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勵志的議論文
有時候多看看一些議論文會對自己的寫作有所幫助的哦。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夢想
一片花瓣代表一個夢想,一根花刺卻昭示一種現實。
——題記
如果夢想沒被現實大海冷冷拍下,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努力的艱辛;如果玫瑰沒有重重的花刺抵禦傷害,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那無與倫比的痛苦。
有人說,人生就像玫瑰,一片花瓣代表一個夢想,一根花刺卻昭示一種現實。的確,但是,如果玫瑰沒有了花刺,夢想沒有了拼搏,唾手可得的東西,又算做麼?
仙人掌能夠在沙漠中存活,是因為它放棄了柔軟的葉,任那一根根刺扎入自己,是自己生存下去。赤焰狐之所以能夠跑步飛快,挖地迅速,是因為它在極熱的沙子上來回跑步,在獅子離自己只有五六百米時才開始挖洞,它自己創造出了一根根刺來磨鍊自己,使自己在沙漠上立於不敗之地。
給自己一根刺,磨礪自己。
樂壇雄獅貝多芬,被世人稱為“傳奇”。但,如若他沒有經歷過磨難,沒有那令人動容的過去,他能否決定要扼住命運的咽喉,能否使自己的人生成為一個傳奇?結果是否定的,因為只有在接受生活給予的這根刺的磨難,我們才不會稚嫩,才懂得命運的殘酷,不拋棄、不放棄,讓那根想要毀滅我們的刺臣服,成為我們成功的踏腳石。
給自己一根刺,成就輝煌。
玫瑰妖嬈,刺卻保護了它的美麗;夢想美好,現實卻昭示了殘酷。
雨泠泠,風呼嘯,驟來的大雨清刷了一切塵垢;葉凋零,花枯散,突至的寒風迎來了果實的清香。不美好的事物在我們看來是一根刺,但這根刺,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希望。
只有給自己一根刺,痛得徹骨,才能雨過天晴,達到自己所夢想的彼岸。
人生的道路上,且吟且行,我們終不完美,自然會遭到他人的侮辱謾罵,這些負面的情緒如同一根刺,卡在咽喉,咳不出也咽不下,只能忍受著痛苦。但如果我們認真思索,
努力改進自己的話,那些辱罵還會時時貫耳嗎?其實有時候,給自己一根刺,也是給了自己一個前進的方向。
玫瑰之所以妖豔,是因為花刺的茁壯;仙人掌之所以堅強,是因為葉刺的磨礪;那麼,夢想之所以實現,靠的是什麼呢?
:享文化之繁華
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葉扁舟,來到歷史的彼岸:與蘇軾探討人的渺茫與偉大,與陶潛共享帶月荷鋤歸的美好,與李煜分擔愁如東流水的感傷……用一指墨香,看盡文化之深邃與靈動。
文化從那翻滾激盪的黃河開始,便扎植於我們的心田,鐫刻於基因。那寓意吉祥的中國結,那元宵佳節的燈謎,那雄偉的華夏庭院,無一不是珍貴的傳統元素。而偉大的中華民族也正因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發絢爛壯美。 把文化作為生命的行囊,便讓靈魂與文化一道,穿行在歷史的音符與文字墨香之間。
文化,流淌在悠遠的簫聲中,訴說著哀怨與愁緒,文化,也瀰漫在阿炳的二胡中,嘆盡人生的跌宕起伏;文化,亦可以流轉於錦瑟之間,輕攏慢捻之間淨化內心的汙穢。本無生命的樂器與樂曲結合在一起,便成為了文化的載體,寄予著心靈的世界,承載厚重的文化。
不僅僅在絲竹間,文化也在素淨的宣紙上蔓延而來。張大千伏在洞底繪出的夢幻敦煌,訴說著那千百年前人們的信仰;齊白石著手畫出的自然風物,亦傳達著生命的靈動;壯觀的《清明上河圖》,也刺激著美的神經。中國畫中的水淡雲輕,妙手丹青的一點一描,拓開的不僅僅是墨,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之魂由筆底傳承。
同樣,龍飛鳳舞的字亦為文化之腑臟;顏真卿規正而又灑脫的筆鋒,王羲之雋秀玲瓏的字型,張風子如帶般拂過的清新之風,無一不是文化的符號。那揮灑自如之間掩蓋不了中華文化之含蓄內斂,那筆鋒迴轉之間亦彰顯著文化之典雅深厚。亦深潭微瀾,亦雪底蒼松。
文化如遼遠的江海,包容著一切。既有張翰的“江月年年初照人”的美好幽深,又有李白的“起舞弄清影”的飄渺爛漫。那篇篇詩詞,字字珠璣,詩人惜字如金,落筆生花,留給世人一片芳華。 文化之美常浮蕩於我心間。那裡有軒榭廊道,那裡有至臻服飾的繡扣,那裡更有吟唱千年的戲曲,那是中華之精髓,炎黃子孫之傲骨。它如枝頭的梅花,傲吐芬芳。
願乘文化之舟,度文化之滄海,享那份美好與摯真,低吟文化之妙語,歌呤一生,幸福一生。
這樣的行囊,希望我們共同擁有,共同打造,共享文化盛宴。
:文化底蘊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的大國,英雄人物輩出不窮,文人騷客更是多如牛毛。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是老祖宗們留給我們這些後輩的無價之寶,從根本上來說我們的文化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具備的。但是現在我們卻在爭相學習外國文化,豈不是守著金山而要飯?可笑至極麼?
