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隨筆集

  高中我們經歷了很多事,素材那麼多,那麼我們該如何寫好高中隨筆呢?請往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沒想到我如此堅強

  生命是一株向日葵,生活就是一片貧瘠的土地,生命頑強的扎著根,挺著幹,綻放著美麗的花朵。生命是一泓清泉,生活就是一條陡峭的崖壁,生命頑強的流淌著,衝撞著,歌唱著不屈的美麗。

  那一次,我從二姨家回來。來到大梁頂上,我猶豫了。如果推著,要好幾十分鐘才走到樑底下。如果騎著自行車下去,飛一樣不消十幾分鍾。上一次,我騎過,那真是又驚險又刺激又害怕。我壯了壯膽子,跨上了車子。

  剛開始,一點也不快,和平常一樣,就是覺得不用使勁兒蹬,很輕快的。車子漸漸的快了,兩邊的樹木,田地都飛起來似的。我彷彿就要離開車子了,我害怕了。我想捏閘,似乎已經不管用了。路中間有塊小石頭,我想繞開它,卻不偏不倚壓個正著,我也飛出去了。車子比我飛得還遠。我顧不得哭,只覺得全身像打了石膏,都是僵僵硬硬的。車子還在,裝豆角的編織袋,搓破了,幸虧豆角還沒露出來。我扶起車子,還能推得動,這才覺得胳臂鑽心的痛,皮外傷更腫脹了,開始流血。

  到家的時候,爸爸媽媽都不在家。進了屋,一照鏡子,媽呀,面目全非,一顆上門牙竟也折了一半。我真得要哭了,一笑就黑洞,說話就跑風,可怎麼辦!什麼東西也不想吃,連水也不想喝。

  媽媽回來了,著實嚇了一跳,拿起電話,竟要打車上醫院。我說,沒事,不疼。瞧胳臂腿還一樣,我努力的舉一下胳臂,抬一抬腿,痛苦的做一個微笑。我知道,我的腋窩已經溼了,額頭也熱熱的,傷口似乎要撕裂。我的堅強,瞞過了爸爸媽媽。

  望著窗外的向日葵,我舒心的笑了。沒想到我如此堅強!

  篇二

  我漫步於其間,在這兒尋找自己的一方土地。

  擁有了那片肥沃的土地,我播下一排童年的種子。白馬過隙,種子發芽,長大,開出燦爛紛繁的花,日日在風中飄曳,香氣溢位,盈滿了我的整個童年。花卻也不謝,安然地開著,迎來了秋,送走了冬,歡悅著春,熱念著夏,穿過了輕柔的風和憂愁的雨,我的童年,因這些花而天真無邪。

  謝過了總角之笑,我的花在一輪東風中殘去。我又播下一排青年的種子修搭起了高高的支架,瑩綠的芽攀附著木黃的架腳,一天天的粗壯,飽滿起來。不在風和日麗,無數的風雨敲擊著它。白雲蒼狗,他愈發高大,強勁而有力地纏繞而上,有人殘忍地砍去它們,鮮血湧出後又是新生。我伴著著青春的藤蘿在青春年少中越挫越勇,在狂放不羈中成熟穩重。

  當夕陽正噴薄著即將消失的光,我的藤終究是去了,只剩下塵跡斑駁的木架,我慢慢地休整著,橫了幾張木板,擺上幾盆水仙,盈盈白仙女,纖纖水中搖,寧在西風死,不讒東風暖。她在清波中細視自己曼妙的腰肢,任這天地間再精美的玉砌在她面前也不過如此。那是我中年所擁有的花,她於強風面前依舊傲然,於暴雨之中依舊潔白,我想自己不再遺憾了,我可以問心無愧,一世清白,獨自風流,飲酒吟月。

  夕陽隱沒於西山,黑夜中只有星辰與月亮,我在黑暗中拖著年邁的身子,清理著眼前即將伴我走過一生的土地,在黑暗中摸索,我一遍又一遍將土地翻耕。我終於累了,在這片土地旁我永遠閉了眼皎潔的月光傾灑在這片土地,我的身影終是與這片土地融合了,血肉滋養於它!當第一縷光喚醒了沉睡的山林,世上再無我,只有融了我一片深愛的土地,靜靜等待下一位耕地人。

  依舊是青的林,蒼的山,藍的天,白的雲,一位年輕人踏入這片幽靜的林,驚起了休憩的鳥,我看著他歡喜地播下一片種子,在他的那片土地,欣慰地笑了。

  篇三

  不管一天又一天是怎樣度過,太陽總是無休止的升起又落下,花兒總是綻放又凋零,身邊的車水馬龍總是轉瞬即逝,站在時光的尾巴上,我們不停地追趕水霧一樣懵懂的未來。

  太多的人總是嘆息時光的殘忍和成長的無奈。其實,成長真的是一個毛毛蟲羽化成蝴蝶的過程,總是要經歷過蛻變的疼痛才可以更好地迎接巧克力一樣未知的世界。所有綻放開的笑容或是沒有人看見的眼淚,在若干年後回首時,都會是你意想不到的!未來的道路不管是崎嶇還是順暢,都需要你一個人去獨自品嚐和體會。

