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下冊第四單元複習提綱

  七年級政治地第四單元提綱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第一框題 走進法律 複習指導

  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85頁***第七課的引言並分析:這兩個案例中的主人為什麼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呢?這給我們什麼啟示?

  這兩個案例中的主人所以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是因為他們的行為違反了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給國家、社會、集體或他人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和危害。所以,他們受到了法律的追究與制裁。

  在日常生活中,這類的事例並不少見。現代社會是一個法治的社會,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我們大家都應該自覺地學法、用法、護法、愛法,依法律己,依法辦事。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必然要受到法律的追究與制裁。自覺地學法、用法、護法,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是一個現代公民成熟的標誌,也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2、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86頁的“交通秩序對比插圖”並討論:①同樣是十字路口為什麼出現不一樣的現象?②交通規則起了什麼作用?③這個現象對你有什麼啟示?

  左圖交通秩序井然,儘管人多車雜,可是由於行人車輛各行其道,紅燈停綠燈行,穿梭有序,結果是道路暢通無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圖則剛好相反,沒有交通規則或者人們不遵守交通規則,南來的北往的,東行的西去的,行人車輛各不相讓,爭搶阻塞,其結果是誰都不能順利地通過。交通規則在這兒起到了維護道路暢通的作用。

  這幅插圖說明,社會生活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社會生活中,如果沒有行為的規矩,人們各行其是,社會生活就會混亂不堪,就會陷入毫無秩序的彼此衝突之中。所以,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十分重要。

  3、什麼是社會生活中的規矩呢?社會生活為什麼必須要有規矩呢?***什麼是社會生活中的規矩呢?社會生活為什麼必須要有規矩呢?***

  社會生活中的規矩就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說話、做事所依據的標準,也就是所有社會成員都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社會生活必須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社會活動是人的活動。人們在社會中活動的目的、動機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沒有行為的規矩,人們各行其是,社會生活就會混亂不堪,就會陷入毫無秩序的彼此衝突之中。所以,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十分重要。社會生活離不開規矩、規則。

  4、社會生活中的規矩有幾種型別呢?其含義是什麼?

  在社會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矩、規則有很多種,歸納起來,大致有三種類型:即道德、紀律規章和法律。①道德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輿論、習慣和人們的信念來維持和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它力求在人們心中定出準則;②紀律規章是社會的各種組織和團體,根據本單位本團體本組織的利益的需要而制定出來的,要求本單位本團體本組織的成員或者進入一定場合的人們必須遵守的,在區域性範圍內適用的準則。③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對全體社會成員普遍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範。

  5、填寫課文表格

  6、法律與道德、紀律規章有些什麼不同呢?

  第一,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而道德則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紀律規章則是由一定的社會組織或團體制定的。

  第二,法律是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強制性;而道德則是依靠輿論、習慣和人們的信念來維持和維護的,紀律規章則是依靠一定的社會組織或團體來維持和維護的。

  第三,法律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範;而紀律規章則只要求本單位本團體本組織的成員或者進入一定場合的人們必須遵守;而道德則會是因為人們的階級立場不同而異。

  7、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88頁“小鄭的煩惱”:法律維護了小鄭的什麼權利,要求其鄰里承擔了什麼義務?如果沒有“環境噪音汙染防治法”,小鄭的生活將會怎樣?你在生活中碰到過類似的事情嗎?你會怎麼辦?假如沒有法律,我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假如我是小鄭,我會先與這對舞迷婦夫交涉。如果無效,再請求有關執法部門干預此事,讓這對夫婦不再噪音擾民。在這兒,法律維護了小鄭的環境權益,如果沒有“環境噪音汙染防治法”,小鄭的生活、學習、休息是很難正常地進行的,鄰居們也很難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休息。假如沒有法律,現代社會生活是無法想象的。

  8、現代社會生活能不能沒有法律?為什麼?

