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習方法探究

  高中地理的教學內容是有規律可循的,所以,我們在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時,首先就要教會學生了解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的規律。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學習好地理。

  

  【摘要】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特點,學生在學習時要針對學科的特點來實施相應的學習方法。雖然學生在學習地理時沒有一個統一的最佳的方法,但是在學習時還是有一些學習方法的基本原則可依的。只要教師指導有方,並對學生加以引導,相信學生對高中地理的學習是能找到一定規律的。

  【關鍵詞】高中地理 人教版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2-0178-01

  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其實是對自然界探究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高中地理的過程中能使自己的地理知識更加完善,對很多自然現象能進行合理的解釋。可是,由於學生在初中時期每個人的地理基礎知識不一樣,導致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有著很大的區別,興趣迥異必然會導致學生在學習地理時操作模式不一樣,也就是方法有所不同。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特點,學生在學習時要針對學科的特點來實施相應的學習方法。雖然學生在學習地理時沒有一個統一的最佳的方法,但是在學習時還是有一些學習方法的基本原則可依的。筆者在本文就如何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地理學科的特點

  高中地理的教學內容是有規律可循的,所以,我們在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時,首先就要教會學生了解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的規律。高中地理學科的特點如下:

  1.理解性強。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的教學內容有所不同,初中地理的教學側重知識點的記憶,而高中地理的教學側重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有什麼規律”、“這些規律是如何形成的?”、“當碰到這些事情時該如何辦?”等等。通俗地說,高中地理的教學側重地理事物產生的規律及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然後人們通過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從而找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當然,高中地理對知識的理解是離不開對知識的記憶功能的。

  2.以人為主線。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離不開“以人為本”這條主線,高中地理的教學內容絕大部分都和人類的生活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應該教會學生在學習地理時應該緊扣這條主線。

  3.學科跨度大。地理學科的教學內容分兩大類:自然地理和人類地理。而在高中其它學科中,也不外乎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這兩大類。因此我們上地理課時,應讓學生明白這一點,並且要把所學的地理知識和其它學科的知識點聯絡起來,這樣學習時難度就不太大了。

  二、高中地理學習方法的指導

  1.加強對地圖學習的方法指導。地圖教學有時比地理教材中的文字教學還重要。正如大多數所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在地理很多重要考試中,對地圖考查的內容比較多。所以,我們在地理教學中應該加強對學生地圖知識學習的方法指導。首先,要對地圖有一定的識記能力,通過對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形象特徵來識記地圖。例如,對於我國高原、盆地、平原、山地等地形特點來識記這些地理事物;第二,當對地理事物有了初步的識記印象後,我們可以要求學生根據地理事物的特徵自己動手繪製示意圖來加深記憶。例如,日本地圖就像一隻蜈蚣,當學生明確日本地圖輪廓特徵之後,再把日本的地圖描繪,就能加深對它的記憶印象;第三,教會學生分析地圖。對地圖進行分析,是提高運用地圖能力最關鍵的教學步驟。我們務必讓學生明白,在對地圖進行分析時,要層層剖析,找出規律。例如,我們在《森林資源》一課中的“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時,可作這樣的分析:第一步,獲取資訊,是獲取原理圖中所顯示的各種資訊。第二步,分析地圖,是要分析我們在圖中獲取的各種資訊和內容之間的相互關係。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山坡從上到下,表示地表徑流的箭頭由粗到細,顏色也由深變淺,說明護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含蓄水源、保持水土作用。

  2.加強對地理基本規律和原理的理解方法指導。以學生的自主梳理、歸類總結為主,著重於在地理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拓展運用。如通過地理事物的分佈規律進行空間定位的方法。重檢視文互換的應用,從圖形資訊歸納到地理規律的分析,用圖示簡化文字材料,加強對地理規律性知識的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特別強調歸納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規律性的方法和程式。把地理規律的應用落實到具體的區域中,讓學生具體區域不斷運用地理規律的過程,熟練地解決問題,並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應用。

  3.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高中地理知識雖然比較系統化,但是我們還應該指導學生對它進行多角度的整理,形成專項的知識框架。知識的整理過程其實就是對知識經過學生歸納、思考的一個知識再生產的過程。學生在整理知識時可能採用分類整理法、排列整理法、比較整理法及推理整理法等多種整理方法。但是教師切記,學生在整理知識時一定要找出知識點的聯絡,不能一盤散沙,如果整理出來的知識毫無頭緒,不但浪費時間,反而會起著反作用,使學生大腦中已用的知識點變得更模糊了。學生在整理知識時,只有開展積極的思考,對知識進行系統化、體系化的加工,才能學到新的知識。例如:對《大氣》章節的知識整理如下:

  4.加強課前預習方法的指導。在課前進行預習,有助於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掌握新的知識點。因為學生在預習時可以教學難點及重點有了初步的瞭解,那麼在課堂中就能有所取捨,把精力放在教學重點及難點上。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1***強化對基本概念的理解。概念是理解其它知識的基礎,如果學生對概念沒有全面的理解,那對其它知識點就更難以理解了。例如,在《農業的區位選擇》此章節中,學生首先要理解的基本概念是“區位”:它是指自然地理位置?經濟地理位置?還是兩者都有呢?學生如果對這個概念沒有理解清楚,那麼後面更深一層的知識就無法理解了。

  2***強化對基本原理的理解。仍以《農業的區位選擇》為例,在此章節中,學生要明確:哪些區位因素是自然因素?哪些是社會經濟因素?在這些因素當中對當地的經濟模式起著什麼樣的作用等。因為基本原理知識的理解比較難,如果學生在預習時對基本原理不能理解時,就可以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或者向教師請教,以真正理解這些基本原理,不使自己的學習造成遺憾。

  學習方法對於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教師指導有方,並對學生加以引導,相信學生對高中地理的學習是能找到一定規律的。

  參考文獻:

  [1]楊君. 怎樣提高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J]中學地理教參.2009***5***34-35

  [2]孫成;肖晨.高中地理複習五大思考方法[J]南昌教育.2010***6***24-26

  [3]吳成生;唐紅梅.經典地理知識十種思考方法[J]中國地理2011***7***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