  張愛玲寫過一篇文章,關於“路”,指的便是成長的路。這條路是人人必經的道路。那些走過的人勸正要走這條路的人不要選擇這條路,因為它崎嶇且長,卻被反駁道:“既然你可以走這條道路,我怎麼就走不出來呢。”於是,一個又一個的人走過這條充滿著艱辛的道路,也許這就是成長的真諦吧。明知自己有可能在其中淪陷,卻還是執拗地堅持自己選擇。

  莫名地想起那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彼得·潘,誰能說他沒有不能成長的遺憾,我們總是哀傷地無休止地懷念過去的一切一切,默唸著“不要長大,不要長大”,如果真的不能長大,你真的一點也不在乎嗎?每個時候都會有每個時候的快樂。不管怎樣,我們都是會隨著時光從掌心一點一點流失而長大,看著記憶一絲一縷地聚集起來。

  長大就像是一顆神祕的果子,有的人歇斯底里地抗拒,有的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嚐嚐。但是隻有長大才能使我們接觸到更多、更好的世界。

  長大,是痠痛,是幸福。

  篇四

  一盆熱氣騰騰的水煮魚端上了桌子。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氣,湯-上浮起的紅油令人垂涎三尺。這時候周圍靜悄悄的,只見大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掏出了手機,咔擦咔擦地照個不停,數秒之後,整個朋友圈被一條水煮魚刷屏這是我生活的真實寫照,想必也是許多人生活的共同寫照。

  在這個微時代中,衣食住行早早地就與網路掛上了鉤。常言道:“飯前飯後拍張照”,這時若再弄下濾鏡,改下光度,再配上自己的兩三張自拍,那便是板好的。晒到微博、微信上,引得萬千好友竟相點贊。還記得有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與同舍好友浩浩蕩蕩地來到枝旁的腸粉店。那店店面較小,這一下顯得我們整1個宿舍承包了這個腸粉店。我因為飢腸轆轆,心血來潮之下點了加粉加面的腸粉。

  等到它被端上桌子的那一刻,整個世界的目光彷彿都聚焦在它的身上,老闆竟然把它堆成一座小山。還沒等我將因震驚而張得老大的嘴巴合上,舍友們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紛紛拿出手機咔擦咔擦地照個不停,還將她們的腸粉拍上以作對比。待到她們釋出到微博、微信上後,才心滿意足地將手機收起,慢悠悠地拿起筷子吃起了腸粉。

  隔天,便作出“某女生宿舍承包腸粉店,腸粉譴比小山高”的流言。就連老同學與我打招呼,也要順帶問候我一句:“那個加粉加面的女生是你吧?

  我縱使哭笑不得,也只能默默承認。微生活使我們得以分享身邊事,瀏覽天下事,給我們帶來樂趣並拉近我們土間心靈的距離。但與此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困擾。每每與表姐外出遊玩,總會玩到筋皮力竭,飢腸轆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不錯的餐廳,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後,菜品終於被端上了桌。正當我想動筷,大快朵頤之時,表姐總會無情地打掉我的筷子,一邊念著“不急、不急“,一邊拿起手機準備開拍。可她偏偏是個固執的人,不達到目的決不罷休。過分追求完美的她,總會花撣大量的時間,任憑我在那受著飢餓的煎熬,就連吃飯的時候,她也“機不離手”,一一回復著他人的評論,此時的我又感到孤獨與悲涼。在美好的菜餚與親愛的家人面前,我們何不放下手中的手機,與家人共享一段美好時光?

  微時代,微生活。整個世界都被一條紐帶連線,我們足不出戶便可分享身邊事,瞭解天下事。

  當我們的朋友圈被美食刷屏,也請不要留戀於虛擬之中而忽略身邊的美好。

  篇五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枚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的工作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是否為了未來的人類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麼……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理想,而我的理想是一名服裝設計師。

  理想,是人類進步的動力,奮鬥是人類走向成功唯一途徑。為了實現我的理想,我應該不懈的努力。

  首先,要在上課時認真聽講,為未來打好基礎,考上好的大學,才能學習美術,在社會上找到我理想的工作。在課餘的時間自己聯絡花花,爭取進步自己的畫技。想要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還要有足夠豐富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服裝設計師還要更廣泛地獲取專業以外的各種資訊,比如科技發展的成果、文化的發展動態、各種藝術門類的作品以及存在文學、哲學、音樂中的反映意識形態的各種思潮和觀念。所以,學習一定要好,還要多看課外書,豐富課外知識。

  為了能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為了能為人們設計出五彩斑斕的服裝,我會不斷奮鬥,磨練自己,完善自我,我的未來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