  現代社會生活中,沒有法律是難以想象的。我國法律作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它通過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來規範人們的行為。法律的規範作用突出的表現為,它規定人們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必須做什麼,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如果人們違反了法律,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處理,法律既為人們的提供了一個模式,一個標準或方向,有時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的有效準繩。

  法律具有保護作用。我們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是我們生活的“衛士”;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法律是國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我們要享受權益,需要法律的保護,學法、用法、護法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愛法是我們應取的態度。

  9、組織學生閱讀課本第89頁“法律伴隨我們的一生”,要求學生找一找

  我們從出生到死亡涉及的最基本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10、組織學生閱讀課本89頁漫畫。回答問題:

  ①你能說出兩幅漫畫涉及的相關法律嗎?②如果沒有這相關的法律規定,情況將會怎樣?

  ***二***

  第二框題 法不可違 複習指導

  1、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91頁“小勤的故事”,思考書中的問題:一個好學生為什麼會做出如此丟面子的事?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嗎?

  小勤由於不懂法律作了違法的事,這樣的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不作違法的事這是我們行為的底線,也是對我們最起碼的要求,我們維護自尊,培養自信,實現自立,力求自強,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遵守規則,尤其不能違反法律。

  2、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91-92頁的插圖故事並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給社會造成了什麼危害?其行為違反了什麼法律?他們自己落得什麼結果?

  ①故事中的李某等三人的行為違反了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擾亂了公共場所的秩序,李某等三人受到公安機關的“警告”處罰。

  ②故事中的朱某的行為觸犯了我國民法通則第79條的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原主,是違反民事法律法規的行為。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錶,否則賠償蘇某損失350元。

  ③故事中的趙某,觸犯了我國刑法的規定,已構成了搶劫罪。人民法院認定趙某犯了搶劫罪,依據刑法判處其有期徒刑。

  上述材料中的幾位主人公都沒有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給社會和他人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們要引以為鑑。在我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觸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3、填寫P93頁的表格:

  情景

  對社會的危害

  違反的法律

  應承擔的責任

  所屬違法類別

  一

  相對較輕

  行政管理法規

  應受到行政制裁

  行政違法

  二

  相對較輕

  民事法律法規

  應承擔民事責任

  民事違法

  三

  比較嚴重

  刑法

  應受到刑法處罰

  刑事違法

  4、什麼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可以分為哪幾類?

  違法行為的含義: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的分類:根據其違反的法律,可以將它們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

  ***1***行政違法行為就是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

  ***2***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民事法律法規的行為。

  ***3***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刑法的行為。

  其中,任何一類違法行為都有其法律後果,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特別提醒:在行政法、民法、刑法之上,還有憲法。違法憲法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簡稱為違憲行為。一切違憲行為都要受到追究。***

  5、什麼是一般違法行為?

  三類違法行為相比較而言,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的情節比較輕微,對社會危害性較小,因而稱它們為一般違法行為。而刑事違法行為就是我們要講的犯罪行為。

  6、什麼是刑法?什麼是犯罪?犯罪的特徵有哪些?

  1***刑事違法行為屬於嚴重的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所謂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並依法應受處罰的行為。***根據上面分析,請大家填寫教材第94頁的表。***

  2***刑法是以國家的名義規定什麼行為是犯罪和對犯罪分子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我國刑法是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3***犯罪具有三個基本特徵:

  ①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嚴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徵。

  ②犯罪是一種觸犯刑法的行為。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誌。

  ③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刑罰當罰性,是犯罪嚴重危害性及刑事違法性的必然後果。

  7、填寫教材第94頁的表格:

  行為表現

  違反的法律

  屬於什麼性質的行為?

  毆打他人未對他人造成重傷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一般違法行為

  毆打他人致其重傷甚至死亡

  觸犯了 法律?

  ***特別提醒:犯罪歷來是我國法律打擊的重點,犯罪分子終究要受到我國法律的嚴厲打擊。***

  8、什麼是刑罰?刑罰有幾種型別?

