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務員申論範文精選

  備考廣東公務員的考生想要在申論寫作上取得好成績,申論範文的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由小編為了提供幫助你提分。

  一

  未雨綢繆方能安全生產

  “禍之作,不作於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海恩法則”傳遞的是一種安全管理模式,即發現並控制安全危險徵兆,通俗點講,就是未雨綢繆。但令人遺憾的是,長期以來,許多公共管理者往往容易忽略這一點。面對S市的“胡蘿蔔火災”這樣的重大事故,恐怕有太多的責任人要為此承擔責任。正所謂安全生產,得之於嚴,失之於寬,只有未雨綢繆方能築牢安全生產之堤。

  安全之於生產重於泰山,這是毋庸置疑的鐵律。但是從各重大安全事故的事後查處結果來看,幾乎所有發生事故的企業,背後都存在著安全意識不強、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安全隱患。“誰會想到胡蘿蔔也有危險”的安全意識的缺失不僅存在於工人,更存在於企業管理者以及政府監管者的安全生產管理。從最近發生的崑山粉塵爆炸事故可以看出,企業生產安全隱患絕非僅此一地。這樣的企業養癰遺患多年,相關管理部門走形式、走過場的安全監管失責顯而易見,也為所有忽視安全生產、單純追求GDP的地方敲響了警鐘。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亡羊補牢”式的安全管理思想已成為當下眾多事故的事後處理途徑。但在安全生產的問題上,我們的事後補救,是以“亡羊”為慘重代價的。這種傳統的安全生產管理是被動的安全管理,是在安全生產活動中發生慘烈事故後,通過總結教訓,進行安全管理。對於安全生產,還是有重要作用的。而對於職業病隱患等其他隱性安全事故的防範,作用則微乎其微,因為職業病一旦出現,對於病患造成的傷害是無法補救的,因此僅僅“亡羊補牢”還遠遠不夠。

  未雨綢繆的意義則遠超“亡羊補牢”,它與安全生產息息相關,是以最大的努力來排查安全隱患,及時發現並控制安全危險徵兆。未雨綢繆之於安全生產,就似安全帶之於司機,意義重大。在企業生產一線,不可避免地隱藏著大大小小的安全隱患,尤其對於高危企業,稍有鬆懈,職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就會受到威脅,就極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著名的“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黑龍江中儲糧大火、中石油大連分公司油罐爆炸、吉林德惠特大火災事故、煤礦事故以及塵肺病等職業病的不斷出現,都反覆告訴我們,目前有必要將安全工作重點從“事後處理”轉移到“事前預防”和“事中監督”上來。這是堵塞安全生產“致命漏洞”、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遏制安全事故的根本之策。

  一再強調,安全生產必須警鐘長鳴、常抓不懈,絲毫放鬆不得。安全生產,關係到職工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係到企業發展和穩定大局。無論是“海恩法則”還是“墨菲定律”都告誡我們,未雨綢繆的安全意識時刻不能放鬆,只要存在不安全因素,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不及時解決問題,不迅速消除隱患,就會釀成事故。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重視已有的危險,還要主動地去識別新的危險,變事後管理為事前與事中管理相結合,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動權。

  二

  水的精神

  蒼茫大地,“水”主沉浮。城市大多因水而建,西施浣紗成就了華美的杭州故事,葛里芬湖的秀美景觀為堪培拉城增資添彩,美麗的秦淮河更是為金陵城留下來諸多動人故事。“水”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生活空間,增添了文化氣息,更是我們學習的物件,我們應該以水為師,學習水的“靈活變通”,學習水的“以柔克剛”,學習水的“滋養萬物”.

  孔子曰:智者樂水。智者之智慧當如水般“靈活變通”.水處於天地之間,動則為溪為澗,靜則為湖為潭。水可為涓涓細流,可為奔騰江河。在天為雲,在地為雨。霧、雨、冰、雪皆為水之各異形態。在堅持一直為“水”的前提下,水的“靈活變通”可謂讓人歎為觀止。我們為人處世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常言,堅持是一種精神,殊不知有時候放棄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智慧。這種放棄,不是面對困難的一種怯懦和輕易言敗,而是一種策略,一種靈活變通。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時候,我們舍魚而取熊掌。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欲擒故縱,我們“放長線釣大魚”.工作生活中,原則前提下的靈活變通是潤滑劑,是提升效率的保證。

