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喝什麼茶好

  喝茶是秋天必不可少的一種享受,在暖暖的午後,來一杯秋季養生茶,那真是無比愜意。那麼,你知道嗎?下面就由小編給你介紹秋季養生茶,希望你喜歡。

  秋季養生茶

  1、易上火,喝綠茶

  秋季是一個人身體特別容易上火的時候。經過一個暑熱蒸薰,眼下很多人開始出現陰虛火旺症狀,根源在秋耗、秋虧、秋損,很多人感到精力不足,這裡痛那裡痛。

  而年紀大的,本來已經有慢性病的人,像氣管炎、哮喘、胃病、鼻炎、脊椎病、各種面板病等,這個季節就會出現反覆。

  綠茶是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未發酵的綠茶性寒涼,有清熱、利尿、助消化的作用,特別適合體質強壯、容易上火的人,如出現口乾口苦、口舌生瘡、喉嚨痛、大便結燥、大便黏液、排便痛等症狀,可適當的喝些綠茶。

  秋季容易心火旺,秋季喝些偏涼的綠茶正好可以幫助緩解肝火和心火。

  同時綠茶是不發酵茶,所以一般能夠更多地保留茶葉內的天然物質,如茶多酚、咖啡鹼、茶氨酸、維生素、兒茶素等。

  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其中,綠茶中所含有的兒茶素最豐富,因此更具抗氧化性,對致癌物質的合成有阻斷功能。

  中醫藥理證明,綠茶性清涼,具有退熱降火之功效。秋天經常喝綠茶的人,很少上火。

  專家認為,這是因為綠茶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具有退熱、祛暑、解毒的功效。所以秋季易上火的人就喝綠茶。

  2、調脾胃,喝紅茶

  秋季溫差比較大,不能很好適應這種變化的人就容易患上各種季節病,其中就包括脾胃虛弱。

  所以,在多事之秋養護脾胃是勢在必行的。中國人都愛喝茶,但是胃病患者最好喝紅茶。

  紅茶是全發酵茶,茶多酚含量少,經過“熟化”刺激性較弱,較為平緩溫和,適合飲用。

  尤其對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喝紅茶時加點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溫胃作用。

  喝茶的時間最好在飯後,因為空腹飲茶會傷身體,尤其對於不常飲茶的人來說,會抑制胃液分泌,妨礙消化,嚴重的還會引起心悸、頭痛等“茶醉”現象。

  很多人都對紅茶味苦、色重的口感不習慣。專家介紹說,紅茶要想變得清淡,主要靠茶葉用量和放水量來調節。

  一般人放3—5克茶葉就可以,口味淡者可放得更少些,保證茶和水的比例為50∶1。

  也就是說如果放3克紅茶,應當用150毫升水來沖泡。紅茶與瓷杯搭配,視覺和味覺效果最佳,建議大家每杯茶沖泡3—5分鐘。

  專家提醒大家,紅茶不適於放涼飲用,因為這樣會影響暖胃效果,還可能因為放置時間過長而降低營養含量。

  泡紅茶最好用敞口杯,不要等到杯中的水都喝盡才補充熱水,最好等水剩下1/3左右時就蓄水,以便稀釋茶葉,保持茶的溫度和濃度適宜,每杯紅茶蓄水3次口感最佳。

  3、口乾舌燥,喝烏龍茶

  天氣涼熱不定,有的人總覺得渾身不舒服:口乾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潤。有時候鼻腔有乾燥感,一不小心還出血。

  喉嚨也癢癢的,頻頻乾咳,有時有少量的痰,卻總是咳而不爽。嘴脣一碰就乾裂,痛得喝水、吃飯都困難……這些都是秋燥症的表現。

  秋天乾燥,“燥氣當令”,常使人口乾舌燥,秋季宜喝烏龍茶、鐵觀音等青茶。

  烏龍茶屬半發酵茶,介於綠、紅茶之間,色澤青褐,因此又得名“青茶”。

  4、清肝明目,喝菊花茶

  養生專家認為,菊花茶是秋季飲茶推薦選擇之一,可以起到清肺去火的效果。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

  中醫多用以主治目赤、咽喉腫疼、耳鳴、風熱感冒、頭疼、高血壓等病症。若長期食用,還有利血氣、輕身、延年的功效。

  菊花可製成保健茶。清香宜人的甘菊適合泡茶飲用,蘇杭一帶產的白菊更是上選。

  泡飲菊花茶時,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沖泡即可,待水七八成熱時,可看到茶水漸漸釀成微黃色。

  菊花茶香氣濃郁,提神醒腦,而且有疏風清熱、養肝明目、降壓通脈的作用。

  由於天氣乾燥,不少上班族,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很容易就會出現頭昏腦脹,眼睛乾澀等症狀。