  刑罰有較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手段。***學生劃書***

  我國的刑罰種類可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

  主刑是對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罰,包括管制、拘役***不是拘留***、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五種。

  附加刑是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包括罰金***不是罰款***、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三種。

  ***為提高學生興趣,教師可以拓展一些內容***

  9、學生閱讀教材第96頁的故事,回答:①開玩笑也犯法嗎?②如果人們在無意中犯法,就可以原諒嗎?③如果有人慫恿你,你會這麼做嗎?……

  都是玩笑惹的禍。看來我們開玩笑也要分清場合,要把握分寸,玩笑楷的不當會害人害己的。這個材料也告訴我們不論什麼原因,只要觸犯了法律***包括無意中違法***,都是違法行為,都會給社會造成危害,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

  第三框題 防患於未然 複習指導

  1、案例分析***見教材第97頁案例***以陳某滑向犯罪深淵的案例引導學生分析:

  ①陳某由違紀再走向違法,最後滑向犯罪深淵的原因是什麼?***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為什麼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導致人們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主要有:道德水平低;法制觀念淡薄;為獲得某種滿足;貪圖便宜;……

  ②結合陳某的經歷,大家說說違紀、違法和犯罪這三者之間有何聯絡?***他曾有過知恥心理,為什麼還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淵?******用“違紀、違法、犯罪”三個詞談談這一事例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道德水平高低與違法犯罪有什麼樣的關係?***……

  道德水平高低與違法犯罪有密切的關係。人的行為是思想觀念支配的。對自己要求不嚴格,道德水平低,法紀觀念淡薄,就難免會違紀,可能違法,甚至於犯罪。我們要意識到應該增強法紀觀念,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因此,我們要提高道德水平,增強法制觀念,積極追求上進,這樣才能不犯或少犯錯誤,不會做出違法犯罪的事。

  2、案例分析,教材第98頁“小迪的案例”:犯罪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有些什麼危害?***犯罪有沒有什麼好處嗎?***

  對他人的危害:侵佔他人財物、造成他人的身體和心理受到傷害

  對自己的危害:坐牢、自毀前程

  對家庭的危害:媽媽精神失常、爸爸出車禍、姥姥死亡;

  對社會的危害:影響社會安定

  犯罪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有百害而無一利。我們正處於未成年階段,受國家司法保護。我們一定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心中要有道德和法律的準繩,不能只顧自己不顧他人,不能圖一時痛快、佔小便宜,。要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

  3、犯罪的危害有哪些?我們青少年為什麼要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

  犯罪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有百害而無一利。我們正處於未成年階段,受國家司法保護。我們一定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心中要有道德和法律的準繩,不能只顧自己不顧他人,不能圖一時痛快、佔小便宜,。要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

  4、閱讀教材第98頁“相關連線”的內容,思考:那種認為年齡小於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不受處罰的想法對不對?為什麼?

  那種認為年齡小於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不受處罰的想法是十分錯誤的。因為,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歲犯罪應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歲未滿十六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qj罪、搶劫罪、販賣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爆炸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5、我們應該怎樣加強自我防範、預防自己違法犯罪?

  1***要樹立法律意識,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

  2***要劃清是非美醜和行為界限

  3***要防微杜漸,糾正不良行為,防患於未然

  6、閱讀教材第99頁的材料“小張改掉了佔小便宜的習慣”***思考其中的問題:你如何看待這個孩子的行為?他的轉變給我們什麼啟示?

  老人們常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銀”、“小洞不補,大洞吃苦”,俗話也講:“善不積不足已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任何大事都是從小事開始的,大錯也是從小錯開始的。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合格的公民,就要自覺樹立法律意識,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防微杜漸是十分必要的。

  7、請你找出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作了怎樣的界定?

  ***集體或指定學生朗讀P99“相關連線”的內容並把相關知識勾畫下來。***

  8、根據要求填寫教材第100頁的表格

  行為表現

  對他人的危害

  對家庭的危害

  對社會的危害

  打架鬥毆

  夜不歸宿

  攜帶管制刀具

  傳播淫穢讀物

  學生可另舉例

  9、寫一封回信,要求:學生閱讀教材第100頁的“父親給兒子信”,以兒子的名義寫封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