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

  二年級學生已入學一年,有了一定的學習習慣的基礎,想要進一步提高孩子的數學學習效率,父母應該怎樣做呢?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

  一、認真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原理,人有在學習新知識後及時練習便不容易忘掉,如果不及時練習,就很容易遺忘的記憶規律。因此,鞏固當天所學,認真完成家庭作業很有必要。對於這點,我要求學生作到:做作業前,先看課本回顧一下當天所學的知識,然後再做作業,還要做到“三到一檢查一簽字”。“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睛看清題目,心裡想著計算,手要把答案寫得正確、美觀;“一檢查一簽字”:做完作業後,仔細檢查有沒有出錯,有錯要及時訂正,最後再讓家長簽字。老師及時批改後的錯題,記錄在《錯題集》上,並在作業本上訂正。

  二、快速、正確口算的習慣:數學上低年級的口算是今後計算的基礎,要養成快速、正確口算的習慣,還要在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的基礎上多練習。二年級上期重點練習10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法以及乘加、乘減的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的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這需要老師在具體的計算方法上進行分類指導,而表內乘法以及乘加、乘減的計算就需要學生熟記乘法口訣,教學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採用有效的具體的記憶方法有針對性地多記、多練、熟記。課上課下也可以用撲克牌遊戲的形式練習連加、連減或乘法,經常練習,熟能生巧,口算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養成好習慣,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一個月。要想使好習慣持之以恆,剛開學的一個月很關鍵。作為二年級的數學老師,開學後我要時時處處提醒自己以身作則,改掉以往易衝動、處理問題簡單、粗暴的壞毛病,時時處處提醒自己按上面的養成教育的要點去悉心培養學生的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因為二年級學生的年齡關係,有時習慣容易反覆,所以還要和家長多溝通,教給家長具體的家庭培養方法,讓家長配合老師共同抓,反覆抓,抓反覆,才能使習慣成自然。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班上的學困生,之所以學困,往往是學習習慣不好所致,對待他們一定要有耐心,首先把他們當成一個充滿希望的好孩子來看待,多寬容他們的缺點和錯誤,教學中多關注他們,適當地對他們降低學習標準和問題的難度,延長習慣養成的時間,允許多次反覆,讓他們多體驗成功的快樂。號召班上的其他同學多關心、幫助他們,建議家長採用適當的教育方法,讓他們改掉身上的壞習慣,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

  二

  一、要打好基礎。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強,前後內容聯絡十分緊密的學科。就學校老師教學的內容而言,前面的內容往往是後面學習必備的基礎,前面沒有學好,肯定影響後面知識的學習。假如整數四則計算都不會,怎麼去進行小數計算?一步解答的應用題都不會,怎麼去解答兩步或多步解答的綜合應用題目呢?……因此,學習數學必須遵循從基礎學起,循序漸進,逐步擴充套件的原則。如果你在以前的數學基礎沒有打好,那必須把以前欠缺的知識補起來,這一點非常必要。就如同建造高樓大廈,你把根基打好了,才能夠在上面建造一層、二層、三層……。當然要補上所欠缺的基礎知識,是很不容易的。基本的計算***如口算、筆算***、基本概念、基本的數量關係、基本的圖形知識……,還有最基本的數學思想和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方法都是基礎。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欠缺在哪裡?然後才能有針對的進行補救。

  二、要學會傾聽。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問,思維性和邏輯性很強,是需要同學們動腦子,下工夫去學的科目。所以上課思想不要開小車,尤其是老師在講解、分析,同學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你要排除一切干擾,做到全神貫注的聽,隨著老師的講解去思維,去發現,去拓展。只有你聽明白了老師和同學的話,你也才能夠分析判斷別人的話是否正確,才能夠學到老師和別的同學分析問題的方法。如:分析數量關係,尋求解決問題途徑時,就如警察破案,步步緊逼,環環緊扣。老師在講解時的每一步,都是下一步分析的基礎,如果你上一步沒有搞清楚,就會影響下一步的分析和理解。由此說明認真聽講是多麼的重要。另外,學會傾聽也是一種禮貌,一種尊重,更是一種學習精神。   三、要重視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學習數學知識,既要重視做題的結果,更要重視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重結果只會導致模仿、死記硬背、生搬硬套,若遇到陌生題型往往就會束手無策。只有注重解題過程和解題方法的同學,思維才能夠得到真正的鍛鍊,才會變得越來越聰明。而實際上有些同學在學習中,只注重某道題目結果等於幾,而不想搞清楚為什麼等於幾?比如一些圖形方面的計算公式,我們不但要記住它,更要理解這些公式是怎樣推匯出來的,採用什麼方法推倒出來的?這樣我們才能夠靈活運用,融會貫通。就算忘記了公式我們可以再推導,再總結出來。我們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才能夠提高。

  四、要做適當的練習。

  學習數學離不開做題。孔子說:“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意思是:只有時常溫習過去所學的知識,並整理而找出頭緒,加以鞏固,才能不斷吸收和了解新的東西。不做適當的練習,學到的知識就沒有辦法鞏固。比如我們學習了圓面積的計算,我們也理解了公式推導的過程,但沒有及時去練習,那麼學會的計算方法很快可能就忘記了。所以為了更好的掌握舊知識和獲得新的知識,做適當的練習題,是很有必要的。

  五、要敢於提出問題和自己的見解。

  不管是課本上的知識,還是老師講的,我們要大膽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和問題。不一定老師講的就是最好的方法,我們應該敢於和老師挑戰,敢於和教材挑戰。當然,不思維和不善於思考的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比如在學習用比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你還可以想能不能用別的知識去解答呢?然後你就會發現用學過的整數除法知識或變換為分數知識都可以去解決這種問題。從而你一定會為你的解題方法而得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