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的讀書方式有哪些

  讀書是獲取知識、活躍思維、提高自我的捷徑。讀書是極其重要的。尤其對於當今在校生而言。知識是硬體。再好看的學歷如果沒有真才實學作為基礎,也只是一張紙而已。能夠堅持讀書,在書海中暢遊,那麼就會變得更優秀。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適合自己的方式可能也有所區別,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可能還是比較接近的。

  拿到書的時候,根據題目,先想想:這本書如果我寫,大概會是怎樣的觀點,會以怎樣的思路展開。然後,看一下簡單的介紹及序言等,如果介紹的主要觀點與自己的想法相同,章節的佈局也沒有新鮮之處,那麼,這本書就可以不讀或者只是粗略地看翻一下。反之,就買下來閱讀。如果作者觀點新穎,或者觀點與自己接近但章節中體現出來的思路,有比自己深入、系統和完善之處,也買下來,重點讀那些體現出作者深入思考的章節。

  所以讀書的時候,一般先看目錄。目錄是提綱挈領,是作者思路的高度概括。通過目錄,知道作者的一個大概思路,沿著作者的思路一路走下去,會讓你的思路和邏輯越來越系統、嚴謹和清晰。因為,讀書不僅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更重要的是,開打思路,學會更深入地、更多角度的思考。

  帶著一個清晰的框架去讀書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洞悉事物的本質,甚至,你是在和作者一起寫作。這會讓你更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獨到之處,也幫你發現作者的不足或欠缺之處。這樣,你讀一本書,遠遠超過以普通方式讀十本書獲取的收益。

  由於此前已經知道哪些部分是自己最關注的,也就知道了哪些應該粗讀、哪些應該細讀***當然,我現在基本上不分那麼清楚了,因為讀書效率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種選擇已經不需要了,在閱讀中就可以自動做這種篩選***,就可以更好地分配時間。

  讀書的時候,一定要有一支筆,把精彩的觀點或闡述劃上線,或把自己的感受隨時寫下來。因為,看別人觀點的同時,實際上是在與作者對話,注意,讀書是與作者對話!你不自然地會有一些感悟,把它記錄下來非常非常重要。當你養成這種習慣,你會發現你的獲取知識的速度會更快,效率會更高,思維會更加活躍。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拒絕你非常厭惡的觀點,只要對方能夠自圓其說,你不妨也瞭解一下。中國人的侷限性是:會認為與自己觀點差異大的觀點是荒謬的!往往從道德層面加以譴責,而完全不理會對方的邏輯關係。其實,荒謬的觀點不一定沒有道理。我們應該學會通過交流和辯論,讓道理越來越清晰,而不是通過情緒化的宣洩讓本來可以討論的話題變得越來越模糊。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這個問題。我也在努力修正自己的這個缺點。

  多采用組合閱讀的方式。即把幾本甚至十幾本關於同一問題的書,擺放在一起閱讀。這樣,如同召開一次座談會,每個作者分別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些權威人士的觀點互相碰撞或者補充,讓你更深入地更全面地洞悉這一問題的實質。這種閱讀方式是我的最愛!但出行的時候不方便,畢竟,一摞書是很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