  水為柔,石為剛,水滴石穿,以柔克剛。以剛克剛,可能會造成破壞性損傷,而柔往往能化剛為無形。無論眼前的困難多麼艱鉅,以柔力“小火慢燉”,即便是微小的力量,也可能會做出巨大的功績。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的內家功夫,強調的就是“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柔力借力打力,可以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意外效果。風和太陽曾經打賭,看誰能讓老農脫掉身上的棉衣。風的剛力帶來的肆虐和寒冷,只會讓老農把身上的衣服越裹越緊,而太陽以輕柔的陽光輕輕地撫摸給老農帶來了溫暖,老農主動地脫掉了身上的棉衣。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所謂的“狼爸虎媽”可能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更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無論我們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我們應該氣定神閒,靜下心來,想辦法,一點一點去解決;工作中,我們無論遇到多麼艱鉅的任務,我們須記住,欲速則不達。

  水滋養了世間萬物,是一切生命之源。人世間的一切生物,皆以“水”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泓清泉。大旱逢甘霖,更勝“雪中送炭”.水以無私的奉獻精神,滋養了萬事萬物。水對萬物滋養以後,更是無慾無求,自甘於下,這才成就了“上善若水”.當前,我們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攀升。然而,經濟發展區域不平衡,老百姓住房、醫療、就業、教育等問題依然凸顯,我們還有數以千萬計的扶貧物件和低保群體。我們是這個社會的一員,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向“水”學習,為這個社會做出哪怕是一點點貢獻,如果這個社會能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而有一點點的不同,我們就是無愧於時代,無愧於社會,無愧於自己。

  水的靈活變通和以柔克剛教給我們的是做人做事的智慧,而水的“滋養萬物”提升的則是我們的情操和德性。讓我們以水為師,將水的精神化作生動的實踐,為更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三

  為政者當以水為師

  “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重要如此,卻善利萬物而不爭,滋養萬物而不奪。在拜金主義、物慾主義被奉為處世圭臬的當下,我國部分公務人員也遭受侵染,以權謀私現象屢禁不止。同志曾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形成清正廉潔、有序高效的行政風氣,為政者當以水為師,勤修官德。

  為政者當簡單如水。落雪成冰、暖而化雪、熱而轉汽,這個由一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組成的自然界最簡單的化合物,演變出千般形態萬種風情,卻始終本質如一。反觀當下醜態百出的各類官場案件,貪汙者有之,公報私仇者有之,以權謀色者有之。嚐到一絲權利的甜味,就一發不可收拾。孰不知甜味只是包裹著毒藥的糖衣,於是原本清正本質被扭曲,最初工作的熱情逐漸被私心吞噬,為人民服務的手腳戴上了權財的鐐銬,最終身陷囹圄。為政者手握人民賦予的權力,面對眾多利益相關方,自然會受到各種誘惑。一旦被誘惑拖下水,就難以擺脫“與之俱黑”的命運。因此,為政者只有簡單如水,不忘初心,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銘記於心,方能贏得人民的支援。

  為政者當水滴石穿。“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柔軟如水,堅硬如石,水滴千日不足穿石,水滴萬日磐石得穿。為政者怕的不是艱難險阻,而是堅持不懈。原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在任六年裡寫下厚厚29本民情日記,修建公路、引進資源、集中土地,小崗村的面貌煥然一新。29本民情日記記錄的是他點滴的堅持,為政者當水滴石穿,沈浩的民情日記是為政者的榜樣。在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很多基層工作人員吃了***就不跑第二次,碰了一鼻子灰就撒手不管,不求政績顯著,但求平安無事,這樣的庸政懶政做法與沈浩同志形成鮮明對比。“有志者,事竟成”,為政者在工作過程中必然會會有不被理解的時刻,只有充分發揮水滴石穿的精神,工作才能順利推進。

  為政者當靜水流深。水,以靜的姿態貼近自然,卻能容納百川、奔騰萬里。為政者當如水,靜水方能流深。媒體曾報道過原廣州書記***有著超強的“體育才能”,他是足球比賽中進球最多的人,是龍舟大賽中總能帶隊奪冠的人,是下水三次就能橫渡江湖的人,實際上這些榮譽都是旁人讓給他的。榮譽加身自我感覺良好,殊不知早已為人詬病。功成不居在當下的官場少有蹤跡,部分政府工作人員一有點小功績就敲鑼打鼓,甚至別人的功勞也要千方百計歸在自己名下,生怕領導忽視自己。領導幹部的價值在於人民群眾的認可,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當官的有多大本事多大功績,他們瞭然於心。為政者當如水,幹起實事一往無前,面對榮譽波瀾不驚。

  為官者“不患無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為官修德,為政者當以水為師,本著簡單心態,堅持幹實事。也唯有如此,為政者才能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人民才能擁護、支援政府的事業,中華民族的復興事業才能奮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