  A.發展生產力

  B.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C.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

  D.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黑龍江政法幹警常識專練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實行依法治國的重大歷史意義體現在:

  ***1***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法治經濟。***2***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證。***3***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4***依法治國是維護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A、C、D項屬正確的說法,B選項說法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B

  解析:

  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文與可之所以能畫出的竹子生動逼真,是他長期觀察,對竹子有透徹瞭解的結果,這說明人腦不會自動產生意識,只有當客觀事物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並反映到人腦之後,才形成意識,也就是說,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A項是說意識的起源,B項是說意識的本質,D項是物質的特性,均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B

  解析:

  獨立自主、自立更生是內因,對外開放是外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這一方針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內因和外因辯證關係原理,故正確答案為B項。

  4.答案: D

  解析:

  群體意識是指參加群體的成員所共有的意識,並非群體共同意識相互作用的產物,也不是集體主義的產物,排除A和B;群體意識是在群體資訊傳播和互動過程中形成的,是群體實踐活動的產物,說成“群體成員約定俗稱的產物”不準確。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C

  解析:

  ***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總是由各方面的具體利益構成的。我們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應該正確反映並有利於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係,都應該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這始終關係黨的執政的全域性,關係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全域性,關係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和社會安定的全域性。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本題應當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