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政治知識點

  面對學習八年級政治知識和生活道路上的困難,不用埋怨,不要不滿,帶著一腔熱血和滿滿的激情去戰勝,相信,我們的力量也會像洶湧而下的瀑布讓黃河奔騰不息。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一***

  終身受益的權利

  1、受教育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它不公是我們應該享有的重要權利,而且是我們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

  2、對於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學生來說,正確認識自己的受教育權,瞭解我國法律對公民受教育權的保障作用,有助於提高我們依法維護自己受教育權的能力,有助於增強我們履行受教育義務的自覺性

  3、教育的含義:

  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是人類文化的一種傳承活動和催化活動,是連線過去和未來的中介。

  4、教育對個人的作用:

  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備,它通過向個人傳遞文化,幫助人超越一已之見去掌握前人的經驗、分享人類世代積累的知識財富,獲得獨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喚起人的潛能,不能提高和革新自己,從而開闢人類發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

  5、教育對國家的意義:

  對於民族、國家來說,教育成就未來。

  6、受教育權的含義:

  受教育是一項基本的人權。

  所謂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權利,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7、義務教育的含義:

  所謂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事業。

  8、義務教育的特徵:

  ①具有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

  ②具有公益性。即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是與免費性聯絡在一起的。

  ③具有統一性。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統一的義務教育。

  其統一性包括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設定標準、教學標準、建設標準、學生公用經費的標準等。

  9、我國為什麼要普及義務教育?

  為了國家、民族的未來,為了公民受教育權利的實現,國家在大力發展各級各類教育的同時,著力普及義務教育。

  10、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11、法律保護公民受教育權的原因:

  受教育是法律賦予我們的基本權利,是我們成長和發展的基礎。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各種原因,侵犯我們受教育權的行為時有發生。

  12、當我們的受教育權被侵犯時怎麼辦?

  當我們的受教育權被他人剝奪或侵犯時,我們可以採用非訴訟方式或訴訟方式予以維護。

  具體維權方式:尋求學校老師的幫助;尋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幫助;尋求婦女聯合會的幫助;尋求法律的幫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3、我們為什麼要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在我們這個不發達的大國辦教育,普及義務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勞動供子女讀書也不容易。為了自己的發展,更為了國家的富強、社會的進步,我們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為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努力學習。

  14、如何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作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履行教育的義務,最主要的有三項:其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其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其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15、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怎樣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二***

  消費者的權益

  1、消費的分類: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消費,這既包括吃飯、穿衣、住房以及使用日用品、交通工具等物質方面的消費,也包括滿足精神文明需要的消費,如看電影、唱卡拉OK、旅遊等。

  2、消費者的含義:當我們購買商品或享用服務時,我們便成了消費者。

  3、如何理解顧客就是“上帝”

  我們選擇、購買商品,等於對市場上的商品及其經營者投票,因而對於經營者來說,顧客就是“上帝”,消費者決定著商品及其經營者能否被認可。

  4、經營者與消費者的關係:

  ①在經營者與消費者的關係中,經營者處於有利地位,消費者處於不利地位。

  ②在現代社會,商品生產規模擴大,花色品種繁多,構造日益複雜,這使得消費者難以從直觀上了解商品的效能和質量,從而在選購上處於被動地位;相對於有高度組織和強大實力的經營者來說,消費者往往勢單力孤,容易發生“店大欺客”的現象;還有個別經營者見利忘義,利用自己所處的有利地位損害消費者的利益。這些都使消費者處於不利的地位。

  5、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於1983年正式確定每年的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6、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種類及現象:

  假冒偽劣產品欺騙消費者;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漠視消費者的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在服務領域,經營者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情況日趨嚴重。

  7、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意義 :

  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8、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9、消費者的九項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9項權利。

  10、安全權

  ①人身、財產安全,是公民在社會中生存的基本條件。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接受的服務,不能危害生命和財產安全。

  ②侵害消費者安全權的事例:假藥致人喪命;假酒致人中毒;劣質剎車器導致車禍;劣質熱水瓶爆炸傷人,注水豬肉,毒奶粉;過期食品等;

  11、知情權

  ①消費者享有知情權,有權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②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效能、等級、主要成分、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12、自主選擇權

  ①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②侵犯自主選擇權的事例:動手摸了商品就得買;還了價就得買;飯店謝絕自帶酒水;搭售產品等

  13、公平交易權

  ①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②侵犯公平交易權的事例:缺斤短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抬高價格;劣質產品等強買強賣體現的權利有: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拒絕這種行為說明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權

  14、依法求償權

  ①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

  ②侵犯消費者依法求償權的事例:商品售出概不退換,謝絕自帶酒水,打折商品不退不換

  15、消費者也要履行相應的義務:

  法律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作為消費者也要履行自己的義務,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到商場購物,態度要謙和,說話要有禮貌;選擇商品應事先考慮好,以免耽誤其他顧客購物;對營業員的優質服務應表示謝意;維護生產經營者的正當利益;等等。

  16、作為消費者應具備的意識和能力:

  兩種意識:良好的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兩種能力: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

  17、在各種各樣的商品面前,我們應掌握兩方面的知識:

  ***1***消費知識

  我們應主動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的知識,這些知識包括有關商品、服務、市場以及消費心理等方面的知識;獲取消費知識有助於我們作出正確的消費選擇;

  ***2***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

  我們還需要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如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消費者維權途徑等;具備這方面的知識,我們就能自學地運用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與不法經營者進行鬥爭。

  18、消費者在消費中應注意什麼?

  在交易過程中,我們要充分運用自己的消費知識和法律知識,保持應有的警惕,儘量不給不法經營者以可乘之機,防止侵權行為的發生。

  19、當我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被侵犯時怎麼辦?

  在侵權行為發生後,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使不法經營者顯露原形、受到懲治。

  20、消費者的維權途徑: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到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1、請你寫一條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公益廣告語

  保護消費者權益,人人有責;

  22、請你設計一句提醒廣大消費者安全消費的宣傳標語:

  明明白白消費,做聰明消費者;

  ***三***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

  1、國家性質: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在我國人民包括哪些人?

  在我國現階段,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在內的全體人民。

  3、公民權利、公民基本權利的含義:

  在我國,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享有憲法賦予的管理國家等權力。作為國家的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確認的公民權利。

  所謂公民權利,指的是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這種權益受國家保護,有物質保障。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4、人民與公民的區別:

  人民是區別於敵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種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我國,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國國籍的被告剝奪政治權利的人。

  5、我國公民權利的保障機制:

  我們享有的權利,需要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他人和法律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

  我國通過建立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機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6、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怎麼辦?

  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恢復被侵害的權利,賠償造成的損失,懲罰侵權者,討回公道。

  8、我國憲法將審判權賦予各級人民法院;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在於人權能夠得到尊重和保障;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9、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

  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⑦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⑧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⑨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10、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

  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使權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11、我國憲法對言論自由是怎樣規定的?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言論自由。但是,言論自由不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濫用言論自由是法律不允許的。

  12、言論自由受到法律兩方面的限制: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