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下冊課本知識歸納

  在七年級地理課本知識學習中,唯有前時進的腳步才是希望的象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

  東南亞的位置,河流與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中南半島的南部又稱馬來半島.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稱為“海上生命線”.

  2、東南亞的國家: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其中與中國陸地接壤的是:緬甸、寮國、越南;惟一的內陸國是寮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被稱作“千島之國”.

  3、河流與城市的關係: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佈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4、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二***

  印度自然環境特徵

  1、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因此,印度政府推選計劃生育政策.

  2、位置:①大部分位於10ºN——30ºN之間,主要位於熱帶.②海陸位置: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3、地形:分為三部分,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由西北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

  5、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印度自推行“綠色革命”以來,糧食不僅能夠自給,而且還有一定的餘糧可供出口.主要家產品為水稻和小麥,水稻主要分佈在恆河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區,小麥主要分佈在恆河上游及德干高原西北部.

  6、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乾旱少雨,為旱季.印度水旱災害頻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風的不穩定造成的***一盤西南季風風力弱,來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災;反之,則形成水災***.

  ***三***

  歐洲西部的國家、工業和旅遊業

  1、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歐洲西部佔歐洲的一半左右,這裡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為了進一步加強聯絡,本區的區域性國際組織,即歐洲聯盟***簡稱歐盟***形成了.它有25個成員國,都有是經濟發達國家.歐盟在世界經濟領域和國際政治舞臺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工業發達,以加工製造業為主.歐洲西部從事製造業的人口比例很高.工業中心多,面布密集,呈“十”字形分佈.自英國向東到波蘭境內,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到義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來密集地帶.

  3、繁榮的旅遊業:歐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異常豐富.南歐陽光燦爛的地中海海邊風景區和沙灘浴場,北歐曲折、幽深的峽灣,引人入勝;中部高聳的阿爾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運動的好場所;獨特的風土人情,古老的城堡,莊嚴的教堂、為數眾多的博物館,使歐洲西部成為世界旅遊業發達的地區.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成為歐洲著名的三大旅遊國.

  歐洲西部的地形、氣候與農業

  1、地形:地勢低平,以平原為主.平原分佈在中部,以萊茵河為界,以西為西歐平原,以東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佈在南部和北部半島上.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呈東西走向,有利於大西洋暖溼流深入內陸.

  2、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年降水量較多,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3、三者之間的關係:

  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的地理位置→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平原為主的地形→多汁牧草、草場廣佈→畜牧業發達