我有個朋友,關係很鐵,有一次他來我家做客,由於太晚了,就住了下來。第二天清晨,他把我搖醒,我正在神遊中的時候,他突然來了一句:“今天七月七,趕緊給你物件打電話!”我拿起了手機一看,頓時無語,7月7號,這位大神居然不知道七夕是陰曆。從這可以看出,我們這一代對中國古老的節日漸漸不重視,有多少人不看日曆就知道清明節,端午節是農曆幾號?相反我要是說愚人節,情人節,可能你的腦海裡會迅速反映出是多少號吧!還有很多關於節日的習俗,這些古老的習俗也在漸漸消失。西方節日的習俗我們卻銘記在心,作為中國人的我們難道不感到羞愧麼?
現今不論是學生也好,還是成人也好,都在火熱的學習英語。各種英語教輔層出不窮,相反《論語》,《老子》,《春秋戰國》等書卻是少的可憐。《論語》,《老子》,《大學》,《中庸》我們這幾代人有多少人還能背出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話又有多少人還記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又被多少人歪解?有些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中國話從小說到大,考試也好、人際交流也好肯定沒問題,於是乎開始玩了命學習英語,跟上潮流。我只能說太可悲了,誰敢說他自己國語說的一點問題都沒有?有多少人英語說得是滾瓜爛熟,而中文卻是顛三倒四?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開始流行幼兒英語,各種補習班接踵而至,我很費解,一個連中文都說得不利索的小孩學的哪門子外國話呢?在高中,很多中學生不重視語文,僅僅當作任務來學習,完成書本上的要求就萬事大吉,上課也是敷衍了事。相反數學,英語等學科卻是忙的熱火朝天。
外國固然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西方各國以區區幾百年的時間迅速崛起,超越了中國,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是我認為學習外國是以不失去本民族特色為前提的,詩書禮儀是我們華夏民族的族魂!外國人的思想開放,敢想敢做以及開放的政治管理都是我們的榜樣。老夫子固然不好,但是身為中國人,我們應該去了解先輩們的思想,畢竟那是經過五千年洗刷所提煉出來的。美國總統里根曾經說過:“讓每個人的智慧發揮到極致。自由市場是經濟增長的動力。如同中國古代哲人老子所言:‘治
大國若烹小鮮,不要過多的干涉它’。”孔聖人曾經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西方文化好處很多但也有許多弊病,中國文化亦是如此,但是我們非得連通弊病一起學麼?答案很顯然。
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國家需要發展,時代需要進步,如果不想像幾百年前那樣被人轟開國門就需要接受世界的潮流,國家就需要與世界接軌。既然接軌,一些弊端也就會從中產生,能不能使熊掌和魚得兼,不是一味的依靠政府部門過濾,而是建立起屬於我們的價值觀,教育部門,各行各業的老闆們,各個孩子的家長等等我們這些人必須樹立屬於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接受外國優良文化的同時,也要開始重視那被我們這代人所遺忘在角落裡的中國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