  針對此類人群,推薦大家飲用菊花茶。不過,中醫講究辨證治療,體寒的人就不適合飲用菊花茶。另外,飲用菊花茶要注意適量原則。

  5、防感冒,喝薑茶

  秋季早晚溫差較大,感冒的人越來越多。把薑茶當飲料喝,可增加抵抗力、預防感冒。

  如果患的是風寒感冒,喝薑茶確實會有一定的作用。不過需注意的是,如果是熱性體質的人,或者患的是風熱感冒,喝薑茶就不僅不能增加抵抗力,還會起到反作用。

  生薑味辛性溫,長於發散風寒、化痰止咳,又能溫中止嘔、解毒,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證,前人稱之為“嘔家聖藥”。

  利用姜做薑茶,可發汗解表,溫肺止咳,對流感、傷寒、咳嗽等療效顯。

  飯後飲用,有發汗解表、溫肺止咳的功效,有利於治療流感、傷寒、咳嗽。姜是溫性食物、偏辛散,比較適合寒性體質的人。

  將姜剁成薑末,放入茶壺中,再放入開水和紅糖。燜5分鐘左右再飲用。

  我通常喜歡用紐西蘭的麥奴卡蜂蜜來代替紅糖。因為蜂蜜能清肺化痰、潤咽止咳,對呼吸系統疾病有較好的功效。

  小貼士

  如果放蜂蜜,最好水溫降到60度再放,以免破壞蜂蜜的營養成分。

  6、口腔有異味,喝桂花茶

  朋友如果出現口臭或口中有異味,可以喝點桂花茶。

  桂花中含有的芳香物質,能滋陰生津,疏肝解鬱,促進腸道穢濁物質的排洩,從而能夠幫助祛除口中異味。

  可以取制好的糖桂花1~2茶匙,加鮮檸檬1~2片,衝入開水200~400毫升,代茶飲。

  糖桂花可以在超市裡買到,也可以自己製作,即將幹桂花放清水中漂洗,去除灰塵雜質,撈出瀝乾,加入白糖拌勻,上鍋蒸10分鐘。涼後裝入乾淨的瓶內,放在冰箱冷藏。

  7、消除抑鬱,喝玫瑰花茶

  秋季落葉繽紛,容易讓人產生抑鬱情緒,所以這時的失眠會因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而多發。

  長時間抑鬱會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導致內分泌失調,使病人陷入失眠-抑鬱-失眠的惡性迴圈,這也是人們在涼爽的秋季依然失眠頻頻,偶爾入睡也會頻繁做夢的原因之一。這時消除抑鬱不妨喝玫瑰花茶。

  中醫認為,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溫,最明顯的功效就是理氣解鬱、活血散淤和調經止痛。

  此外,玫瑰花的藥性非常溫和,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鬱氣,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功效。

  泡玫瑰花的時候,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調入冰糖或蜂蜜,以減少玫瑰花的澀味,加強功效。需要提醒的是,玫瑰花最好不要與茶葉泡在一起喝。

  因為茶葉中有大量鞣酸,會影響玫瑰花舒肝解鬱的功效。

  秋季注意事項

  1、合理膳食,以防燥護陰、滋陽潤肺為準則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秋燥之氣易傷肺。因此,秋季飲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

  體質、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

  可多吃些紅棗、蓮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補、平補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壽,但不能猛吃大魚大肉,瓜果也不能過食,以免傷及腸胃。

  另外,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潔衛生,保護脾胃,多進溫食,節制冷食、冷飲,以免引發腸炎、痢疾等疾病。

  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

  秋季天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在此季節老年人必須加強體育鍛煉,是秋季保健中最積極的方法。

  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後要積極參加活動健身鍛鍊,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鍊專案。

  3、保持樂觀情緒,靜養心神

  秋季萬物成熟是收穫的美好時節;但秋天也是萬物逐漸凋謝、呈現衰敗景象的季節。

  因此,要適當延長夜間睡眠時間;可經常和他人、家人談心,或到公園散步,適當看看電影、電視,或養花、垂釣,這些都有益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4、衣裝適宜,謹防著涼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較大;在此季節,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過早、過多新增衣物。

  在此季節只要不是過於寒冷,就要儘量讓機體保持於涼爽狀態,讓身體得以鍛鍊,使其具有抗禦風寒的能力。

  5、秋季更應注意科學午睡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 進入秋季,人們很容易犯困,儘管睡覺時間不少,可白天還是哈欠連天、昏昏欲睡。專家建議,入秋也應適當午睡,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統舒緩,並使人體緊張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